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距离读卡器,就是通过RFID技术,在相对较近的距离实现电子标籤的读写功能。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RFID读写器 (RF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籤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籤识别码和记忆体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RFID读写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组(传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射频识别系统中,电子标籤又称为射频标籤、应答器、数据载体;读写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取器(取决于电子标籤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籤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係,实现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性能参数
优势
RFID读写器作为套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选型正确与否将关係到客户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实施成本;在读写器选用方面最好经过严密的流程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需要关注读写器设备的频率範围,看其是否满足项目使用地的频率规範;
了解读写器的最大发射功率和配套选型的天线是否辐射超标;
看读写器具备的天线连线埠数量,根据套用是否需要多接口的读写器;
通讯接口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
了解读距和防碰撞指标,读距指标要明确什幺天线和标籤下测试的;防碰撞要明确什幺标籤在什幺排列方式下多长时间内全部读完;
一个RFID套用系统除了和读写器有关外,还和标籤、天线、被贴标物品材质、被贴标物品运动速度、周围环境等相关,在确定设备前最好能模拟现场情况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真是能满足套用需求;
模拟情况下连续测试设备的稳定性,确保能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看看开发资料是否符合系统开发需求,最好支持你所使用的系统,最好还有相关例程,如果不支持,到时候开发时间会很长,甚至开发不下去。
主要套用领域
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製造和装配 、航空行李处理、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蹤/图书馆管理、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车场管理自动收费、一卡通、仓储中塑胶托盘、周转筐中等。
行业标準
ISO/IEC 24791-1 体系架构:给出软体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各部分标準的基本定位。它将体系架构分成三大类: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数据平面侧重于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控制平面侧重于运行过程中对读写器中空中接口协定参数的配置,管理平面侧重于运行状态的监视、和设备管理。三个平面的划分可以使得软体架构体系的描述得以简化,每一个平面包含的功能将减少,在複杂协定的描述中经常採用这种方法。每个平面包含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套用接口、设备接口和数据安全五个方面的部分内容。已经给出标準草案。
ISO/IEC 24791-2 数据管理:主要功能包括读、写、採集、过滤、分组、事件通告、事件订阅等功能。另外支持ISO/IEC 15962 提供的接口,也支持其它标準的标籤数据格式。该标準位于数据平面,已经给出标準草案。
ISO/IEC 24791-3 设备管理:类似于EPCglobal读写器管理协定,能够支持设备的运行参数设定、读写器运行性能监视和故障诊断。性能监视包括历史运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等功能。故障诊断包括故障的检测和诊断等功能。该标準位于管理平面,正在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公布草案。
ISO/IEC 24791-4 套用接口:位于最高层,提供读、写功能的调用格式和互动流程。据估计类似于ISO/IEC 15961套用接口,但是肯定还需要扩展和调整。该标準位于数据平面,正在制定中,还没有看到草案。
ISO/IEC 24791-5 设备接口:类似于EPCglobal LLRP低层读写器协定,它为客户控制和协调读写器的空中接口协定参数提供通用接口规範,它与空中接口协定相关。该标準位于控制平面,正在制定中,还没有看到草案。
ISO/IEC 24791-6 数据安全:正在制定中,没有见到草案。
ISO/IEC 24729-实施指南[7],它是正在制定过程中标準,包含以下三个部分:
ISO/IEC 24729-1 RFID使能标籤标识与包装;
ISO/IEC 24729-2 RFID可回收标籤;
ISO/IEC 24729-3 RFID读写器/天线安装。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RFID系列标準中包含大量专利,如ISO/IEC 18000系列中列出 部分专利,其实还有很多专利并没有在标準中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