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沟隧道位于襄阳市南漳县和保康县境内,全长7827米,是郑万高铁襄阳段最长隧道,地质极其複杂,隧道地质主要以砂质页岩、碳质页岩为主,岩层中~强风化,质软、节理裂隙相对发育,遇水易软化,围岩自稳性差。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黄家沟隧道
- 全长:7827米
- 土质:砂质、碳质
- 施工工艺:小导管软岩高压注浆预加固技术
隧道简介
郑万高铁襄阳段最长隧道——黄家沟隧道全长7827米,是全线重难点工程,地质複杂,主要以砂质、碳质页岩为主。
隧道完善
黄家沟隧道围岩整体性极差,收敛变形量较大,容易发生滑塌、掉块,安全风险大。
2018年3月16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研发的“小导管软岩高压注浆预加固技术”首次在高铁软弱页岩富水隧道成功使用。
由于隧道涌水严重,围岩软弱,技术人员採取先行施做20米至30米的超前深孔,进行裂隙水的引排;在开挖过程中,他们在掌子面沿隧道轮廓施做超前小导管,採用高压注浆泵进行注浆,筑起固土止水的“金刚罩”,另外增大排水能力治理水患。
一、三、五、隧道公司项目部引进“喷锚机器人”——湿喷机械手给隧道喷射混凝土,快速封闭围岩,防止坍塌。针对不同地质地段变化调整施工工艺和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研究,不仅确保了混凝土的初期支护效果,还降低混凝土回弹浪费,使初支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到100%。给隧道加上一道“金刚罩”,确保了隧道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