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3)篇
(2019-07-19 00:09:31) 读书笔记 -
作者:福楼拜
此版本《包法利夫人》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苏童作序深读解读。这部小说讲述了对爱情抱有浪漫幻想的少女爱玛,满怀期待地嫁给了敦厚老实的医生夏尔。结婚之后,发现乡村医生夏尔并不能够给她想要的婚姻生活,开始向往憧憬激烈而传奇的爱情。婚后,她遇到了两任情人,但两位情人非但没有帮助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她,反而都抛弃了她,绝望之中的爱玛只好服毒自尽,怀着悔恨和遗憾离开了人世。而医生夏尔在得知真相后也抑郁而终,留下了孤苦无依的女儿。此书中,福楼拜深刻探讨了当婚姻并没有满足爱情的期待、当爱人新奇的魅力渐渐褪去时,长久地婚姻还能以什么来维系的情感问题,引人深思。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第(1)篇
《包法利夫人》被视为是“新艺术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说”。
书中主角爱玛·鲁奥是一位富裕农庄的女孩,美丽但不文静,不安于现状,渴望爱,渴望浪漫的情感。
因为父亲腿骨折受伤,从而认识了平凡的小镇医生夏尔·包法利。包法利即刻为她的美貌而倾倒,向她求婚,在成为包法利夫人后,平淡的婚姻生活让爱玛大失所望!
她依然沉浸在追求炙热爱情的美梦中,先后结识了才华洋溢的年轻人赖昂和俊朗的贵族鲁道夫,并发生了越轨的行为,忽略了丈夫和新生的孩子,从而也使她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鲁道夫只是一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在厌倦了爱玛的肉体之后,他决定抛弃爱玛而到卢昂去找另一个情妇。爱玛知道后气得大病一场,病好以后,她想痛改前非,开始重新生活。
包法利医生带她去卢昂看戏解闷,凑巧在剧场里遇到了爱玛曾经为之心动的赖昂。于是乎,两人旧情复燃,她借口学钢琴之名义,偷偷跟赖昂幽会。
陷入热恋的她,盲目且虚荣心暴涨,不断的从服装商人勒内那儿赊购了大量的服饰打扮自已,累积大量债务。
不得已,勒内们债务迫使爱玛瞒着丈夫把房产权抵押了债务,不断的借债与不断的典当,欲罢不能,使得爱玛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
最后,法院限定爱玛在二十四小时内,把全部八千法郎的借款还清。她只好求助于情人赖昂,暗示要他盗用公款,赖昂却对她冷漠以待。
走投无路的爱玛发现情爱的激情不能够替代生活,生活的狰狞盛过澎湃的激情!!在绝望之余爱玛吃下砒霜,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包法利先生受到严重打击,不久之后也死了,爱玛遗下的女儿寄养在姨母家里,因姨母家穷,后来进了纱厂。
推荐四颗星。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第(2)篇
好看极了的一本书!
有一个词形容爱玛再适合不过:不作死就不会死。只是可怜了夏尔和女儿,要为这样一个妻子和妈妈付出惨重的代价。
纵观爱玛可悲的一生,纵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更是各种方面不匹配的结果。一个富裕农夫的女儿,偏偏接受了贵族教育;贵族教育应该是通过各种方式塑造一颗高贵的内心,偏偏爱玛只钟爱那些皮毛;一个少女应该活泼天真,偏偏要被教育要装模作样;嫁给乡村大夫做老婆,偏要贵妇的生活品质;对无条件爱自己的老公视而不见,偏偏追逐臆想中的爱情……这一切的不匹配,说明爱玛没有对自己清晰的认知与定位,她也就分辨不出善恶、对错、美丑,只能被自己的各种欲望裹挟前行,直至最后一刻,她才知道情夫不过都是和她逢场作戏,才知道有些人是口蜜腹剑,才知道无条件爱她的只有夏尔,只是一切都太晚了,她能选择的只有死路一条。
夏尔在爱玛面前除了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还有某种懦弱和自卑。在他眼里,高高在上的爱玛美若天仙,他除了欣赏也不敢忤逆爱玛任何事情,正是这种无条件的纵容,爱玛才可以胡作非为,夏尔却一直被蒙在鼓里,以至于爱玛死后他还不敢接受真相,最后活活被真被折磨致死。爱玛是夏尔的深渊,各种诱惑是爱玛的深渊。只是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他们。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第(3)篇
虽被称为名著,以我看来,本书不见得有多优秀。与相同题材的《安娜与卡列尼娜》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全书难见高潮与精彩部分。本来有几个矛盾比较激烈的地方,应该出现剧烈冲突与碰撞,但可能是囿于驾驭能力不足,不仅没有体现戏剧性的激烈冲突,反而有点点到为止的感觉。
从题材来看,当应大量采用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大量采用对话形式。但书中这部分好像被忽略了,尤其是对话比较少,更缺乏精彩之处,简直乏善可陈。
书中对于场景切换比较生硬。有时在同一章节正叙述某件事时,还没有交代完整,就没来由地切换到另一件事上。前没有伏笔启下,后没有文字承上,就像小孩蛮不讲理闹脾气似的想要怎样便怎样。
全书单线索发展,缺少变化,没有体现规模之宏大和体例结构之丰满。
这是我的一点感觉。我建议本书可以不看,如对这类体裁的小说感兴趣,我首推《安娜与卡列尼娜》,其次《红与黑》。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