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设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隶属于粮食化学系,1986年更名为饲料科学系,2009年5月为适应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更名为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所属地区:中国湖北省
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动物生物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畜牧学是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与博士学位点立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动物科学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是教育部2007年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现有本科、硕士在校生750余人,教职工3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0%,9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外籍教授——“楚天学者”讲座教授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湖北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特殊津贴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主参编教材着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40余篇。现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拥有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试验站、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4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拥有武汉市科研平台——“武汉市畜禽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校级研究所——“武汉工业学院动物保健品研究所”,并与湖南唐人神集团合作成立了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各类仪器设备总值1300余万元,能够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坚持“工农相融”的专业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高,多年来毕业生供需比保持在1:3以上,毕业生就业率100%,考研录取率近30%。学院曾被评为“全国饲料行业科技进步先进集体”,现有湖南唐人神集团、武汉新华扬集团、深圳澳华集团、正大集团、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的企业奖学金6项。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生管理严格,学风优良,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综合素质高。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现任主要领导:
学 院 名誉院长:陈焕春 院士
学 院 院 长:邱银生
学 院 总支书记:饶春红
学 院 副 院 长:丁斌鹰,刘玉兰
历史沿革
1984年 成立粮食化学系,设立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当年招收专科学生,为全国第一批设定该专业的高校。
1986年 粮食化学系更名为饲料科学系,招收本科学生。
1998年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变更为动物科学专业。
2000年 增设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
2003年 获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5年 动物科学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获準组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被批准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1986年 粮食化学系更名为饲料科学系,招收本科学生。
1998年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变更为动物科学专业。
2000年 增设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
2003年 获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5年 动物科学专业被遴选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获準组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被批准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2007年 获準组建教育部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批准设立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教育部批准设立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2008年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
水产养殖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水产养殖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 饲料科学系更名为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获準组建武汉市畜禽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 获準组建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2年 畜牧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学科
专业介绍
动物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动物营养、饲料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饲料工程等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生产与管理、饲料加工工艺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与饲料工程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营养及饲料工程方向的管理与开发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遗传育种学、饲料加工工艺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与饲养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生产学、动物繁殖学、饲料加工工艺学、饲料厂设计原理。
就业方向:可在饲料、食品、畜牧、轻工等部门和有关院校从事相关的生产与开发、技术服务与工程设计、品质检测控制、市场行销、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水产养殖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物增养殖科学、饲料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管理和水产饲料工程等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水域环境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水产增养殖、渔业经济与管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饲料加工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水产增养殖实践性环节、微型计算机套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水产饲料工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水产学
主要课程:内陆水域增养殖学、池塘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鱼类生态学、水域生态学、水产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生物化学、饲料加工工艺学。
就业方向:可在饲料、食品、水产、轻工等部门和有关院校从事相关的生产与开发、技术服务与工程设计、品质检测控制、市场行销、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动物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及科研、教学、生产、开发和管理的套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动物生物技术在动物生物製品、生物製药、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等领域从事理论探索、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动物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及动物科学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具有动物生物技术套用实践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主干学科:现代生物技术、生物製药、动物科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检疫学、生物製药、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发酵工程。
就业方向:可在动物生物製品与生化製药、食品安全与动物检疫、动物保健品与生物饲料、生物技术育种与胚胎工程等部门和有关院校从事相关的产品研发与市场行销、技术服务与品质控制、教学与科研等工作,适于报考生物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