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读书笔记(3)篇
(2019-07-12 06:03:32) 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我在书店中看到的,它放在管理工具类书籍的最显眼处,于是我记下了它。
《深度思考》看到书名,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工具类的书,它至少可以告诉你深度思考的方法,哪怕是理论。可是我想说的是,我似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它实际上是一本一位职场女性的职场回忆录,有什么收获呢?
作者用自己实际工作的回忆,告诉你一些道理,这些道理需要你自己去悟,作者并未敲黑板,列重点,如果你匆匆浏览甚至不容易发现她想告诉你什么道理。
比如,你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实习期六个月,在这六个月里,你的上级领导并未给出明确的带教计划,只一味地给出更高的要求和一次次严厉的工作评价。如果是你,对工作流程不熟悉,对新公司的业务不能够熟练掌握,会做出什么选择?
作者在欧莱雅服装公司遇到的奇葩上司和变态的工作流程,和不公的待遇,刚到非常的委屈和不解,她打电话向妈妈哭诉,而妈妈表露出了心疼和理解,同时也劝解女儿干脆辞职算了。可是渐恢复镇静的作者却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并列出了应该继续留在这家公司的原因:
1、不能够让一个倔强的上司妨碍我的前途;
2、虽然不喜欢他的方式,但他正确地指出了我需要学习的知识;
3、那些错置的自尊心和骄傲只会干扰在新工作中的成长;
4、这是我喜欢的工作,我渴望攀到高峰时奇妙的感觉;
5、向对的人进行请教,是最快捷的学习方式。
于是她打电话给正在休产假的直接领导,悉心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作者处理这种不公待遇时的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和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眼前的困难努力寻找解决困局的办法。
这是作者的处事观念,也是很多成功人士的处事观念。很多人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强大的自尊心,没有强韧的韧劲和内驱力,是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就怂包的根因。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易。
很长的一段时间,身边的女性朋友们纷纷在探讨“如何实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的困难点都在“谁牺牲的更多一些”---舍谁的问题。
尤其是职场妈妈,工作忙起来,就顾不上孩子,没有办法参加孩子的校庆、旅游、家长会,甚至连亲子家庭作业都很难顾及,总是心疼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对孩子亏欠太多。
还有一些妈妈顾及了孩子,可是职场上就没有那么顺利,不是请假就是调休,职位更是一再搁浅,只顾尽量扮演好妈妈的角色。
太难取舍了,双方各自争执,各成一派。似乎大家都习惯性的从自己身上找出办法,恨不得变出另一个你获得双全。
- 如何做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
面对这一问题,作者同样也在备受煎熬。她也常常因为不能陪伴女儿而躲在卫生间哭泣,因为出差中忘记给女儿说一句“我想你了”而后悔万分。
但是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尽可能的做好母亲的角色,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人员,就是自己的伴侣,孩子的爸爸。
他们夫妇二人开始思考如何共同合作才能在孩子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唯一的办法是根据自身情况和各自的能力做出调整和妥协。
这就是优质的“合作分工”。
为什么在中国女性中,普遍的思想是女主内、男主外,即使职场女性也是如此?我想这与长久以来的中国文化是分不开的吧。
乃至现在很多的家庭观念,在工作中追求男女平等,在家庭中女性主打一切。所以很多的家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病了,爸爸怪妈妈没有照顾好,孩子的家长会没能及时参加,爸爸全然不顾妈妈的会议而进行指责,孩子考试不好,也怪妈妈教育不到位。
只有少数的家庭遵从“合作分工、主动妥协、互相协助”。可见灵魂伴侣的重要性啊。
这全然是一本作者的回忆录。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莫琳·希凯(Maureen Chiquet)
曾荣获《财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女性”之一,《福布斯》“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华尔街日报》“50位最值得瞩目的女性”之一,《魅力》杂志“年度女性人物”。曾任盖璞公司的分公司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总裁、香奈儿全球CEO,后被称为“新一代香奈儿女王”。
这么辉煌的职场履历,足以显赫的地位,《深度思考》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讲述作者这一路走来,确实是很有头脑的一位职场女性领袖,她不断地思考、反思、提问、聆听、努力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一个个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给予很多女性在职场上乃至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她始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和坚韧的韧性,遇到问题和挫折,不退缩努力的寻找解决方案;工作中注重细节,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打破常规实行创新,并注重自身的优势,发觉女性之美,并尊重不同的意见和意见,最终取得了一个个的成功。
在职场中,也给出了更有意义的指导。作者面对职场的问题和困难,关注的是尽自己努力去做,看看最终会做到什么程度;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员,越早反思出自身的核心价值,越能够指导以后的职场生涯。这是很多青年人所意识不到的。当人们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步入职场后期,想要再做出选择,将面临很大的风险。
作者也表达出了深度思考的秘籍:最重要的不是我的决定,而是我能反思决定背后的动机。一个人自身了解的如此透彻,并敢于去到打破重来;面对逆境,你必须更加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
读这本书,就像跟随作者走过了她职场中的每一个阶段。书中展示了莫琳·希凯的很多优秀品质,所有的职场决策都来自于她善于思考和敢于打破常规,对自己的充分了解及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
本书,强烈推荐给初入职场的小白,希望你们有所悟。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读书笔记 第(2)篇这本书读完我学到了一个道理,就是完全的袒露自我,不怕娇羞,不怕尴尬,不怕犯错,不怕自己的观点受到挑战,也不怕面对最真实,最糟糕的自己,从书名来看,像是讲如何深度思考,其实不是,莫琳希凯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做法想法都具有超前的代表性。
她一直在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学习,从刚毕业的不断打破自我,在法国学习新的文化,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她都能把一个问题点延伸成商业案例,她会不断的思考,自己做决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从自身分析到整个行业,从底层走到高层再从不善于接纳到接纳感恩一切,都离不开她完全的袒露自己。
做一个至纯至真的人很难,但每次的磨练她都当成了考验,妈妈叫她放弃的时候,她凭着倔强的个性偏做到了最好,不管遇见何事她都能切换角度看问题,并把每一个问题当成自己的启发观点,进行自我察觉,自我对话,深度的感知她自己的感觉,虽然她怀疑过自己的付出,但从来都是肯定自己的价值。
她跟每个人,每个团队都相处的特别融洽,会不断的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消费者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一个倔强害羞的人变成柔软温暖的人,书籍里面的每个人物都给了她力量,都是她学习的榜样,书里的每个故事都像她生命的刻度,教会了她做人,做事。
我从来都不喜欢肤浅的活着,一个问题出现必然牵扯到无数个知识,也从来都不喜欢表面的喜欢,看似你懂,但问一个核心问题,你所有的表面知识都是一盘散沙,在这里,作者教会了我们,如何深度的理解生活中遇见的任何问题,不断的逼问,不停歇的问自己,才能发现本质,才能到达核心区域。
用了5个小时阅读完,用两个小时复述一遍并做了思维导图,再用了好几天去在生活中实践,主动的与自己打交道的人沟通,主动的去帮助别人,主动的去感谢别人,主动的去欣赏别人,无关别人的态度,只在乎我自己的做法,如果世界的天性是黑色,我的本性是白色,我不会因为世界的天性改变我的本性,也就是,我不会因为对方的恶,改变我持续散发的善意。强大就是认清了黑暗,依旧会朝前奔跑,拥抱阳光,并且笃信,自己的力量能够感染给更多人温暖。我也不会因为遍体鳞伤而封闭自我,相反的,我会袒露最纯真的自我,保持内心的安宁,持续发光。
深度思考: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读书笔记 第(3)篇这本书让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个读书方法,读这种个人传记类的书的方法就是,全心带入,思作者所思。这样你才不会丧失阅读兴趣,觉得不过是老套的说教。这真的十分重要。这本书是我在实体书店看到然后在app上找来读的,最深的感受就是,作者真的很负责的写了这本书:故事,感受,思考总结。故事细节十分坦诚,以至于你能不时找到自己觉得羞愧窘迫时的影子,甚至是觉得有些自己内心阴暗面而想要隐藏的,作者都一一写出来了。并且每每在这之后,作者会思考,洞见之深刻确实让人佩服。无论是掌控情绪,对待别人目光,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禁锢,人际沟通,应对变化,面对失败,对待看似无用的工作,多次“从头开始”的果断……你都能看到作者过人的思考力,从中不断学习与进步。以上,大概能解释作者的成功与这本书的成功。我与作者的信念很近,我相信真诚。我也很负责的说,这本书值得读,甚至可以作为一本指南,不时翻看。希望他人也能像我一样,学到很多。如果你是女性,我希望你还变得更加自信,懂得了在社会和职场中如何对待自己的女性特质。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