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桂(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Yugui'):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单叶,叶片革质,全缘,两面通常具腺点;具叶柄。花两性,雌雄异株或雄花、两性花异株,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顶生的短小圆锥花序;苞片2枚,基部合生;花萼钟状,4裂;花冠白色或黄白色,呈钟状,圆柱形或坛状,裂片4枚,花蕾时呈覆瓦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于花冠管上部,药隔常延伸呈小尖头;子房2室,每室具下垂胚珠2枚,花柱长于或短于子房,柱头头状或2浅裂,不育雌蕊呈钻状或圆锥状。果为核果,椭圆形或歪斜椭圆形,内果皮坚硬或骨质,常具种子1枚;胚乳肉质;子叶扁平;胚根向上。染色体基数X=23。
分枝力强,新梢长度和粗度也相差不大,容易形成紧密树冠。栽培园艺品种,供观赏。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玉桂
- 拉丁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Yugui'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捩花目
- 科:木犀科
- 属:木犀属
- 种:桂花
- 品种:玉桂
形态特徵
生态习性
繁殖栽培
- 扦插时间。5月中旬到6月下旬为最适时期(秋插可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有些地方认为桂花早春就萌发新梢,可提前到4月份进行扦插,实践证明,那时插穗木质化程度虽然较高,但气温地温均较低,扦插后不易生根,插穗容易腐烂变质。
-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用当年萌发的嫩梢进行扦插。为使插穗健壮饱满,在冬季必须对采穗母树进行肥水管理。在采穗前1-2个月施2-3次速效肥料进行催条,如春季乾旱还应注意灌水,实践表明:饱满和组织充实的枝条容易形成根的原始体,生根快,成活率高,而瘦弱的枝条则相反。插穗的长度8-10厘米。剪取的插穗应迅速放入室内通风阴凉处,并及时喷雾状水,湿润叶面,保持插新鲜状态。整修插穗时应保留顶叶5-6片,为避免扦插时过于拥挤以及防止叶片互相嵌合,可以将叶子剪半。据观察,桂花插穗大多在节上生根,而在节间生根较少,因而插入土中部分最好留1-2个节,如插穗末端刚好在节上那对生根更为有利。有萘乙酸处理插穗是促进桂花早生根和快生根的有效措施,扦插前用500PPM萘乙酸快浸比不处理的要提前7-8天生要。
- 插穗插入土中二分之一,株行距6×10厘米,每平方米扦插200株。如果生根之后即移出,即把插床当作中间过渡,则密度还可加大,以便充分利用塑棚。桂花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繁殖的生理基础。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形成根的原始体,而后长出不定根,其插穗髮根不是在癒合组织部位而是集中在节上,少数在节间的皮层部位。据观察,平均每株产生侧根19条,其中在节上生根13条,在节间皮层部位生根6条。如有二节生根,其中以下节生根较上节生根为多。据外形观察,桂花也和其他树种一样都形成癒合组织。癒合组织位于插穗在末端,在皮层部位与木质部之间形成瘤状突起,并于插后15-20天形成,如果未经萘乙酸处理,癒合组织的形成还可能推迟。形成癒合组织大约稳定7-10天便开始产生新根。
栽培技术
地栽
盆栽
- 桂花喜欢微酸性土壤。盆栽可选用山泥或腐叶土5份、园土3份、沙土2份混合调製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作培养土。
- 浇水要适时。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发生前少浇,阴雨水少浇,夏秋乾旱天气需多浇。平时浇水以经常保持盆土50%左右含水量为宜。特别是秋季开花时如果盆土过湿,容易引起落花。阴雨天要注意检查,盆内如有积水,需及时侧盆倒水以免时间长了造成烂根。
- 巧施追肥。桂花春季发芽后约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促使萌芽发枝。7月份以后施以稀薄的腐熟鸡鸭粪水或鱼杂水,或在上述肥液中加入0.5%过磷酸钙,促进发芽分化。9月初施最后一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则桂花生长茂盛,开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不香。
- 适当修剪。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成年的桂花树,每年春、秋季抽梢两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生理平衡。所以在秋季开花后需进行一次修剪。根据植株生长势,除把过密枝疏剪外,还要把夏秋徒长枝剪去,使每个侧枝上均匀留下粗壮短枝。第二次修剪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把桔枝,细弱枝,病虫枝剪去,以利通风透光,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生长期要经常将萌枝剪除,以利养花集中,则开花繁茂。此外,盆栽桂花宜选择株型矮壮,枝叶紧凑,主干较粗的植株。每隔1-2年于早春换盆一次。北方于晚秋需将桂花移至0℃以上冷室内越冬,保持盆土略湿润,使其充分休眠,有利来年开花,第二年清明节后移到室外通风向阳处养护。
病虫防治
褐斑病
- 冬季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及时销毁,引入的苗木应剪除病叶,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药剂防治参照桂花叶枯病。
-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莳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积水。
- 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发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嗪氨灵5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倍液。
叶枯病
- 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
- 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 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鬆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乾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 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煤污病
- 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
- 发现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
- 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黄化病
- 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
- 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铁[F-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 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製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乾腐病
- 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癒合剂;
- 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乾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癒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儘快癒合;
- 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乾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 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乾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