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读书笔记(3)篇

(2019-07-04 06:02:32) 读书笔记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

作者:周航

1994 年,周航开始创业。10年之后,他参与创办的天创数码成为国内专业视听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在激流中,他选择停下来重新思考。 2010年,周航再次入场,原创了网约车平台——易到用车,比Uber在美国的出现更早。这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少见的原创。 2017年,周航加入雷军的顺为资本,开始转型成为投资人,并且用投资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20多年的创业历程,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 2018年,他首次完整梳理了20多年来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运营心得。 在这本书中,周航对战略、品牌、竞争、流量、领导力、团队管理等领域,做了多角度的复盘和重新认知,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创业经历及其中的经验教训和成果,突破常识,从失败中学习,赋予创业和管理另一种维度。 从向外看世界,回到向内看自己。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是为了再来一次。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在线阅读地址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读书笔记 第(1)篇

【2019年第9本】重新理解创业n作者周航,易到创始人,目前担任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本书作为作者对创业经历的反思,开篇即承认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失败,满满的诚意感。个人把本书分为内功篇、心法篇、展望篇:n(1)内功篇:更多谈创业过程中的打法,包括战略、竞争、品牌、流量n1、战略n①作者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到底是概念先行还是问题先行,进而引发对于需求真伪的甄别。②真需求具有三个特征:强烈、普遍、频繁;n③创业初期战略没办法规划,而是跑出来的,然后才能不断迭代,避免完美主义倾向,应聚焦于关键人物,避免铺得过大。2、竞争n①放弃先行者姿态,避免产生俯视的心态,从而忽视很多问题;n②竞争的维度:直接竞争、外部竞争(容易被忽略,比如易到早期认为专车和出租车的场景不一样,但其实用户的本质需求都是到达目的地,因此也是竞争)。③创新窒息:作者认为,一个小的创新,在一个更大的创新面前会窒息掉,此处举了Zipcar的例子。创业者需要时刻关注在新技术趋势面前,会不会有一个远远超越你的更大的创新。3、品牌n①建立品牌的4种方式:占领心智(大量信息宣传);炫耀(大logo);满足自己(个性化);精神需求;n②回归原点做品牌:好的品牌要有辨识度,不能为了差异化而差异化,如淘宝商家使用顺丰,意味着有品质(此处个人不是很赞同);n③口碑是最好的传播:作者认为产生口碑最好的办法是给用户惊喜(即高于其预期,如打车的时候跟用户预留时间7分钟,但其实正常只要5分钟),但要注意不让用户将个性化变为常态,否则预期过高带来失望(如打车的时候某次司机到站口提行李,只是少数)。4、流量n①流量价值=DAU/MAU*时长*交易系数;n②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流量的价值:如墨迹天气,DAU很大,但用户停留时间极短;如查违章,虽然是刚需,但用户宁愿一年不出现一次;如美图,工具属性强,虽然用户体量很大,但很难让用户直接在上面分享照片;n③产品需求的强弱决定了流量购买成本:流量成本不体现在流量的价格上,而体现在转化率上,因此刚需的产品其转换率相对较高,流量成本就低。刚需的产品类型包括社交、内容咨询等(思考还有哪些?)n(2)心法篇n1、融资n主要讲的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后续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2、领导力n①作者对领导力给了一个定义:领导力不是有多少人听你的指挥,也不是你能命令多少人(很多情况都是平台赋予的),而是你对别人的“激发”有多大。②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愿意领导喜欢你的人还是你喜欢的人?n3、自我成长n①归功于外,归因于己;n②学会复盘,每天复,事事复;n③学会“示弱”;n④学会向被人求助;n⑤避免怕输的心态:不要太相信确定性,往往容易让你输得更多(深有体会)。4、打造团队n①搭建团队三部曲nt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作者认为相互喜欢比互补重要;nt搭骨架:寻找信任你的初创员工,作者认为这个阶段不要想着寻找“最好的人”(三无状态别人为什么选择你?即使选择了你,后续容易让其产生不满足感),而是应该寻找相信你的人;nt长肉:这个阶段团队需要扩充,学会留住牛人。此处提到大多数公司很容易忽视帮助人才尽快适应公司。②新人加入与老员工的“冲突”,作者认为公司可以采取集体面试的方式,让老员工有参与感,缓解团队更迭带来的矛盾。③复盘:但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公司的问题在于大家不好意思去触碰真正的核心问题,导致复盘流于表面,所以公司的氛围非常重要,需要一个真实和友好的氛围让员工放开惯有的戒心(然而这一点不容易做到)。5、应对低谷n①低谷期常见的三种做法nt“冬眠论”,即企业裁员、减少投入,一些公司甚至会透支用户的体验获取短期的收入而活下来,但对于公司的产品、品牌可能会有一定的损伤;nt觉得伟大的公司走得慢是必然的,但必须知道未来怎样做才能增长,否则就是自欺欺人;nt想凭借差异化的小众产品继续生存:此处作者不建议采取互联网差异化战略,原因在于:一是容易遇到流量成本问题,因此应该定位全网战略(当然,在大的战略下可以为用户创造新的、差异化的价值);二是容易招收具有更高流量和用户能力的对手的破坏性竞争战略(如降价、补贴等);n②针对以上三种做法,作者给出了三条建议。三、展望篇n1、企业成长n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因为外界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预设过高的速度额和规模;n②最小化启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多试错,不要一开始铺得过大;n③加速度比初速度重要;n2、突破瓶颈n①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全盘否定过去,可能是时机不到;n②战略摸索,多试错,避免全盘否定,而轻易押注到其他方面;n③找到创业的初心:当初创业是为了解决什么,在判断基本面(大势)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继续坚持。3、理解未来n①看到和看穿:当下热点频出,更加要深入思考;n②在看穿的前提下,找到独特的小切口:一是机会和格局都大的领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人做;二是可能在早期没人看得懂,没人看好,如早期的今日头条;n③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是作者多次提到的,易到早期就是想做的太多,结果都没做好;n④创新没有边界:要关注需求的本质,很多需求可以被唤醒n⑤顺应时代的趋势:思考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为用户创造一种新的价值(有点虚)。【个人评价】n4颗星,整体来看,这本书是非常有诚意的,尽管一些部分可能是作者的个人看法而不够完善,内容过短而不够深入,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带来了一些思考。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读书笔记 第(2)篇


本书是作者对于自己创业经历和成长经历一次深刻的反思之作。创业之难在书中可见一斑,虽不及《创业维艰》书中提到的那么惊险,且结局也是相去甚远。但正是如此,此书的内容却更值得一读,国人自己的创业历程,总是观感更加贴切。

书中有几个点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1.不要用行动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2.要认清楚业务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公司在某个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什么。关键任务清楚,公司上下才能形成共识,把全公司之力放在一件事情上。
3.关注用户的长期价值,关注用户最本质的需求,尽可能去做最接近本质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好战略。
4.品牌之道不是把偶然的成功复制为套路,而是持续保持真诚;品牌提升的根本之道还是应该回到根本,即以用户价值的创新和创造为核心。
5.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重回线下,而是开创一种线下的新业态,既能体现线下的体验性价值,又能解决服务密度和及时性的问题。(作者关于互联网公司流量的论述真的是非常精彩的)
6.创新永远都没有边界,有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虽然创业本身是在做一件事,但人才是创业的核心,人的提升一定会带来最本质的变化,无论创业与否,本书都值得一读。

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读书笔记 第(3)篇


TMT哲學行動派:


1/謀求利潤是得與失?而壟斷市場則是生與死?只要你得到比對手更多的資源或資金,創始人付出股權、承諾與付出都是應該的


2/長江商學院很牛,有李超人的品牌與國際標準,再請到了曾鳴教授,再培養出馬雲先生與王石先生等自我成長的企業家,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平台生長力


3/湖畔大學開始很low,但能面對問題,做改進列表,做改進動作,做群策群力,做復盤與不斷完善,最後自我進化自我蛻變為最有創新能力的平台?


4/小而美始終是創業遵循的原則,只有做到極致、高頻剛需客戶滿意了、有了現金流,才能去大規模投錢與複製


5/人生如果從100年或120年去規劃就有不同的格局與心態,做人低調或委屈成事,做事強勢或百戰百勝……當然你是Jack Ma這樣的天才就不用低調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