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身体知道答案读书笔记(3)篇

(2019-08-03 06:00:48) 读书笔记

身体知道答案

作者:武志红

《巨婴国》作者武志红教你感受身体,聆听心灵的答案,让你不再披着爱的外衣去伤害自己。内心常常会自欺,但身体永远是诚实的。 读懂内心,从读懂身体开始。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分析了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指出了我们的心是如何构建了自己的世界的。我们身体的很多反应,其实都是有着深层的心理原因的,因而作者提倡回归身体,将身体与心灵链接起来,“成为真实的你自己”,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身体知道答案在线阅读地址

身体知道答案读书笔记 第(1)篇


 《身体知道答案》简评

——『心理咨询中也许最重要的概念是共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O_o主人有话说,有话好好说……

提笔忘字,该从何说起嘞!

套路为王。本书无外乎讲到身体,身体知道个屁答案?未免过于形象了吧!身体的核心是内心,外归身体,内归于心。与其说回归身体,向身体要答案,不如内求己心。

仍执着于形体的表现,难免要反抗其欺骗性。所以,我说,身体知道答案,莫不不如《归心大法》来的实惠。

有点开民主生活会的味儿,不过只进行了一项议程,开展批评,没有自我批评!

语录:批判产生进步,愚信催生落后。

下面全是婆婆妈妈的知识点

Ⅰ回归你的身体感觉

真实的感受你自己,你能做到吗?至少我现在不能。为什么?因为我不是我了,我不是那个还在吃奶的婴儿了。我从四条腿走路到两条腿走路,我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教化,现在的我,已然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纯粹的我。也是因为,住在我心里的人,不在是我本身,还有我走过的路,遇见的人,他们的影响全住在我的一个叫做心房里。

每天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人不鬼我说胡话。我,很难想象,几十年的时间把我变成了这样。

一直有一个座右铭——不为圣贤,变为禽兽。但直到现在我发现,两者皆可抛,因为想要做到,太难啦!一个常人,能改变的东西太少了,就连自己都糊里糊涂的,何况这个大环境呢?

安慰自己吧!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于是慢慢滴也开始了和其他人一样,得过且过。偶尔励志一下,内圣为王,打了鸡血一样,起早贪黑,恶补某一款游戏,为什么他们会玩,是不是我掉队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根本没有初衷,忘个屁啊,不曾有过,何谈忘记?

老生常谈的话,普遍被接受的是,人人都有多面性了,能做好阶段性的初衷,就已经不错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回归不是急事。

吸星大法,这是一种武功,想说的是,欲练此功,必先散功,也就是说要自费内力和忘记以前的招式,否则将因内息不调,最终导致走火入魔。

人在少时愁事少,白发须臾烦恼多。

遗忘是最好的办法,重新认识自己。

——『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七十岁时

Ⅱ破解你的思维游戏

我们有时会发现,咦,为什么我当时会那么说,为什么当时会那么做,似乎不由自主般。没错,就叫不由自主。

不由自主的根源是,你害怕改变,转而做了一个历史经验认为是对的事。如果你的记性绝对好,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不是巧合,的确有很多事情,出现的都很面熟,好像在哪见过。是的,这就是宇宙经验论。

你的意识没变,你的行为触发了自我保护机制,表现出了和以往类似的正确经验。

知识点来了,这就是,假如你穿越到了过去抑或未来……你还是那逼样,别无二致。少他妈的幻想未来,给自己找借口了,醒醒吧我的歌。

你不换“心肠”,你永远都会活在你的过时的经验论里。所以,注意了,学习是要与时俱进的,一劳永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立足。

这是意识流学说。

意识对了,看问题的点,也很重要。佛心儿的人不少,吃肉的也不少。信佛可以吃肉,和尚不可以吃肉。这是错的,吃不吃肉跟佛与和尚都没关系,因为想吃了,就吃呗。这就是点。要懂舍得,不能牵强附会,你又不是联想工作者,想那么多,对你又有什么好?

所以,万事万物都有联系,万事万物又都没有必然联系,这是知识点,送分的。

刷新你的三观,而不是颠覆,颠覆了,你就重生了,这样的机会很少。定时不定时刷新一下,我觉得,宝贝,你就走在,和我一样要成功的路上了。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办了“森田疗法”,其精髓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个疗法的重点是“为所当为”,其意思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思维,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t——『认识你自己,觉察你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要迷失于自己的外部世界中』

——『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我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

t——『心的本质是攀缘。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可以这样对你』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用的事,而不喜欢做无效的事,如果你的属下发现,他们可以不尊重你,那他们就会越来越不尊重你』

——『因为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Ⅲ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

深入的话,在我看来就不必了,吹牛逼嘛,何必吹的那么大,别人都不信了,说出来您自己可能都难以置信。深入什么井,完全没必要。

简明扼要地说说。

如何让你更明白,更自在,这么一来,老百姓都想试试了,那么我告诉你。

你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但你不是如花,你有王祖贤的长腿,巩俐的大胸,赵雅芝的不老容颜,还有阿娇的……,冠希拍照的粉嫩。

但是,事与愿违,那一天在苞米地里的不是冠希哥,是他妈的赵四儿,同时他也没拍照,不过违背了你的意愿,对,这叫强奸。赵四儿强奸了你,你怎么做?我告诉你怎么摆脱压在你身上,却和你没有感情的人。

你不要喊,深情相拥,神情自若,淡淡地告诉他,你有艾滋病。再告诉他,要戴套。他真戴套了呢?那戴套时,你不跑,你是傻子,你也是真没得艾滋病。

也不排除恶心的人,他也有艾滋病,你可就惨了,现在也没有好办法对待这种恶徒了,就像小日本对待慰安妇啊!

绝大多数的情况,还是管用的,有机会可以试试!不过长成这样的人,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知识点是什么?进、退都不是最佳选择,本体的最合理的答案是,躺着不动,骑驴找马嘛,又是一个知识点,骡子怎么来的啊?就是骑驴找马的人越来越多了嘛!

——『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

——『“不是用拿掉‘坏我’,不是用‘好我’消灭‘坏我’,不是消灭与挣扎,而是接纳和转化”』

——『这些事情只是透过我而实现,而不是由我而实现』

Ⅳ 让你的身心重归流动

身心流动,乃是求得一个平衡,太过和不及都不好,要慢悠悠的。

活的小心点,而不胆怯;

活的大气点,而不高傲;

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

——『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罗杰斯』

——『化解这个矛盾的一个原则是我常提到的“温和而坚定”。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不含敌意的坚决-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

书于登峰家园。

身体知道答案读书笔记 第(2)篇

继《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这本《身体知道答案》是看武志红老师的第三本书了。相信看心理学的书友们多少有这样的顾虑,心理学到底科不科学?n心理学,从最初粗略的概念到现在不同方向的心理研究学科,积累了很多个案的数据。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心理学是不是科学一直都还是存在争议的,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较难划为科学范畴,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又更贴近科学。【二元与多元】毋庸置疑的是,心理治疗解决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被普遍证明有效的。所以很多还不能准确评判的东西,依旧有它存在的意义。就像中医,很多西方医学的拥趸会觉得不科学,但是几千年的发展也积累了无数个案。我本人就经历过一次严重的中暑,又很倒霉地患了感冒。本来我的体质,感冒睡一觉就好,但是那次感冒吃了药却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依旧不见好转。去医院看,医生就觉得是感冒。后来我妈妈觉得不对劲,让我爸带我去村里一个懂治痧的老人家那里。老人家给我捏了几处地方,判断出我的病情,然后用笔芯那么粗的银针开始戳我身体一些部位。被戳的地方均流出黑血,后来再配合一些草药,我很快康复,感冒也不治而愈。说这段话其实是想表明,受西方二元论影响,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喜欢用对错好坏大小美丑等等二元的理论来评估。这点上我更加赞同《道德经》中的解释,世间万物并不是只有柔弱和刚强,既然有了柔弱和刚强,则证明有了比较,那么柔软的极限是什么呢?刚强的极限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想,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中间地带,既柔软又刚强,两极无限延伸。看待心理学也应该如此,用变化去看待变化,用多元的角度去理解。【身心灵】本书的核心是身心灵,身体与灵的链接。说得通俗点,身就是身体的感知觉察,心是自己从小到大形成的思维逻辑与意识,灵则是内心最真实的诉求。心与灵到底有什么不同?打个比方,小明内心很抗拒上学,但是他的思维意识告诉他,他必须去上学,不然功课跟不上,老师和父母都会不高兴。这里就有两个声音,能不能用感性和理性来理解呢?一定程度上可以,但是不妥帖。因为随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与思维的训练,我们越来越依赖和信任我们的思维逻辑。对于内在一闪而过的一些感受,变得不是很敏感,表现为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痛苦什么。心理学的作用不是教人怎么去做,而是让人知道如何去感受,去明白原因是什么。人们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担心什么的,也更加不能理解当下的一些烦恼与痛苦背后深层的意义是什么?n【外部评价机制】你要这么做,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没用。我为你这样,你就该那样,不然我就怎样。我为你如此,你怎么能这样,你是个坏人。这样的句式我们很常见,这也是很典型的心理投射。正是无数这样的投射形成了我们外部评价机制,我们不敢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事,总是担心这样做了,会被批评,会有不好的评价。我们总是按照大家都觉得好的模式去做一些事,即使内心非常不喜欢,依旧在勉强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在身体的不适和一些痛苦的意外上,这也是灵与心无法融汇从而借助身体的一种表达。【借助身体】武老师提出的观点是借助身体去感知答案。当你的注意力去试着跟身体链接,通过身体去感受,能够找到内心真正的诉求。婴幼儿总是特别敏感,能够感知很多东西,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随着成长,这种感知在很多人身上逐渐钝化,甚至一些人变成“绝缘体”,很难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性情冷漠。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被灌输的知识,逻辑,思维,越来越重视,对于身体感知和内心诉求的链接越来越弱。我们在感受身体寻求内心答案的时候,应该放下外部评价机制,应该放下思维分析,就像个婴儿一样去感受。很多烦恼,也正是因为过于依赖逻辑思维来压抑内心而产生的。脑袋里的声音太多了,反倒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书中讲到NLP和吉利根的很多分析都非常精彩,至少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不是严谨的科学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我更在意它是否能够解释清楚一些本来难以解释的事情。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东西的时候,更是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去包容地理解。一把锤子,不能因为不能拧螺丝而放弃它,物有所用,各尽其用。

身体知道答案读书笔记 第(3)篇


新年读完的第十一本书。看到书名选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武志红老师的书,最后一章不错,所以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今年读书,感觉脑海中很多固有的观念在不断地被打破。先是一万小时定律,再是8小时睡眠定律,到现在的吸引力法则……不管怎么说,都很不可思议。

全书讲了身心灵对话的重要性,一切疾病的根源就是思维与身体隔离,没有倾听身体的声音,因为只有身体知道答案。但一开始读感觉不是很好,讲了秘密的吸引力法则,不同的是不单单是好的能吸引过来,还有不好的,也会因为潜意识想,而以发生,感觉满满的负能量。除此之外,全书讲得最多的就是心理治疗,包括作者经历经验,以及一些培训学习感悟,传递了一种“每个人都是有能量”的观念,让“气场”存在不再子虚乌有。

当我们不断向外探索,开拓眼界,锻炼思维的同时,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向内窥探内心,聆听身体发出的声音,毕竟,我们太忙了,以致很少有人了解自己所思所想,成了“绝缘”的人。而在我们家,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太多的想法像纸条一样塞进我们的脑袋,包括很多我们想尝试却又被禁止的事情,所以心中所想与脑海中强制禁止,使我们压抑了本性,于自己内外越离越远。所以,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赞成的,那就是去尝试接受,坦白面对现实,这看起来会比较懦弱,但如果故作强硬,只能伤人伤己。其实,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心就笑,伤心就哭,纯真无邪,但慢慢长大了,会发现,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少了,所以,各种情感问题油然而生。

我们常常提到的身心健康,看做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往往,我们把身体健康看做体检各项指标没异常,而忽略了身体的感觉,这本书,开启了另一扇窗,让我们看自己,真实的自己。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