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书笔记(3)篇
(2019-07-13 00:20:23) 读书笔记 -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书笔记 第(1)篇
本书借助“佛系”这个网络词汇,难免会联系到蹭热度,而“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单纯从标题看,很有卖点。但是,这本书的“佛系”应该理解为“佛教系统论”更合理。内容包括着鸡汤,毒鸡汤,心理问题,佛陀言论等。这其中的组合感觉并不是特别的流畅,甚至只看加粗和佛陀箴言的字体丝毫不影响阅读,甚至只看这部分就行。
当然收获也是不少的。原始佛教与我想象中的略有不同。它是指实用性的、合理的、在现代社会也能通用的思维方式。
本书也并不是一味地灌输所谓鸡汤或者毒鸡汤,用简洁明了的文字,阐释“佛系”的全新概念。如果能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还是有些益处的。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书笔记 第(2)篇有点类似废话的书,适合睡前的时候放听书模式听着听着就睡着那种,这本书就是写给日本许多年轻人看的吧,不知道是否是有意推送经常看到日本人如今压抑又病态的社会状态的推文或者是资讯,当然我们中国也同样如此吧
书里说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不去在意不重要的人的想法。可是真正杀死人的是这个流传了数千年流淌在每一代血液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吧,如果不关心身边的人的看法恣意地活着反而会变成异类吧
我们从生下来就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父母的三观,大多数的我们就不是哲学家,我们在这个让我们安居乐业的循环中,沉沦或者解决属于自己的不安,再不断从失败中一点点过获取成长,我们都会有仰望天空,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自己永远都触摸不到天空
但是因为交际社会,你以为自己绝对,永远触摸不到天空,但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在你从未放弃的生活里所过的琐碎里,在某个时刻,他们都认为你触摸到了天空
他们也会给予你比触摸到天空还要真实得多的快乐
书里观念写着确实很超脱,但是真的适用正处在竞争中心的我们吗
不过我不应该喝了鸡汤里嫌弃汤里的鸡肉味不够浓的
毕竟确实是睡眠好伙伴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读书笔记 第(3)篇因为在一家书店盲选:与一本书不期而遇的活动中,CB选了一本书,后来我们怀着探险的心,拆开了包装,一看《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个封面吸引了我,我觉得挺有趣的样子。后来CB告诉我,它开篇就是讲心态的,那就更让我充满好奇了,想一看究竟。然后这段时间,期末周,忙着复习整理笔记,只有吃饭的时候,才有闲情逸致看看书,让自己的心静一下,品味生活。确实,这本书讲得很有道理,很多东西都挺实际的,也符合这个浮躁的时代。快乐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要让心灵得到净化,不要随意判断,不要嫉妒也不要妄想等,这些东西容易毒害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到迷惑,痛苦。试着去做一个快乐的人吧,现在我的心愿是,希望顺利通过这次期末考试,然后快乐地实习,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提升自己,努力向前,不忘初心,加油,我可以!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