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3)篇

(2019-07-06 06:02:30) 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线阅读地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第(1)篇


精彩!对我这种历史门外汉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回顾科普了一些史实,更是学习了一些史观。

再则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和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钞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制度绝不能完全配合上活的人事。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已往制度俱如是,当前的现实制度,也何尝不如是?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已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又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这些,在当时也未必尽为人所知,一到后世则更少人知道。但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

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PS 这本书出现好多次把入和人字打混的情况……可以说是唯一的瑕疵吧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第(2)篇

钱老上世纪70年代的成书,大略分析了主要朝代的政治,军事,官制以及以此带来的不同结果。


其实正如钱老所说,历代的制度都是在走一个不断完善但僵化的过程,法术和法制纠缠不休。但并不能因此否定时代的进步,正如周存在了800年,清存在了200多年,难道就能说明周的制度优于清么?这是不公平的,应该结合历史境况来看的。

以史为鉴明得失,通览全文,我觉得宏观上来说,最大的可用之处在于两者,一是中国有自己的政治历史,西方的现代政治制度是基于他们的历史应运而生的,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我们国家也应该如此。二是任何正确的制度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有利于、符合时代发展的,但后期一定会阻碍发展,此时打破旧制度却很难,因为历史验证了它的正确性,正如科举制度一样,需要有不断地变革,需要有少数掌握真理的,敢于挺身而出的人(类似于布鲁诺)。

时易事易,事易则备变。其实,历史的借鉴就长期来说,也是有限的,但谁让人只要有短短百年呢,所以历史还是得学。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第(3)篇


本书,它首先讲述了汉朝的官制,税赋,兵制,政治上的得失的一些具体故事与描述。唐代中央组织,分工,税务特点,兵制,考试制度,此科举制度有一千多年历史之成败。及其均田制度。对比宋代其宰相地位有变更,考试制度更加严格。军队的力量变化,总体弱,重文轻武。明代代表了中国与世界近代史开始。其政治制度也与世界脱离…开始有内阁制度,以张居正为典型代表。基本脱离老百姓……靠胥,吏这样小官。但是它的翰林院有特点。作者认为,大清帝国似乎没有真正政治制度,只有抑制人的法术,特别是偏待满族人,没有言论自由。直到康有为的失败,孙中山领导革命等等。

总之,作者有非常简明扼要的阐述……书也是讲得非常好!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