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2019-08-05 00:24:30) 读书笔记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作者:王朔

王朔的中短篇小说集,是王朔描写爱情的作品。王朔笔下的爱情,尤其是在早期作品中,大都纯洁真挚。其中《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是王朔被阅读最多的作品。王朔,当代中国文坛绕不过去的存在与永在;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在线阅读地址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八十年代末到整个九十年代,提起王朔,那可是个火的一塌糊涂的人物,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至今娱乐喜剧都未脱离王朔的影响。《顽主》、《过把瘾就死》、《渴望》、《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阳光灿烂的日子》、《非诚勿扰2》等等令人津津乐道,甚至捧红了冯小刚、葛优、梁天、谢园、傅彪、姜文、王志文、吕丽萍、 江珊、刘蓓、赵宝钢等一众大咖。

本书包含了王朔早期的四篇经典爱情小说,其中三部《永失我爱》、《无人喝彩》、《过把瘾就死》被串起来拍成了家喻户晓的由王志文、江珊主演的连续剧《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应该算是他的代表作。

王朔是痞子文学的代表人物,所谓痞子文学描写的都是底层人们典型的生活状态和感情矛盾,似乎比纯文学作品低一个层次。我对王朔的作品是有一种很独特的感受,他以王氏幽默,依靠北京方言一路调侃下去,不正经的外衣下面,全是辛辣的讽刺。老北京话的俏皮、爽快夹杂着大量的粗语,读起来生动而狂野,也许是在北京成长的原因,他塑造的人物痞气十足的背后总透着那么一种真实,这些人物似曾相识。

想当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是那么的深受广大女同胞喜爱,也许早已过了“爱你没商量”、“玩的就是心跳”的年纪、少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那种少女式的天真和幻想,今天再读此书,觉得有些老套和索然无味。似乎在那个年代,坏男人对好姑娘总有一种致命的诱惑,他们放荡不羁、游戏人生,但身边永远有纯情少女为之心动,这是一个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王朔的笔触非常直白,笔下的男主都是一个模样,不藏着噎着,全摆在明面任人评论,我就是我,你们爱谁谁。其实伤害自己所爱的人,自己是得不到快乐的,换来的只有痛苦和自责。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我”,十足的流氓,睡了无数女人,还招惹纯洁的女大学生吴迪。痞子都是无一例外的我行我素,毫无顾忌,但他没有想到,自己终将得到报应,正如后来吴迪为报复我而走上邪路,直至为我殉情自杀,而我最终也没逃出被逮捕并被判刑的下场。《过把瘾就死》中“我”用自残逼走了老婆杜梅,到最后才发现“我还那么爱她,这一发现令我心碎”。

痞子生来就是孤独的,痞子宁愿生活在痛苦中,也不敢享受幸福。其实不然,痞子表面上越不在乎的其实就是最在意的。

《永失我爱》中的我在结婚前夕得了一种罕见的肌无力疾病。为了我深爱的女人石静不用背负道德压力,我编造了背叛的谎言,将未婚妻拱手相让,故事的结尾,石静来到了我的床边,我的身体已然不能动了,只有眼泪滴落在石静的手上,令人为之动容。《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中的“我”,明明对纯情大学生吴迪动心了,偏要让吴迪看见他和别人鬼混后生不如死。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再读此书,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每个人都有难以割舍的青春记忆,那时,我们纯真、无邪,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渴望,初遇喜欢的人,极力的故作成熟,内心却不知所措,书中这段凄凉的爱情中,似乎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当爱已成往事时,火焰一样的吴迪遇上海水一样张明,火焰炽热有光,海水冰凉咸涩,这好似人性的两面。

时光荏苒,王朔已成了年过六十的朔爷了,经历了97年“清理精神污染”中作品被毙,王朔停笔游走美国。痞子文学这个标签深深刺痛了他,一直关注朔爷的人知道,朔爷近年大彻大悟,《致女儿书》、《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中谈亲情、谈人生,早已摒弃了戏虐、调侃之风。正如他在《致女儿书》中所说“往前看,指日可待;往回看,风驰电掣。这是我对岁月的感受。”这就是那个90年代以飞扬跋扈的文字横行文坛的痞子作家,不管你喜不喜欢,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的真实、局气、真性情不容质疑。                            

很久没读王朔的书了,最后摘几则经典语录,现在回看王朔这些简单的字句,却是别有一番味道。

  •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流着流着就成浑汤了。

  • 知道光和光怎么打招呼吗?在最黑的地方见。

  •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 一些连街边小偷都不敢呵斥的人,却勇于高呼灭了小日本!一帮连活着的人民的痛苦都漠不关心的人,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

  • 草地上,开满鲜花,可牛群来到这里发现的只是饲料。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头一回接触王朔的作品,文风痞痞的,文字叙述京味儿十足,故事很接地气。他笔下的爱情是神秘的童话,婚姻是一门缘分的玄学。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可以说是一个轮回式的情爱故事。按部就班读书考试上大学的纯情的小女生吴迪被能说会道、坏坏的痞帅痞帅的男人张明吸引,一步步走上失去自我、不自爱践踏自己尊严、前途无望而自杀的道路。当张明知道吴迪在昔日他们用磁带录下的唱歌嬉乐声中割腕死去后,对于吴迪复杂的情感终于逐渐的转化为清晰沉重的内疚与爱。在一个景色怡人的海岛上,张明遇见另一个纯情的想脱离生活枯燥轨道去品尝刺激、感受爱情的胡亦,只是这时经过了吴迪的他,已经不是那个会用娴熟套路俘获女孩芳心的混混式男人了。他想好好的爱,在这个与吴迪相似的女孩身上补偿上那些令他压抑、没有在恰当时间里输送出去的爱。然而这时已经转化了角色,他想好好爱的时候,胡亦只想要一个能打破生活里循规蹈矩的沉闷气氛的爱情游戏,与当年的他如出一辙。同样的话语,曾对吴迪说时,是勾引的手段;对胡亦说时,是沉痛无奈的说教。相似的剧情,不同的角色,这时他站在一个无力的旁观者角度,望着自己心爱的女生走上糟蹋自己人生的道路,能做的只有帮她买一张回家的船票。爱情沦为游戏,承诺和情话信手拈来,从一个玩家过渡到另一个玩家,当返回现实层面,想从爱中寻求寄托和归属感时,却只剩下无尽的空虚寂寞和徒留的自责内疚。

《过把瘾就死》令我比较深刻的是男主人公对婚姻的思考。在可以结婚的年龄,认识一个印象不错,看似温柔坦率的女孩子,开始一段缠绵的爱情,说不上爱也说不上不爱,反正弃之一定可惜,抱着这样的感情就懵懵懂懂地和女孩杜梅步入了婚姻。婚姻和爱情,待在里面的是同样的人,可是产生的却是不同的感情氛围。在婚姻里,杜梅的敏感多疑和无知一点一点放大,我的自私与对她的不够爱也一点点放大,两者作用在一起,一点一点的把“我们”的爱情磨得面目全非直至撕破了围住“我们感情”的结婚证书。在无休止的争吵中,“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思考,何以至此,甜蜜的得到变成狰狞的失去。后知后觉才发现,“我”对婚姻的选择不过是一种理智权衡过的凑合,到了适婚龄,杜梅是“我”认识的女生里最好的,相处起来挺凑合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且她长的挺好看,于是便由爱情过渡到了婚姻。可是当“我”看清了“我”的选择时,“我们”的感情虽已变味,但关系却难以说断就断。“我”所向往的——想心所想,为心所为,不赔不赚,平安周到的生活。早已在“我”凑合步入婚姻的那一刻,丢失了机会和追逐它的勇气。对于“我”这样的男人来说,婚姻里的酒足饭饱,生活无忧、有人照顾和稳定的性关系已成一种眷恋。这种眷恋延伸出来的感情游离于爱情之外,但只要生活里泛出一丝波澜,却也足以将两个曾一起构成婚姻的人,再次捆绑在一起。于是引起“我”对杜梅的恻隐之心的波澜发生后,两个离了婚的人自然而然地开始再次发生熟悉的性关系。那些延伸出来的感情掺和在这次的性爱之中,使“我”觉得似乎有那么一刻爱上了她。当然,曾经艰难地、大吵大闹地、刀架脖子上闹出来的离婚,是不会这么轻易地就使“我”产生复婚的念头的。可是生活好像没有这么简单,过把瘾就结束是不可能的。故事的最后杜梅有了孩子,“我”和她仍是要拴在一起凑合过日子的。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再牢固深刻的情感也经不起折腾。杜梅对“我”的感情既炙热又小心,一次次的试探、反复的确认,进行带有反作用力的挖苦讽刺,让本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的男主不堪忍受。女主的性格我看出一点林黛玉的感觉。因身世坎坷而小心翼翼,却反倒外化为个性十足的使小性子,反复试探唯恐爱而不得,兼具女性化十足的柔和极具主见的刚。但男主终究不是贾宝玉,他不懂。看懂时一切也都晚了。结局出乎意料,十足的悲剧。喜欢王朔小说里的人物,敢爱敢恨,生活化有个性,缺点多不完美。有人说男主是个渣男,如何如何讨厌。先不说男主是不是(显然不是),艺术作品里最有魅力最耐看最吸引人的不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物吗?不说是渣男那么纯粹至少性格也是多层次的。想看高大全自然有《金光大道》。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