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笔记1000字(3)篇
(2019-07-03 06:03:05) 读书笔记 -
作者:林清玄
看一人风景,享独世清欢,当代文学大家 林清玄亲自审定 全新散文集,知名摄影师青简摄影插图,随书附赠3张精美明信片,凝结林清玄半生智慧的心灵之书,献给所有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修得一颗宁静之心的人。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林先生送我一株四叶草》
昨天下午在回京的高铁上,百无聊赖的我打开购物软件,一下一下浏览某珠宝品牌的新春特惠消息。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想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寓意吉祥的饰品。其中,有一个四叶草的吊坠感觉还不错,不但造型美丽,而且还代表着幸运。
这时,听说了林清玄先生离世的消息,没想到他终于选择在又一个年关将近的时刻“断爱近涅槃”。
“断爱近近涅槃”是林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他说,二十岁之后,他开始知道年也有难过的时候,知道年关的由来,特别是年龄愈长,愈感觉“来日方短,去日苦多”,所以,不再像年少时那么盼望过年。每到过年,他总也想和钟臂角力,希望让它向后转,可是办不到。
林先生的文章我之前只是零零散散的看过,印象中他文字隽永优美,富有禅意,擅长用小故事带给读者启迪。或许也正因此,他的作品经常被选如大陆和台湾的语文教材。
昨天剩下的旅程,我便是在阅读他的散文集——《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中度过的,感觉每一篇都如一杯清冽的甘泉水,滋润现代人已习惯处于各种焦虑的内心和由之产生的浮躁情绪。
这本书的名字出自苏轼的一阙《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林先生曾写过一篇题为《清欢》的文章,说他最爱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他认为,清欢一词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而他又为自己亲自甄选编纂的文集取了这样的名字,可见他是把“清欢”当做一种境界去追求的,同时,他不但不怕孤独,还赋予了孤独一种美学上的意义。
在这本书里,有一篇《寻找四叶草》,说他第一次听到“幸运草”的传说是在八九岁的年纪,然后就经常希望能够找到四叶草,但是从没有找到过。他后来悟到:
幸运草多出来的一片,确实不在草里,而在我们的心中。只要我们的心够宽广坚持,只要我们的情够细腻温柔,只要我们的爱够深刻美好,只要我们一直保有喜悦自由的生命姿势,我们的心就会长出一株美丽的、宛然四个叶片的幸运草。
在我正想送自己一枚“四叶草”的时候,读到了林先生的这些教诲,不能不说是因缘际会。
他让更加我明白一个道理,人,应该不假外求,努力让自己保持美好,就是对自身最佳的护佑。
是啊,那些看上去倍受上天宠爱的幸运儿往往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努力,而并非全靠运气。
这个道理,对于阶层固化已达几个世纪之久的英国上流社会出身的人也不例外。
英国有个著名的系列纪录片《UP》,在国内被翻译成《人生七年》,近期又要更新了。这部纪录片始于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了来自于英国各地不同社会阶层的14个7岁儿童,他想要记录这些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甚至之后的人生。之后每隔7年,节目组会分别回访这14位成员,分两天对他们进行6个小时的拍摄,再剪辑成为之后每7年播出一次的《14 UP》《21 UP》《28 UP》《35 UP》《42 UP》《49 UP》和《56 UP》。
出身于上层社会的约翰是顺风顺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一个出庭律师,和驻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结了婚。
但屏幕前的观众所不知道的是,约翰在9岁那年就失去了父亲,是他的妈妈省吃俭用让他读了私立中学,并且因为获得了奖学金才得以读完牛津。
在《56 UP》里约翰终于坦诚了自己隐瞒了二十几年的辛酸往事,他说:“这个片子里关于我的部分真的有所偏颇,仿佛我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强大特权,其实没有谁能过得这么容易。”
当人们以为约翰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时,并不知道这些幕后的故事。
可以说,每个人一生的轨迹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最终应对我们负责的也只有自己。
或许我还会送自己一枚有幸运草图案的饰品。它会提醒我,自己配得上美好的事物,要更加爱自己。
同时,我还会不忘精心培育心中的幸运草,正如林先生教导的那张样。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想到在我幼年的时候,总觉得逝去的日子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一颗一颗升上天空,化为星辰,并照亮着未来的路。
有许多事物,“没有”其实比“持有”更令人快乐,因为许多的“有”,是烦恼的根本,而且不断地追求“有”,会使我们永远徘徊在迷惑与堕落的道路上。
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
他也常叫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
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时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
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有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无论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
“呀!少年,你有没有听过‘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明知明天不能再活在这个世间,今天也要好好地削甘蔗,如果没有明天,难道我们就要躺着等死吗?”
我常想,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作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
去除习气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习气不外乎是贪、嗔、痴,贪应该以“戒”来中和,嗔应该以“定”来中和,痴应该以“慧”来中和。一个人时时能中和自己的习气,就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不至于被习气所左右。
在这个逐渐理性、冷酷的世界,人总是抑制着自己的情感,像凡·高这样的艺术家已经越来越少。
蝶与花看起来是多么相似,一只蝶专注地吸食花蜜时,比花更艳静得像花;一朵花在风中摇动时,比蝶更翻飞得像蝶。
无常,才是花开花谢、蝶生蝶灭最惊人的预示!无常,才是人世、山林、浊世、净土中最真实的风景。
经过了差不多十年,我才发现“灵药并不在远方”,也就是正视每一个眼前的生活历程,努力地活在当下,对这一阶段的人生与情感用心珍惜。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山一样的事情,有的人想移山,但移不动,自己也不肯改变姿势,反而与山对峙。
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你有一种东西只能选择一种吃法,不能又要喝汤又要吃肉。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第二本林先生的书,很清、很静、很淡然,如一股清泉在心中轻轻的流淌。在这个社会中,人心是浮躁的,能寻得偶尔的闲暇,安静下来,用这样的一些文字,清心、明目,是何等的惬意。我是幸福的,能常常的有些闲暇,我也是幸运的,能常常的有此心境。每有会意,也是欣然忘食,触动心灵,吃惊、讶然…
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爱,却不懂得如何表达,那不仅自己活在痛苦中,对别人而言,也等于是没有爱一样。所以,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表达同等重要。
当我们放眼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会以为自己是顶尖人物。一旦我们把狂心歇息下来,用赤子之心来观照,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渺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或知道我们,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寻找生命的根源,不能觉知自我的光明,就连自己也不能自知了。
如果我们的每一天是一幅画,应该尽心地着墨,尽情地上彩,尽力地美丽动人,在落款钤印的时候,才不会感到遗憾。
箭在弓上时,箭听见弓的低语:
“你的自由是我给予的。”
箭射出时,回头对弓大声说:
“我的自由是我自己的。”
——没有飞翔,就没有自由。
——没有放下,就没有自由。
——没有自由,弓与箭都失去意义。
……
林先生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可谓通透,这些文字让心灵有种飞久了的小鸟望见一片青葱的树林,终于能够休憩片刻了。这对于一些人应该是很奢侈的,有时间还要有心境[憨笑][憨笑][憨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