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7-19 00:06:53) 读书笔记

仓央嘉措

作者:高平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仓央嘉措在线阅读地址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西藏的喇嘛一直以来都给我一种神秘感,达赖活佛就更加的神圣和威严。每一个到西藏的人必去令人神往的圣地——布达拉宫,湛蓝的天空下,虔诚的朝圣者,或祈祷、或静坐、或痴痴的望着这座宫殿。微风,似是而非的略过每个教徒的脸庞,也抚慰着他们的心。从没有到过藏区,但对这里宗教信仰的印象,却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接触类似于此的情景,我的思绪都会禁不住的飘到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活作息、达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令人折服。很惭愧一直没有去认真学习领略藏区的文化习俗,也很幸运读到了高平先生《仓央嘉措》一书。高先生对仓央嘉措一生的记述,也是对西藏风土人情的展示,是藏区文化的缩影。他像一位长者讲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娓娓道来。又想是一篇长篇抒情诗,其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么唯美。而与事与诗,六世佛爷的一生都让人唏嘘不已。唏嘘,为了他纵然贫苦却幸福着的童年,因为有勤劳的阿爸,也有疼他的阿妈;为了他的情,总是落入让人失望的结局;为了他的努力,或许许多人认为他未对宗教事业做出多大的贡献,而忽略了他本身存在的价值;为了他的诗,为了情,为了寄托,为了愤怒,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排遣闲暇的时光。我用最短的时间,最专注的去读完了仓央嘉措的一生,他的一生短暂却精彩,谓之精彩,相对当前的明星,靠媒体的粉饰和噱头的推波助澜,让粉丝陷入癫狂,而六世达赖的名号即让他万人瞩目,众人朝拜。而就在这精彩的光环下他自己却过着奢华的、却不能不平凡的生活。纵观仓央嘉措的一生,论自由,在他成为达赖后或许更想回到幼时放牛的时光;论情感,不比拉萨街头杂货店的小伙计,爱一个人,却给不了人一个结果;论阅历,生活平静的即使过往也留不下车辙;论结局,远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式的悲壮。或许他该恨巴弟的编撰,或许他该感激巴弟给予他这个称号,正是这些成就了他。相信在仓央嘉措成为六世达赖后,他也曾在某个万籁俱静的深夜回顾着过去,思考着自己当下这般被赐予的“精彩”,不知那时的他是否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常想自己, 已过而立之年将近不惑的我,不惑时我能否不惑,那时的我能不能体味到生活的真谛和世间的五味。努力想活的明白些,却越发的糊涂。有人虔诚的生活着,有人认真的生活着,有人嘲讽这两种活着的人,也许又有人嘲讽嘲讽的人。而生活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各家之言,莫衷一是,所谓见仁见智罢了。生活在布达拉宫的仓央嘉措,与生活抗争,于是写诗、酒馆、女人,好像这些是他生活的全部,一副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样子。而谁又能说他没有对自己这种无谓的抗争动摇过?谁又能说他没有预料到自己的结局?谁又能说他预料的结局就不是后人定论那样的历史人物?谁又能说这种抗争不是一种顺从呢?想到这我释然了,为了仓央嘉措可叹的人生,为了我的不惑。正如仓央的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是的,对于生活而言,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仓央嘉措的一生n是不羁放纵爱自由的一生;是多情而不滥情的一生;是命运曲折的一生;n本书大致可分为少年时的次旺拉姆,青年时的仓央嘉措,直至末路的六世达赖喇嘛n少年时的次旺拉姆无疑是幸福的,有爱他如己的父母,有儿时陪伴的塔坚乃,有青梅竹马的仁增旺姆,一切的一切,无不都是美好的回忆,虽不富裕但很温馨,14年的乡村生活让他历经人世烟火n命运的转折点-之于登上达赖喇嘛的至尊之位,对于他来说,更像是自由被囚禁的囚徒,所以他叛逆,迫切想挣脱现有的枷锁,上天总是公平的,登上至尊之位,与他来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n达娃卓玛恰逢弥补仓央嘉措此刻那种对自由求而不得的渴望 转而去体验一段淋漓尽致的感情(仅以此书来说的话)达娃卓玛更像是对他感情的一段历练之路 经历过热恋-平淡-失恋的人 或许才能有那么多的痛苦去抒发 有那么多的想法去表达 才能在刚刚好的时间里遇见于琼卓嘎n于琼卓嘎于他来说 更像是遇见真爱终将归于平淡的感觉 那种心与心的交流 灵魂之间的触碰 想到那么一句话 一个是佛的尘世 一个是尘世的佛n本书有很多集广大藏族人民智慧的谚语 读来倍感亲切 我是农民的儿子 此刻想起来何其之幸 但书中记述仓央嘉措的美好诗句不多 诸如n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n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好美n书中所引用的诗歌 在某看来 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过于描述仓央嘉措的滥情啦虽说专情是对一个人专情 但是现代的我们不是很能接受仓央嘉措这种朝三暮四的专情 聊表牢骚 权当趣谈n今日见君不识君 自不会轻信他人言n个人心中一杆称 何必强求与君同n心若自由何惧远 早晚去到拉萨宫n与君同游嘉措乡 如能相识皆佛歇

仓央嘉措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佛教,现在想起,在中国最盛行的宗教是佛教,我家就有一尊观音菩萨像。起初我并不了解佛,也不信佛,相对来说我更相信科学,所以当家里人拜佛、敬鬼神的时候我不理解,后来隐约觉得这是一种信仰,具体是什么不懂,也说不清。

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转世,之前因为藏独的事情,我对这个没有什么好感,确有失偏颇,不应该这样。藏族宗政合一、以色列纯犹太人,还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 这些事情足以让我相信宗教和信仰的力量,足以让感到震撼。不懂,但是应该尊重、敬仰。

桑结的所作所为和结局,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来评价比较恰当,他主持布达拉宫的扩建,在管理西藏事务很多年,你可以说他这是对名和权的欲望,但古往今来的统治者不都这样么,不过他失败了而已。

从历史的角度看,仓央嘉措只是权力追逐战当中的牺牲品,是桑结的一个工具。可是他在我心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诗人,热爱生活、善良、无法摆脱现世束缚、寄情于诗的人。故事很动人,不知道是不是只是一个故事,诗歌也很美,这是我唯一能评价诗歌的词,词穷,诗歌是这世间寄托感情最好的方式。然后诗人… 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想成为一个诗人,过诗人一般的生活,我就是

知道结局后会想,有很多种办法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我不是山中人,不知山中事。生活过着过着就有了一个结局,有的事,有的人,都一样。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