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3)篇
(2019-07-17 00:24:35) 读书笔记 -
作者:李笑来
你不是韭菜,你从来都不是韭菜。真的很羡慕你,读过这本小册子!认真读,反复读,一个字也不要漏掉!你将一步一步得到很多很多颠倒乾坤的结论,你可以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但同时你没有忘记锻炼自己的智商),你会渐渐变成一个有章有法的交易者,你能看到周期,你能判断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频次交易,你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能透过表象研究实质,你总是尝试着去寻找能够更完整地解释这个世界的规律及其方法论,你甚至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你尚未冲进交易市场,却意外地先读到了这本小册子,你猜,你会不会避开书里提到的“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错误”?李笑来用这个小册子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第(1)篇
继《小狗钱钱》后的第二本理财入门书。以下总结笔记:
什么是韭菜?
他们严重缺乏基本的阅读能力。他们是那种买一辈子东西都不读产品说明书的人,他们是那种无论拿到什么,都要问别人怎么用的人。
如何避免成为韭菜(划重点)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模仿成功案例不一定成功,研究失败案例可能可以避免失败。
计算风险成本要考虑很多因素,你的实力最重要,然后才是回报风险比。实力最重要。
降低交易频次……降低降低再降低。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因为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突然”产生巨大回报的可能性极低极低——虽然在一个波动(风险)巨大的市场里,偶尔会看到“暴涨暴跌”,但,捕捉这些暴涨暴跌,恰恰是最危险的,是火中取栗。主动降低交易频次,相当于你主动提高了回报风险比,因为你在没有改变分母(风险)的情况下,主动提高了对分子(回报)的预期。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
●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回报风险比=可能的回报÷可能的风险
提高回报风险比的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或者募资能力)
而加大分子呢?有什么可行的手段?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选择最佳的交易时机(比如,若干次暴跌之后再买)
●放长持有时间(比如,穿越一次以上的牛熊)
最终,我的选择是这样的:
●为了减小分母,我想办法继续提高场外赚钱能力,进场的钱,就当是丢了……
●为了加大分子,我买入之后就不动,不管涨跌,穿越多次牛熊…
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者两三个标的。这是一种智慧。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个市场的智商。市场都帮你选好了,为啥不服呢?
市场涨的时候就盯着最强的,一旦它不涨了,估计涨势就快到头了;市场跌的时候就盯着跌的最狠的,一旦它停了,市场也就该换节奏了。
●在交易市场上,涨得猛的,会涨得更猛;跌得狠的,会跌得更狠……
●所有东西都在涨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涨得最猛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更可能涨;
●在所有东西都在跌的时候,一定要选那个跌得最少的;因为概率上来看,或者说,市场在教育你,它最扛跌……
●熊市里你可以随便买买买!
●牛市一段时间之后,要开始慎重慎重再慎重……
想要摆脱韭菜宿命,那就练脑子吧。脑子不是个好东西,练过的脑子才是好东西——不仅要练过,还要正确地练,好好地练,不停地练。
进入交易市场的人们,从来不缺痛苦,因为痛苦这东西几乎漫天飞舞;于是,真正稀缺的只有一样东西:反思。痛苦和反思,这两样东西都有了,必然会产生进步。所以,新手想要躲避韭菜宿命,就得天天反思,时时刻刻反思,反思之后还要再反思……
事实上,在任何领域里,想要把手中的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学会独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属于自己的独处方式。
在生命中的某一个狭小的领域里孤独,不仅不可怕,还很享受。
到最后,你会明白,你最终的收益和你的孤独程度一定会同比增加,高度一致。如果你在这方面害怕孤独,甚至连“韭菜”都别当了,直接离开交易的世界吧,因为这里对你来说真的非常不安全……。
精句总结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这世界没有什么坏人,只有好人、笨蛋和病人。在我看来,很多病根本就是笨出来的。
谁都无法避免偏见,独立思考的是少数,大部分是乌合之众。因为人的局限性所以要更广泛地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甚至是反对者的声音。更客观的看待事实,才能更接近真相。
这世上没有人不学习。人人都在学习!即便是笨蛋,也是在不断学习的——只不过,学习和学习并不一定相同。由于他们学习的方向、方法、方式都天然带着缺陷,所以,学到的都是没用的东西,甚至是有害的东西。
事实上,在任何“最高点”“最低点”的价格上,成交量都很少!在最高点的价格上,只能卖掉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卖,就要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了……反过来,在最低点的价格上,只能买到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买,就要以更高的价格成交了……
这世界没有百分之百的坏人,只有“好人”和“部分坏掉的人”。
孤独是成功者最宝贵的品质。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绝大多数“共识”是事实上没有价值的。
收益是认知落差瀑布,你的现状就是你的认知,认知改变了,现状也会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知识是力量的原因。打开自己的认知,你才有更多的机会什么是韭菜?
零和博弈在现实中被看作是一种典型的极端思维方式。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就是在看待问题和处理博弈关系时,遵循“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排斥或者忽略各种博弈的可能结果,将各种关系简化为“你死我活”,把各种结果归于“非赢即输”。零和博弈的参与者需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幸福”即所得,“痛苦”即所失,并且一方所得即对方所失,相加结果为零。因而零和博弈的参与者之间不可能达成合作关系。
韭菜们只看到了表象,成功者的成功在韭菜们看来是冒险得来的,但这看似的冒险背后隐藏的是经验、大量数据分析、提前获知的信息等等的结果。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第(2)篇
现在韭菜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去年我翻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以为是一本讲美食的,想着可能还会提到饺子吧。
这本小册子其实充满了干货,但是直接给干货永远都没有讲故事来的引人入胜。有关投资,对于一个见证了2015年股市由牛转熊的未开户的小白,丝毫没有任何兴趣拜读。
今天在书架搜索“李娟”,刚输入“李”就快速检索出了李笑来这本书。想到之前看了一半,书也不厚,干脆读完吧。这一次心态有了很大的不同,我这多半年都经历了什么啊。。这是一本充满了智慧的小册子,其实生活的智慧是共通的,经营投资和经营生活、感情,都是一样的,我们都会犯同样的错,积累同样的情绪,有同样的冲动,后悔同样的举措,积累同样的经验,开心同样的收获。
投资很复杂,和生活一样,它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并不是有人付出就有人收获,这方面也从不相信天道酬勤。正如“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看过太多成功的故事,包括作者李笑来的比特币神话,越来越感觉能收获成功并不是一个人运作的有多好、经验多么丰富,很多的都是巧合是偶然是命。有一段时间被命运选中了,过后总结这段经历,才会大谈当时的心态,避免了什么,坚持了什么等等。然而道理即使大家都明白,真正实操时也很难按图索骥地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原因很简单,心态不是可以通过意面可以控制的,只能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化解,可是试问自己真的有实力和韭菜的觉悟可以不断的被收割再开始吗?
做暴富梦;回顾以往感觉自己错失了太多机会;是时候果断出击了……往往会是韭菜的命,即是韭菜的命又没有韭菜的觉悟,还是算了吧。记得2015年股灾时有仿照唐伯虎的《言志》写——不买彩票不炒股,不入基金不赌盘。安心认真把班坐,不使人间造孽钱。
韭菜的自我修养读书笔记 第(3)篇
感谢不是韭菜的“韭菜”师兄的推荐,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多次读的书籍。
个人觉得本书的很多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投资理财,可以扩展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很多事情并非是零和游戏,这个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示自己;比如“听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脑子是个好东西,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地;比如不要“ALL—IN”,不仅股票市场,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我们也不能all—in,例如爱情,切不可全身心陷入,要有留有余地,有随时可抽身而退的底气;比如“傻子和坏人”理论,“不傻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深以为然,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部分坏的人,避免让自己变傻变坏的方法是不要让自己所做的坏事蠢事合理化,要学会反思;还有“不断提高场外实力”,无论入不入市,这都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也是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
当然,再次更新了知识库:韭菜、价值投资、区块链、虚拟币等等,感谢韭菜师兄,还会再读几遍哒。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