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8-03 00:21:22) 读书笔记 -
作者:三毛
她以一支笔坚持看守个人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从遥远的撒哈拉到敦煌戈壁,她不随波逐流,也不诠释人生,只做生活的见证者;她是我们心中浪漫、洒脱、真性情的永远的三毛,永恒的传奇。她以“三毛”的笔名,写下脍炙人口的散文,造就了流浪文学的经典之作,畅销三十余年热度不减,并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撒哈拉之梦。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这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又如何能在回忆里抹去他们。《撒哈拉的故事》记录三毛与荷西苦中作乐的婚姻生活、撒哈拉威人的异域文化,以及沙漠地带的动荡局势……十几篇质朴的散文,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倾倒了全世界的华文读者。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偶然|大学的时候看过《亲爱的三毛》,从她回复读者的信中也得到不少启发,但对三毛的印象以及他和荷西的爱情还是挺模糊的。最近刚好得空打开微信读书就看到这本书,点进去看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心就被书里的故事牵着走。在看的过程,几乎每一页里面的想法我都会点开去看,看看其他同时在读的书友的想法,从中又了解到很多知识,因为我对书里提及的时间、政治和历史其实挺陌生的...可能很久以后,再想起这本书,内容我会忘记了,但读时内心的感受不会忘却。
三毛|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被称为“奇女子”了。她用文字带我们走进撒哈拉沙漠,在看书之前我对撒哈拉的印象就是“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相关的习俗、人文等,并为“你伤害了我的骄傲”人物咂舌和气愤,为一群愚昧无知的人感到愤怒和痛心,有很多事情她也无能为力,可是三毛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既然无法避免伤痛,就把伤害降到最低...三毛是一个至真至纯的人 尊重生命 热爱沙漠 热爱人民
情|“我常对朋友们说,我的父母这世上找不出另外一对,这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来信不必长,只要有爹爹、姆妈笔迹,或爹爹写个信封,我认得出家中每一个人的英文字笔迹,看见就放心了,不必写长信来。”三毛父母的无私和开明给了她力量前进,去流浪去成为最真实的自己,而三毛虽身在远方心自由,对父母的牵挂和感恩也洋溢在字里行间。我内心也时常蠢蠢欲动,但是我做不到那么洒脱,不过我在努力,努力可以时不时来一次短期旅行,自己也行,和家人一起也好;努力挑战超越现在的自己,我深知我对自己束缚得太多太多...
三毛和荷西的相处每天都很精彩 他们也要面对柴米油盐 也有手头很紧的时候 也从没车一族慢慢到有车 所以两人的相处 经济基础要有 但不是最最重要的 不应该成为夫妻日常矛盾的原因 荷西对三毛的包容、宠爱 和支持,三毛对荷西的了解、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把当下过得很有意思 且不说他们三观合 心态好 心有对方 站在女性的角度 一个像男人的男人 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爱屋及乌 还愿意为对方撑起一片天 陪着对方一起去浪去闯去拥抱多彩的生活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死心塌地?我愿意等,哈哈哈哈哈哈哈要不我去把头发剪掉,下一次长发及腰时,你脚踏七彩祥云来接我?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三毛曾说过:“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撒哈拉!”
荷西也曾说过:“每想拥抱你一次,天空飘落一片雪,自此雪花拥抱撒哈拉!”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真的很好。自由独立的三毛,追随比自己小几岁的荷西,前往撒哈拉过活的故事。
通过本书描述和与寄给家人信件的描述对比来看,给读者看的书本确实有美化,无论是对撒哈拉的喜爱还是对撒哈拉威人的往来交际。
但是抛开美化的部分来说,即使不能当做三毛的平生日记来读,阅读这撒哈拉的故事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真没分清楚到底是应为她喜欢撒哈拉,想去撒哈拉,荷西才找的撒哈拉的工作,她追随他而去。
还是实际因为荷西原本工作落实在了撒哈拉,她追随他而去,而说喜欢撒哈拉。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走到了一起,创造了令后人羡慕不已的爱情故事。
他们都是相当有个性的人,据书里描述没有吵过架,互相包容,互相信任,过得很和谐。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来是繁琐没什么乐趣的。但是面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在一起人,趣味很重要,他们总是苦中作乐,乐观地面对生活。
在她们生活的环境中,她嫣然一个“救世主”的存在,与邻居们相处很融洽,慷慨送物,接生治牙,无所不能。
生活在这里的故事,接触到这里的各人的故事,读起来很有趣,人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世界的枯竭,可怕的是世俗的糟踏与淹没。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两个人的生活,没有世俗羁绊,放得开思绪,进入的境界很高。
艰苦的岁月,欢声笑语的生活,我们都要精彩地活。
一本好书。
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第一次听说“三毛”这个名字是在高二的时候,“三毛”如果是第一次听说肯定会认为他(她)是个男生吧,所以对这个名字印象特别深刻,知道后面接触了她的书便从此“爱上了”她。记得那时候班上有位女生特别喜欢看三毛的书,我们学校外面有一家书店拿身份证就可以去办免费借书卡,每次她都会借好几本,然后别的同学都找她借书,那时候班主任抓的特别严格,不让看课外书,抓到看什么书首先是没收,然后把该书内容手抄一遍,我也是吓到不敢看课外书,又听说三毛的书都是爱情小说,特别害羞,更是不敢看了,有的也只是看一下《故事会》、《青年文摘》啥的。很小的时候我就渴望做一个“浪迹天涯”的潇洒女子,尽管这个念头有点异想天开,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从未削减,正因为如此,《撒哈拉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沙漠在我的概念里是荒凉的,同时又具有一番壮丽豪情,能在沙漠上自由驰骋,还让我神往,但是联系现实,实在没有那么潇洒,在沙漠里生活的苦不是常人能想到的,那个什么都缺的地方活下去都不是那么容易,除了身体上要经受那种艰难,心里也要承受寂寞的煎熬。谁能体会到当你突然转换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三毛用自己的心去适应关怀这片大沙漠,这个隐忍女子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难的坚定折服了我,自古以来女性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拘禁的人生和思想,想去做的想要得到的都难以实现。三毛完全是最自由的女性的化身,她不拘一切不受约束敢爱敢恨,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星,照亮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人生。三毛既有普通女性没有的前卫思想和见解,又具备良家妇女的那种贤惠知性。她很聪明,见多识广,相信每个与她相识过的人都会惊叹世间尽还有这般奇女子,我崇敬三毛,她的文字带给我的力量是巨大的。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