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嵌入式套用系统设计》 是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ISBN是 9787040230079
基本介绍
- 书名:高等学校教材·嵌入式套用系统设计
- 页数:263页
- 出版时间:第1版 (2008年2月1日)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040230079
条形码: 9787040230079
尺寸: 22.4 x 16.8 x 1.2 cm
重量: 358 g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嵌入式套用系统设计》共分为7章:概述,ARM微处理器基础,ARM指令系统宇编程基础,嵌入式套用系统的设计,嵌入式套用系统的扩展接口电路等内容。《高等学校教材?嵌入式套用系统设计》作者葛纫秋。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嵌入式系统
1.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1.1.2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史
1.1.3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1.1.4 典型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
1.1.5 嵌入式系统的套用领域
1.2 嵌入式处理器
1.2.1 嵌入式微控制器
1.2.2 数位讯号处理器
1.2.3 嵌入式微处理器
1.2.4 片上系统
1.3 嵌入式作业系统
1.4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1.5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2章 ARM微处理器基础
2.1 ARM微处理器概述
2.1.1 对ARM的认识
2.1.2 ARM微处理器的套用领域及特点
2.1.3 ARM微处理器系列
2.1.4 ARM微处理器结构
2.1.5 ARM晶片的套用选型
2.2 ARM7微处理器的编程模型
2.2.1 指令长度及数据类型
2.2.2 ARM体系结构的存储器格式
2.2.3 ARM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2.2.4 ARM微处理器工作模式
2.2.5 暂存器组织
2.2.6 异常
第3章 ARM指令系统与编程基础
3.1 ARM指令系统
3.1.1 ARM指令集概述
3.1.2 ARM指令的定址方式
3.1.3 ARM指令集
3.1.4 Thumb指令及其套用
3.2 ARM程式设计基础
3.2.1 ARM伪指令
3.2.2 彙编语言的语句格式
3.2.3 彙编语言的程式设计
3.2.4 彙编语言与C/C++语言的混合编程
3.3 实验与练习
3.3.1 EL-ARM(DSP)-E100/830教学实验系统简介(核心板资源)
3.3.2 实验一 ARM ADS 1.2集成开发环境的创建及简要介绍
3.3.3 实验二 ARM的彙编语言程式设计
3.3.4 实验三 基于ARM的C语言程式设计
第4章 嵌入式套用系统的设计
4.1 嵌入式硬体系统设计概述
4.2 S3G44BOx最小套用系统的设计
4.2.1 S3C4480x概述
4.2.2 S3C4480x的引脚分布及信号描述
4.2.3 S3C4480x最小套用系统
4.3 最小套用系统各单元电路设计
4.3.1 S3C4480x晶片引脚分析
4.3.2 电源电路设计
4.3.3 晶振电路与复位电路的设计
4.3.4 Flash存储器接口电路的设计
4.3.5 SDRAM接口电路的设计
4.3.6 UART串列接口电路的设计
4.3.7 JTAG接口调试电路的设计
4.4 其他常用接口电路的设计
4.4.1 10M乙太网接口电路的设计
4.4.2 主/从USB接口电路的设计
4.5 印製电路板的设计
4.5.1 电源质量与分配
4.5.2 同类型信号线的分布
4.6 嵌入式套用系统的调试
4.6.1 电源、晶振及复位电路的调试
4.6.2 S3C4480x及JTAG接口电路的调试
4.6.3 SDRAM接口电路的调试
4.6.4 Flash接口电路的调试
4.6.5 10M/100M乙太网接口电路的调试
第5章 嵌入式套用系统的扩展接口电路
5.1 中断处理系统
5.1.1 ARM中断系统
5.1.2 S3C4480x的定时器
5.1.3 S3C4480x的通用I/O连线埠
5.1.4 实验四 定时器中断控制的LED显示实验
5.2 键盘与七段数码管接口
5.2.1 通过I/O连线埠直接控制的键盘
5.2.2 键盘及七段数码管控制晶片HD7279A
5.2.3 实验五 键盘和七段数码管控制实验
5.3 LGD接口
5.3.1 S3C4480x中的LCD控制器
5.3.2 8位彩色LCD显示原理
5.3.3 实验六 LCD显示实验
5.4 模数(A/D)转换接口
5.4.1 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5.4.2 S3C4480x的A/D转换器
5.4.3 A/D转换函式分析
5.4.4 实验七 A/D转换接口实验
第6章 嵌入式μCLinux及其套用开发
6.1 嵌入式作业系统uCUnux概述
6.2 开发工具GNU的使用
6.2.1 GCC编译器
6.2.2 GNU Make
6.2.3 使用GDB命令工具调试程式
6.3 建立μCLinux开发环境
6.3.1 建立交叉编译器
6.3.2 μCLinux核心参数针对具体硬体电路的改动
6.3.3 编译μCLinux核心
6.3.4 核心的载入运行
6.4 在μCLinux下开发应用程式
6.4.1 一个简单程式的开发
6.4.2 添加应用程式到μCLinux作业系统中
第7章 综合举例
7.1 携带型电子邮件收发装置
7.1.1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7.1.2 μCLinux开发
7.1.3 电子邮件的收取
7.1.4 电子邮件的传送
7.1.5 系统测试
7.1.6 系统的改进
7.2 家庭智慧型报警系统
7.3 停车场IC卡智慧型收费系统
7.3.1 系统的硬体结构
7.3.2 系统的软体结构
7.3.3 系统的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