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张翠芳

(2021-01-29 21:47:59) 经验
张翠芳

张翠芳

张翠芳,女,工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1961年生,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上评审专家,九三学社成都市第八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成都市政协常委,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7年9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作为引进人才进入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985-1987在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进修资料库技术、1992-1993在日本新泻大学工学部信息学科研修图形图像处理。1994-1997在哈工大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任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2001任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负责本科教学管理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翠芳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61年生
  • 职业:西南交通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1979.09-1983.07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计算机及套用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3.07-1994.04 黑龙江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1985.03-1986.07 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资料库套用研究室进修
1992.03-1993.04 日本新泻大学工学部情报工学科研修生
1994.04-199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7.07-1999.02 作为引进人才,来到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1999.02-2001.03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2001.03-2003.07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副院长、副教授
2003.07-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研究方向

(1) 智慧型控制
(2) 智慧型信息处理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路辨识与控制、DSP与软体无线电、数据採集与控制、虚拟仪器等。

科研项目

[1]1999年至2002年校基金项目“基于神经网路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辨识和控制研究”项目主持
[2]1998年至2000年国家“863”计画和西南交通大学211建设关于"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实验装置(0863-CD08000)"项目子课题“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装置的数据採集及控制系统”子项目主持。
[3]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适应多项式预测滤波器的新结构与算法研究"(60272096/F010305)
[4]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适应多项式滤波器的新结构及其套用研究"(60572027/F010305)
[5]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主研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监测数据的高速列车服役安全性态评估的关键问题研究"(61134002/F03)
[6]2011-2012主持我校与诺基亚公司北京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诺基亚手机软体开发(契约编号2011H01243)
7.1999年至2002年校基金项目“基于神经网路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辨识和控制研究”项目主持人
8.1998年至2000年国家“863”计画和西南交通大学211建设关于“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实验装置(0863-CD08000)”项目子课题“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装置的数据採集及控制系统”子项目主持。
9.2002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适应多项式预测滤波器的新结构与算法研究 ”,主研。

科研成果

1.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递归多层神经网路结构,并将权值解耦推广Kalman滤波器学习算法套用于所提出的递归多层神经网路。
2.首次提出将神经控制与气动脉宽调製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网路这一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去补偿和克服气动伺服系统的强非线性和参数多变性对控制性能的不利影响。
3.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研製的 “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实验装置” 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世界範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
4.作为主研参加的“八六三”计画项目,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终于在2000年12月31日在西南交大研製成功。受到国内外着名专家的好评。并以此项目在2001年分别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200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教学情况

1983年开始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近五年内一直主讲信号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神经控制论和智慧型控制等课程,共讲授本科课程560学时,研究生课程224学时,指导研究生23人。

荣誉奖励

1、2001年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2004年获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3、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4、2009年分别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
5、2003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6、2003-2009年分别获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多项
7、铁道部詹天佑专项基金教育奖
8、2004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代表论文

学术论文
[1]张翠芳,段运波,许耀铭.气动脉宽调製位置伺服系统的神经网路控制研究,液压与气动,1997(1):pp.24-26
[2]张翠芳,段运波,许耀铭.神经网路控制在气动PWM位置伺服系统的套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2),pp.1-3 (被EI收录)
[3]张翠芳,许耀铭,吕强.基于递归多层神经网路的非线性系统控制研究,黑龙江自动化技术与套用,Vol.16,No.2,1997:pp.6-8
[4]张翠芳,段运波,许耀铭.基于递归神经网路的模型参考自适应PID控制,河北科学院学报,Vol.13,增刊,1996:pp.93-95.
[5]张翠芳,段运波,许耀铭.基于递归神经网路的自适应PID控制.神经网路理论与研究'96.1996年中国神经网路学术大会,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0,成都,pp.657-660
[6]段运波,张翠芳,许耀铭.叠代自学习控制在气动脉宽调製位置伺服系统中的套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6(5)(被EI收录)
[7]Lu Qiang, Zhang Cuifang, Xu Yaoming.The Position Control of Penumatic Servo System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Shanghai. China, Oct.5-7 ,1995:490-493
[8]Lu Qiang, Zhang Cuifang, Xu Yaoming.The Position Control Pneumatic Servo System Based on RBF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4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97ICFP).China,1997 :393-395
[10] 张翠芳,许耀铭.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线上辨识与控制,机械, Vol.25.增刊 1998:pp.96-98
[11] 张翠芳,吕强,许耀铭.基于神经网路的自校正PID控制,自动化理论技术与套用,Vol.5 pp.128-131
[12]Zhang Cuifang Lu Qiang On_Lin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Pneumatic PWM Position Servo System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ISFP’99).China,1999:51-54(被EI收录)
[13]Lu qiang Zhang Cuifang Adaptive PID Pneumatic Servo System Based on The RBF Networks Proceeding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ISFP’99).China,1999:452-455(被EI收录)
[14]张翠芳,黄海于,邓昌延.高温超导磁悬浮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数据採集与控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Vol.36,No.4:440-443, 2001年8月.
[15]沈英,张翠芳.基于BP神经网路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Vol.36,No.5:553-556, 2001年10月.
[16]Wang Jiasu, Wang Suyu, Ren Zhongyou, Lian Jisan, Lin Guobin, Zhang Cuifang, Huang Haiyu, Deng Changyan, Zhu Degui,. A Scheme of Maglev Vehicle Using High Tc Bulk Superconductors. 1998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Conference, NO.LNB-02,Pulm Desert, California, USA, September 13-18, 1998
[17]Wang Jiasu, Wang Suyu, Lin Guobin, Huang Haiyu, Zhang Cuifang, Zeng Youwen, Wang Shaohua, Den Changyan, Xu Zhipei, Tang Qixue, Ren Zhongyou, Jiang He, Zhu Min. High Tc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Levit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0; 10(8): 55-58 (In Chinese)
[18]Wang Jiasu, Wang Suyu, Ren Zhongyou, Lian Jisan, Lin Guobin, Zhang Cuifang, Huang Haiyu, Deng Changyan, Zhu Degui,. A Scheme of Maglev Vehicle Using High Tc Bulk Superconduc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1999; 9(2): 904-907 (被EI收录)
[19]董晓明,张翠芳.PCI汇流排及其接口晶片的套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套用,2002年第三期
[20]袁伟娜,张翠芳.软体无线电中数字变频器的设计与实现,电子工程师,2002年.10月vol.28 No.10 pp.23-26
[21]肖波,张翠芳.无线套用协定中微浏览器的设计,电讯技术,2003年第一期, pp.125-128
[22]Yan Tianyun Zhang Cuifang Jin Fan :Identification Simulation for Dynamical System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Recurrent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Vol.11,No.1,2003年1月
[23]詹明,张翠芳.基于混沌吸引子的数字保密通信研究,信息安全与保密通信,2003年第10期,pp.31-32
[24]黄海于,王家素,张翠芳,邓昌延.高温超导块材悬浮力测试系统设计,低温与超导2004年,vol.32,No.1, pp.25-28
[24]刘期烈,张翠芳,易帆. 用B样条神经网路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混沌运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1
[25]陈凌,汪远玲,邓强,张翠芳.扩频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信噪比恶化分析,电讯技术,2005年6期.
[26]陈凌旭,张翠芳,李强.DSRC协定的LLC子层状态转移分析,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5年2期
[27]李强,张翠芳,陈凌旭.DSRC协定中ASN.1的分析与编解码实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VOL.2 No.4,2004 pp.28-32
[28]李广军,张翠芳.基于RBF神经网路的PID整定,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3,No.3:pp.354-357 2005年3期
[29]张靓,黄海于,张翠芳.基于LabWindows/CVI多执行绪数据採集的研究与设计,中国仪器仪表,2005.8
[30]刘好朋,张翠芳.基于USB接口的DSP数据採集卡,中国仪器仪表, 2005.8
[31]陈思,张翠芳.基于混沌的自适应图像数字水印算法, 计算机仿真,2005.10期
[32]易帆,张翠芳,刘爱平.基于神经网路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西南交大学报2005年4月增刊第40卷pp.32-35
[33]申元霞,张翠芳.一种新型保持种群多样性的遗传算法,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5月Vol.17,No.5,pp.1052-1053,1071
[34]刘金锁,张翠芳.基于DSP的高速PCB抗干扰设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套用,2006年3期
[35]李暾,张翠芳.基于ARM LPC2214和μC/OS-Ⅱ嵌入式点检机设计,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05X期
[36]佘远俊,张翠芳.粒子群神经网路及其在非线性系统辨识中的套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2期
[37]张靓,张翠芳.利用RTSI汇流排实现运动控制和数据採集之间的同步,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年8期,pp.30-32
[38]施荣荣,张翠芳.空调温控电子膨胀阀驱动电路的设计,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年8期,pp.19-21
[39]施荣荣,张翠芳.基于USB2.0接口的语音採集系统设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套用, 2007年第7期 pp.41-44
[40]闫磊,张翠芳.几种基于H.264的运动估计搜寻算法的分析,微型电脑套用,2006年9期,vol.22,pp.4-6
[41]朱程,杨菲,张翠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空时分组码的盲信道估计,信息技术,2007年第3期pp.70-72,78
[42]杨菲,朱程,张翠芳, 闫磊.基于PN码相关性实现MC-CDMA帧同步的分析,电子科技, 2007年第6期 pp.25-28
[43]田斌鹏,闫磊,张翠芳.一种新的可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计算机仿真,2007年6月vol.24,No.6,pp.89-91,238
[44]田斌鹏,陈林星,卢建川,张翠芳.基于QualNet的战术数据链建模与仿真,电讯技术,2008年3月vol.48,No.3,pp.44-48
[45]申元霞,曾传华,张翠芳.一种自适应紧凑遗传算法及其仿真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3月Vol.20,No.5,pp.1167-1169
[46]张涛,赵利利,张翠芳.OFDM系统中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8 Vol.23,No.4,pp.426-429
[47]邓丽粼,周兴建,张翠芳,王春蓉.基于OFDM循环前缀的认知无线电频谱侦听方法,电讯技术,2008年11月,Vol.48,No.11,pp.71-74
[48]方春,张翠芳,王宏霞, 陈导.基于整数DCT变换的新水印算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年9月,Vol.13,No.9,pp.1694-1700
[49]邓波,张翠芳.一种基于IEEE802.16e的退避算法,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2期,Vo1.28 No.2,pp.133-135,145
[50]魏显超,张翠芳.低码率下的H.264宏块级码率控制方法,计算机套用研究2009年7期,Vol.26, No.7,pp.2796-2800
[51]聂凌峰,张翠芳.一种基于FFT/IFFT的OFDM子载波预留方案,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年4期(总108期)pp.61-64
[52]方力智,张翠芳.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RBF神经网路最佳化方法,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3期,Vol.28,No.3,pp.231-233,239
[53]闫小涛,张翠芳.基于基本单元相关性的新型码率控制算法,电视技术-2009年5期, Vol.33, No.5,pp.33-35,52
[54]邓丽粼,张翠芳.多带联合检测在OFDM频谱感知中的套用,计算机工程-2010年1期Vol.36, No.1,pp.131-133
[55]邓丽粼,张翠芳,周兴建,温坤华.遗传算法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中的套用,电子技术套用,2010年第3期,pp.113-116
[56]李广军,丁建明,张翠芳,金炜东.机车半主动悬挂系统模糊控制研究,现代製造工程2010年第11期,pp.1-4
[57]李广军,张翠芳,金炜东.基于Simulink的列车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建模与仿真,中国铁路,2010年8月pp.43-46
[58]刘春晓,张翠芳.基于SOM 和PSO 的聚类组合算法,通信技术, 2010年第1月,Vol.43,No.01,2010 pp.208-209,212
[59]曾娟,王字舟,张翠芳.指数加权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分析及套用,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4期Vol.9, No.4,pp.351-357
[60]曾娟,张翠芳,王宇舟.基于双门限的新型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计算机套用,2012年2月,Vol.32, No.2, pp. 388-391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