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3)篇

(2019-07-29 00:07:27) 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代表作品,也是凸显其写作风格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因一心迷恋绘画而抛妻弃业。最初他前往巴黎找寻创作灵感,后又辗转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生活,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但就在他画完传世名作之时,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尾声。作者通过刻画一个离经叛道的天才形象,引发后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艺术本源与社会生活的思考。本书还因为取材自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的人生经历而备受世人关注。

月亮与六便士在线阅读地址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1)篇

最近拜读了大文豪毛姆的经典之作#月亮与六便士# 。作品的主题很显然,是该选择理想中的月亮还是尘土中平凡生活。每人心中都有他的归属,暂且不论这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触动我心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抉择,诚然向往美是每一个人的本能,看到斯特里那样的绘画天才,会心动,很正常。然而喜欢就要拥有吗?斯特里本人也认为爱情压根不是他追求的东西,世界上没有比艺术更重要的事情。凡夫俗子能驾驭得了那种天才吗?愚蠢如布兰琪,如同魔怔一般抛弃同甘共苦的丈夫,与斯特里私奔,最终服毒自杀,好一出可叹可泣的悲剧!这就是没有自知之明,盲目选择“月亮”的下场。我倒更欣赏她丈夫对斯特里的态度,不是拥有,而是最大程度帮助他、保留他的天赋,让人感动,这才是对美的珍惜,他才是热爱艺术的人!我很欣赏这样一个充满哲理与辩证的角色,他很普通,却让人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2)篇


如果追求情节,就不要看这书了。缩写下来估计千把字就能讲完。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对心理活动的描写纤毫毕现,对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引人入胜。书中的一段话概括了身为“社会人”的无奈,但是,又有几个人敢挑战世俗呢?


There was just that shadowiness about them which you find in people whose lives are part of the social organism, so that they exist in it and by it only. They are like cells in the body, essential, but, so long as they remain healthy, engulfed in the momentous whole.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仅仅只能看到有些人投下的虚影。你会觉得这些人的一生只不过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他们在这个有机体里存在,也只能依存于它而存在。他们就像是身体里的细胞,虽然自身也是整体重要的组成之一,但是只要他们还健康地存活着,就只能被吞没在庞大的整体中,毫不起眼。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3)篇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通过查尔斯,我一直在想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理想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算是成功的?查尔斯让我看到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追求于美的心无旁骛,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怎样都无所谓。通过查尔斯,我了解到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不一样的,生活并没有标准答案,成功的定义也没有标准答案,追求荣华富贵、事业有成、声名远扬是成功,那么追求内心的平静祥和,内心的美丽世界亦是种成功。即使生前穷困潦倒,可是达到了内心所追求的平静和美,也可以是非常成功的。不得不说我非常佩服主人公超然物外的心态,我是断没有可能不依赖于物质,不追求肉体的舒适的。《皮囊》中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查尔斯无疑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