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3)篇
(2019-07-15 00:09:37) 读书笔记 -
作者:东野圭吾
日本推理小说天王、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迄今为止最高杰作”,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一名全部收入囊中。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都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那里做事的邻居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的靖子,失手杀了上门纠缠勒索的前夫。为救靖子,石神挺身料理善后,以数学家缜密的逻辑思考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以令人惊骇莫名的诡计诠释了一份无比真挚纯粹的爱情……"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 第(1)篇
最深沉的暗恋,最幼稚的执着——《嫌疑人X的献身》书评+影评
(书评简略了一些,电影吐槽偏多了一些,自娱自乐,不喜勿喷)作为侦探推理迷,不敢说资深,却也涉猎了不少。小说第一次读是六年前了,当年媒体还没这么发达,营销还没这么厉害,圭叔(原谅我习惯这么称呼)还没那么热门,我也还没那么的挑剔,况且第一次就看了圭叔的巅峰之作呀!我还有什么挑剔的呀!于是就深深的折服了。以前觉得,对我而言,一本好的推理小说,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那就超级棒了。读完X才发现,原来还可以“告诉你结局,你猜猜开头?”这样的任性大半年前,听说国内要翻拍电影,就又把书翻出来重读一遍回忆细节,仍然惊叹于缜密的罗辑思维和丰富的细节铺垫。总之,朱光潜老先生把侦探小说归类为文学的“低级趣味”,我是不能完全赞同的。
下面转入影评。没有重要的剧透,不过吐槽偏多,原谅我的挑剔。
没想到苏导的片子也卖到了大英帝国,伦敦30、31号各上映一场,实属不易。作为原著党,果断去捧场了。上座率惊人呀!几乎百分百,这实属罕见,通常国内电影在伦敦上映,很容易被几个闲人包场的,比如听朋友说之前的《爵迹》…今天还看到了一些老外,看来圭叔的影响力确实不小。不过…看完…感觉…期望过高,失望略大…
先说几个比较赞的地方吧:
1. 张鲁一选角成功!虽然原著里我达摩石神被描写的更像是弥勒的外形,不过我脑海里的石神应该更接近《死亡笔记》里L的气质,哎,潜意识里数学好的人怎么都不该是个胖子,原谅我初中时被数学老师灌输形成的这个stereotype…所以,当我听到张鲁一扮演我达摩石神的时候,兴奋呀!满脑子的代入感!结果也不算失望,还是不错的,虽然有时候放在书里读起来很舒服的台词讲出来太过刻意,有时候也有点用力过猛的感觉,最后结局“呕吐出灵魂”的感觉也还稍欠火候,不过气质还是比较符合的,关键是张鲁一的颓废风,再怎样也生不出厌恶!
2. 小说的主要情节还原度还比较高。苏导应该真的挺用心吧,不过功力还是差了点。故事背景改到了我大天朝,剧情的转折起伏处理的还是可以接受的,改变的一些梗虽然档次降低,不过没有出现硬伤,算是可以接受吧。
下面进入吐槽模式,请再次原谅我痴迷各种侦探推理,不能自拔的吐槽一下:
1. 隐约的致敬意味,处理欠妥。第一,开头用加速度判断跳楼的梗,瞬间让我回到了kk王的《新神探联盟》的场景中,此剧只看了一集就弃了,结果第一集里这个跳楼的推理过程又出现在了这里,难道是kkw的建议吗?…太轻浮的炫技,汤川是应该有点傲娇腹黑,但更加稳重成熟…其次,电影开头电磁干扰的梗,就像是日版电影开头的电磁炮经历了“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的过程,不知道是不是有致敬的成分,结果为了这个伏笔,后边又加入kkw遭到张鲁一假意袭击,从而暴露自己的梗,这个太过套路了,比起原著自首的意味深长,这里降低了我达摩石神的“品”和“情”呀。第三,韩版电影里的登山梗,又在这里出现了,给人故作深沉的感觉,然后还有些莫名的笑点,kkw看见鲁爷拿出斧头的那一瞬间,我汤川的腹黑傲娇沉稳冷静哪里去了?简直跳戏到了“赵医生”面对任性的“曲筱绡”或者“陈亦度”面对刚刚失忆的“厉薇薇”
3. 不能容忍的细节。电影里,靖子前夫的处理也太用力过猛了,要挟恐吓也就罢了,却还对陈靖动粗,离婚的情况下属于试图强暴的行为吧,然后就是对继女的持续施暴,稍稍有点法律常识的也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下杀人属于正当防卫呀!!!这已经不是“辱母案”了(我竟联想到这个…)这个细节,处理失败。
3. 最失败的选角,我觉得不是大家吐槽最多的的最后琼瑶式一跪的林心如,而且工藤!工藤!工藤!(也就是电影里的坤哥),他出现的一刹那,我的心在滴血,不为心如,而为我的石神呀!这样的外形和气质对比,我觉得是个正常人应该也要爱上石神的呀!然后,导致心如和坤哥对戏时,我一丁点也没看出小说里“心花怒放”或者“封印已久,渴求被当成女人看待的本能苏醒了”在哪里?!!然后心如还对我石神各种暧昧,什么偷偷放入小卡片,特意跑去给我石神大大买衣服石神大大这个时候应该心花怒放,原来我的情敌是这个水平,还担心什么自己的形象没有汤川保持的好啊!然后也不会暴露了!
4. 轻轻吐槽一下莫名出现的cp感,我觉得看小说的时候,汤川和石神给我的感觉是惺惺相惜,可也亦敌亦友吧,给我的感觉绝对是两个直男,没有cp呀,拒绝cp呀!可是电影里,两人第一次碰面时的相视一笑!天惹,全场观众不约而同、不怀好意的笑了虽然我是在腐国看的这场电影,可是当时内心的bgm是“怎么会这样子”…
5. 电影中缺失了看似不重要但体现出石神思维超级严密的一个细节,在处理富坚尸体之前,他询问靖子富坚可否有前科,以及是否看过牙医这些事实,没有犯罪还担心有过酒驾违章,所以,牙齿,敲掉!指纹,烧掉!天惹,多么缜密的思维,佩服又细思极恐。
6. 脚踏车的梗电影改编的太牵强,虽然是为了符合国内的实际环境,但是将这一线索的逼格降低了几个档次。第一,小说中汤川认为石神是因为保证凶手行为的连续性,所以毁容的同时也烧掉指纹,实际上石神是担心富坚因为犯罪前科曾经留下过指纹记录,所以必须烧掉,而不是仅仅为了连续性不得不烧掉。必须这样做以后,也就必然要留下脚踏车的线索让警方认定他是富坚。这里,石神大大胜过一筹,汤川猜错。第二,原著中石神对脚踏车的解释是他并不知道富坚是骑脚踏车来的,也就会让警方认为是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才遗漏了这样的线索。而电影中,石神并没有对脚踏车做出解释,而且直接告诉观众那是他刻意留下的线索,这就显得这一过程中石神的意图太过明显,使得汤川抓住了漏洞,其实我石神大大并没这么low。第三,原著中脚踏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警方根据车子失窃的时间确认命案发生时间是在10号,而不会因为尸体发现的太晚而导致警方推断的犯案时间段范围扩大,怀疑到富坚命案发生的9号晚上。电影里,似乎没有把这个重要的作用点出来。第四,原著选择新的脚踏车,电影选用公共租赁的自行车。虽然可以提供时间和刷卡借车人的信息,但是“新车”和“戳轮胎”的梗就没有了。“新”是为了增加找到失主的可能性,从而确定失窃时间。“戳轮胎”是石神大大为了防止这样新的脚踏车被偷走的可能。
总之,一个脚踏车,五六个买下的伏笔,就这么改没了!改没了!改没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7. 最后,最最重要的醒悟和心痛。靖子最后复杂的心态处理的简单了一些,就算是为了让人性更美好些略去工藤求婚和女儿自杀的情节,仍然感觉电影应该在最后多给心如几个镜头,当终于发现了石神如此深沉而又沉重的爱时,不应该只有最后那琼瑶式的一跪
总之,先到这里吧。我还是希望国产电影能够越来越好的,近年来也确有改观了,只要诚意尚在,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努力!这就是希望。
非专业书评+影评。一个小说原著党+电影爱好者的胡言乱语,请见谅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 第(2)篇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动物。特别是在爱情面前,人往往是感性的、冲动的,或者说爱情的能量是巨大的。一个心思缜密、逻辑条理的天才数学家,在最需要理性的时候却选择了感性,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更确切的说是为了暗恋的女人,不惜牺牲一位无辜者的生命,甚至是自己的一切。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能够幸福,不惜牺牲自己,是无私的;他为了自己爱的女人伤害了无辜的人,也是自私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的爱恋是深沉的,他的执着是幼稚的,爱情里很难说的清对与错!
这篇小说也暗示了人性的弱点,人往往总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问题,或者说是惯性思维,以至于警察从刚开始就陷入了石神设计的圈套,故事按照石神的思维进一步发展。
或许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到底什么是爱情,爱情里应该感性多一点还是理性多一点?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私付出时,要想想为什么,或许有时候我们承受不起这种“无私的爱”,就像小说中靖子真的承受的起这种“爱”吗?爱情、亲情、友情永远是我们活着的动力、期望和希望,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感的活着,就如同行尸走肉,空有一副皮囊,就像石神遇见靖子之前选择自杀一样,毫无活下去的希望!
嫌疑人X的献身读书笔记 第(3)篇
#100天10本书# 第二十六本
改编的电影也很棒 里边汤川学儒雅的气质简直迷人 书评里很多都佩服石神对靖子的爱 这种建立在伤害无辜游民的爱 真让人发怵 我一直不太相信在爱情里爱对方高过自己 潜心游行在数学海洋里的他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 生活压抑到想自杀 靖子母女在绝望时刻带给他生活下去的决心 这种内心的感激与温暖久而久之变成了所谓的爱 这次案件的设计也算是他对母女的感恩 我一直相信 他对她的感激多过喜欢 汤川与石神的缜密逻辑令人佩服,为了保全母女 他利用自己的数学头脑安排了这一切 他的献身换取她们的安宁 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利用天才头脑犯罪 至少 他愿意 但这种爱并不值得提倡 理性到极致的人真是可怕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