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重口味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7-17 06:02:27) 读书笔记

重口味心理学

作者:姚尧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心理现象,如多重人格障碍、特定精神分裂、恋童癖、恋物癖、露阴癖、性欲倒错、特定对象恐惧症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的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身边人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重口味心理学在线阅读地址

重口味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心碎]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书籍都是垃圾。

它们用不同的语气、措辞与概念,来向你讲述同样的知识。

基本上每个领域都会有核心的几部经典著作,你如果细心留意,就会发现该领域的畅销书,都是基于这些经典著作延伸出来的。换个新名词,炒个新概念,讲个有趣的故事,可内核从未变过。

市场上这类心理学通俗读物数不胜数。区别于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经典著作,这类书更吸引人猎奇。

首先有个充(超)满(级)亮(无)点(聊)的名字。

然后列举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疾病(影视作品中用过无数次的题材)及产生原因(抄袭些经典著作中的理论然后简单解释下,不用说太多,反正读者也看不懂)。

最后再把故事讲的离奇曲折些。煽情、离奇、恐怖、悲伤。这样的书像方便面一样五味俱全却缺乏核心思想和营养。

这世上,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重口味我倒是没觉得。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描述倒是更接(重)地(口)气(味)。


人就像是一根悬系在深渊之上的绳索,一头连接着动物,一头连接着超人。——尼采

人类伟大也渺小。放在大自然中分分钟被危险吞噬,所以弱小的动物习惯选择群居,于是有了社会属性。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关系。而大部分的心理疾病也产生于关系之中,他不单是个人问题,更是家庭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在一个家庭中,有心理及精神疾病的那个人往往承担了这个家庭中更多的伤痛。

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歧视。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他们只是暂时生病了,和我们会感冒发烧一样。也或许某天我们也会生这样的病。仅此而已~

重口味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浪淘沙之歌


大浪淘沙歌声扬,

自古金子沙中藏。

金子总比沙子重,

淘出金子闪金光。

嗨嗨喽喽嗨嗨喽,

淘出金子闪金光。


大浪淘沙歌声扬,

金子藏地不一样。

淘出多少各不同,

不同就要掀巨浪。

嗨嗨喽喽嗨嗨喽,

不同就要掀巨浪。


大浪淘沙歌声杨,

金子不匀掀巨浪。

社会前进金作怪,

动力金子永最强。

嗨嗨喽喽嗨嗨喽,

动力金子永最强。


大浪淘沙歌声杨,

金子心情最畅亮。

人人披上黄金夹。

里外一样放光芒。

嗨嗨喽喽嗨嗨喽,

里外一样放光芒。


大浪淘沙歌声杨,

黄金铺地放光芒。

天下人心都无私,

世界大同都一样。

嗨嗨喽喽嗨嗨喽,

世界大同都一样。

这本书给我的收获就是这些。

难以理解吧?

重口味心理学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人的心理是最高深莫测的,一旦心理失衡,就会出现各种无法想象的问题。心理学某些概念容混淆,如抑郁症和自闭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了另一对概念,多重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前者是一个肉体多个灵魂,后者是一个肉体一个灵魂。颠覆了以前错误的认知!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心理问题。但大多数我们都能很好的调节。当然我们不是无敌的,总会有调解不了的。学习心理学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甚至帮助身边人。助人助己,何乐而不为?


书里还说到自杀这个沉重的话题,一直以来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感兴趣,一直想知道到底是在怎么样的心理才会导致自杀行为?特别是之前看到了微博直播自杀事件,觉得很难过。生命只有一次。当身边的人出现自杀倾向甚至是自杀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是真是假,应该怎么去帮助他?这些都是我希望从心理学中学到的。我希望我内心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保护自己,可以帮助身边人。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