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猞猁指名亚种

(2020-12-06 00:42:31) 经验
猞猁指名亚种

猞猁指名亚种

猞猁指名亚种(学名:Lynx lynx lynx)是猞猁的亚种之一。体型中等,体粗壮,尾极短,通常不及头体长的1/4。四肢粗长而矫健。耳尖生有黑色耸立簇毛。两颊具下垂的长毛。上体浅棕、土黄棕、浅灰褐或麻褐色,或为灰白而间杂浅棕色调;腹面浅白、黄白或沙黄色。尾端呈黑色。为喜寒动物,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以鼠类、野兔等为食,也捕食小野猪和小鹿等为食。巢穴多筑在岩缝石洞或树洞内。每胎2~4仔。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猞猁指名亚种
  • 拉丁学名:Lynx lynx lynx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哺乳纲
  • 亚纲:真兽亚纲
  • :食肉目
  • 亚目:裂脚亚目
  • :猫科
  • 亚科:猫亚科
  • :猞猁属
  • :猞猁
  • 亚种:猞猁指名亚种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称:Eurasian Lynx

外形特徵

猞猁指名亚种体重15~29千克,体长80~130厘米,尾长16~23厘米。尾短粗,耳基宽。耳尖具黑色耸立簇毛,两颊有下垂的长毛,成为有鲜明特徵的猫科动物之一。其冬毛长而密,背部呈红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黄白色;眼周毛色发白,两颊具有2~3列明显的棕黑色纵纹。全身散有褐色斑点。耳尖上长着长长的深色丛毛(长达4-5厘米)的大耳朵、两颊下还长着些宛如小围脖似的长毛。它们背部的毛色真是色彩繁多,有灰黄、红棕、土黄褐、灰草黄、浅灰褐及赤黄等各种色型,腹部的毛色则成白色。它们背部的毛髮最厚,身上或深或浅点缀着深色斑点或者小条纹。冬季,大爪子上包被着长而密的毛茸茸的兽毛,在厚厚的积雪移动,相当于提供了雪靴的效果。
猞猁指名亚种猞猁指名亚种

栖息环境

为喜寒动物,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它们的栖居高度可由海拔数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米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丛地带,密林及山岩上较常见。

生活习性

喜独居,通常单独行动,也有雌雄二兽带着二、三只幼仔,以小家庭方式活动的。活动範围广,以洞穴为中心,在周围数公里甚至十余公里範围内追捕猎物。白天躲在隐蔽处睡觉,晚上四出活动。长于攀爬及游泳,耐饥性强,可在一处静卧几日,不畏严寒,晨昏活动频繁,活动範围视食物丰富程度而定,有占区行为和固定的排泄地点。
喜欢吃野兔。由于它们的个头较大,也可以捕捉更大的猎物,比如麝、狍子、鹿之类和类似的家畜。食谱相当广泛,包括老鼠、松鼠、旱獭、野兔之类的哺乳动物、鸟类,甚至捕食某些食肉动物,例如獾、貂、野猫、狐狸之类。

分布範围

分布于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瑞典、丹麦、挪威,欧洲东部、俄罗斯欧洲区、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西伯利亚西部和伊拉克。

繁殖方式

巢穴多筑在岩缝石洞或树洞内。每年2~4月份交配,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2~4仔。寿命可达12~15年。幼仔在大约1个月大的时候开始吃固体食物,一般会到第二年才会离开妈妈。离开妈妈的小猞猁们为了生存有时会继续在一起生活几周甚至几个月。雌性达到生殖成熟在20~24个月,雄性在30 ~34个月。野外猞猁的寿命大约12~15年。圈养状态下能活24年。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