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

物联网标準

(2021-05-25 10:58:44) 经验
物联网标準

物联网标準

感测网是继计算机、网际网路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中国式”物联网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慧型”的感测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慧型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慧型化物件或动物”或“智慧型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路实现互联互通(M2M)、套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区域网路(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网际网路(Internet)环境下,採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线上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範、远程维保、线上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4]。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物联网标準
  • 外文名:Internet of Things
  • 提出人:Ashton教授
  • 提出日期:1999年
  • 地位: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中国式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範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範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製造”的概念,他的覆盖範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範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籤。
“中国式”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慧型”的感测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慧型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慧型化物件或动物”或“智慧型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路实现互联互通(M2M)、套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区域网路(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网际网路(Internet)环境下,採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线上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範、远程维保、线上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4]。

标準体系

随着感测器、软体、网路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感测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套用领域广泛拓展,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我国对感测网发展也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频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感测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积极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準制定的重要话语权,感测网发展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套用也初见成效。
物联网标準
2009年9月11日,“感测器网路标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方向出席会议并致辞。
奚国华在致辞中指出,今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感测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占领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保证我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可持续的竞争力。要认真贯彻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发展感测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扎实做好技术研发、标準制定、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推动感测网更好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奚国华希望标準工作组密切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感测网的标準研究,积极推进标準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感测网技术标準,建立健全标準体系,力争主导制定感测网国际标準。
奚国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业务政策,加强对感测网的产业指导和政策引导,努力为感测网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标準作为技术的高端,对我国感测网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感测网标準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準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準提案被採纳,感测网标準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经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感测器网路标準工作组。标準工作组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国内感测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套用单位,积极开展感测网标準制订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标準化活动,旨在通过标準化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感测器网路标準工作组的同志们表示,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指导下,将进一步加强感测网标準化工作,促进感测网技术进步和推广,推动感测网在各行业中的套用,为培育新的经济成长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应有贡献。

高科技市场

感测网在国际上又称为“物联网”,据悉,这是继计算机、网际网路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感测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雷射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网际网路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路。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路连线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刷员工卡进入办公大楼,所在办公室的空调和灯会自动打开;离开这个建筑物时,办公室的空调和灯又会自动关闭。思科已经开发出“智慧型互联建筑”解决方案,为位于硅谷的美国网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节约了15%的能耗。
目前,我国已有6.8亿行动电话用户,使用网际网路的人数也已超过3.38亿人。网际网路和无线通信网路已成为人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而当网路进一步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整个网路的规模和套用将面临进一步爆发。
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慧型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慧型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专家预计,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产业技术和规模快速增长 具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感测器和现有的网际网路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

技术和规模

比如,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籤中存储着规範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路把它们自动採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器网路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工信部的一份内部材料也认为,随着感测器、软体、网路等关键技术迅猛发展,感测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套用领域广泛拓展,带来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我国已初步形成感测网标準体系 据悉,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也高度重视,并将此称为感测网。

感测网标準

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我国相关机构和企业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準制定的重要话语权,感测网发展具备了一定产业基础,在电力、交通、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套用也初见成效。《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频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感测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据悉,目前,我国感测网标準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準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準提案被採纳,感测网标準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而9月11日,经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感测器网路标準工作组。标準工作组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等国内感测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套用单位,将积极开展感测网标準制订工作,深度参与国际标準化活动,旨在通过标準化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广泛用途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杨震教授曾说“如果物联网再搭上网际网路这个桥樑,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可以即时获取万事万物的信息。可以这幺说,物联网加上网际网路等于智慧地球。”
当网路进一步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整个网路的规模和套用将面临进一步爆发。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具体的套用已经开始实施,未来是铺开更大範围的问题。比如给放养的羊群中的每一只羊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每一块羊肉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羊的成长历史,确保食品安全。
将带有“钱包”功能的电子标籤与手机的SIM卡合为一体,手机就有钱包的功能,消费者可用手机作为小额支付的工具,用手机乘坐捷运和公车、超市购物,去影剧院看影剧。重庆市已有20万人刷手机乘坐城市轻轨。
在电度表上装上感测器,供电部门随时都可以知道用户使用电力的情况,使电网也具备智慧型。我国江西省电网对分布在全省範围内的2万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用电检查、电能质量监测、负荷管理等,一年来降低电损1.2亿千瓦时。
网际网路之父瑟夫在近期也对CBN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全球网际网路又来到了一个转折的阶段,完成人的上网后,要为电脑外的每一个物体都分配一个IP位址,因此整个网际网路的设计、管理、运营和创新能力都会来到一个新的阶段。
“当洗衣机可以通过网路管理控制时,即使一块肥皂也成为了网路服务的一部分。”瑟夫表示,之后的网路上会连线更多的感测器,成为一个感测器的网际网路。

产业基础

在中国移动CEO王建宙看来,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感测器与电子标籤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王建宙在近期访问我国台湾时,就希望生产RFID、感测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在他看来,要真正建立一个有效的物联网,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规模性,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慧型发挥作用。二是流动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
而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中将涉及到许多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範的制订和完善。
工信部相关人士表示,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把感测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感测网发展;三是儘快建立中国的感测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目前,我国感测网标準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準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準提案被採纳,感测网标準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经国家标準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準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感测器网路标準工作组。
标準工作组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等国内感测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套用单位,将通过开展感测网标準制订工作,参与国际标準化活动。

数据交换标準

没有统一的HTML式的数据交换标準是物联网发展的一大瓶颈,物联网的最大瓶颈既不是IP位址不够问题,也不是一定要攻克下什幺关键技术才能发展。 定址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包括通过发放统一UID等方式解决,IPv6或IPv9固然重要,但感测网的很多底层通讯介质可能很难运行IP Stack。一些感测器和感测器网路关键技术的攻关也很重要,但那是“点”的问题,不是“面”的问题。 大面的问题还是数据表达、交换,与处理的标準以及套用支撑的中间件架构问题。 同方从2004年起就推出了ezM2M物联网业务基础中间件产品和oMIX数据交换标準(产品中还实现了中国移动的WMMP标準),中国电信也推出了MDMP标準,但是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既然物联网产业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如果以国家层面的高度来推物联网数据交换标準和中间件标準,一定能够发挥整体效果,而且要比制定其他通讯层和感测器的技术攻关见效快。
数据交换标準主要落地在物联网DCM三层体系的套用层和感知层,配合传输层通道,目前国外已提出很多标準,如EPCGlobal的ONS/PML标準体系,还有Telematics行业推出的NGTP标準协定及其软体体系架构,以及EDDL, M2MXML, BITXML, oBIX等,感测层的数据格式和模型也有TransducerML, SensorML, IRIG, CBRN, EXDL, TEDS等等,目前的挑战是把这些现有标準融合,实现一个统一的HTML式物联网数据交换大集成套用标準,如果国家能够整合资源, 这个标準的建立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不过由于其涉及面广,整体协调难度大,只有受到监管层和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委託国家级的综合性物联网标準委员会 (目前的一些标準组织多半还是更多的关注于传输层标準,或行业套用标準, 如RFID和WSN无线通讯标準等,统筹能力不够,视野不够宽)具体实施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3】。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