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稻草人手记 读书笔记(3)篇

(2019-08-05 06:03:24) 读书笔记

稻草人手记

作者:三毛

《稻草人手记》是三毛离开时局动荡的撒哈拉,定居加纳利群岛时的生活记录。回归于作为妻子、儿媳、女儿的日常。大胡子荷西、亲爱的婆婆大人、恼人的卖花女、小巨人达尼埃……每一日围绕身边的各色人物,帮她筑起了多彩的生活。她以妙笔捕捉各种生活趣味,每一件琐碎小事、每一个人、每一道午后的流光,都有情味,都活了起来,都是爱的注脚。语言朴实、简单,其中的情趣与无奈,朴实而谐趣,令人笑叹。是三毛离开撒哈拉之后文字的结集,可谓“后撒哈拉”时代爱的注脚。

稻草人手记在线阅读地址

稻草人手记 读书笔记 第(1)篇


2019年阅毕的第35本书,第14篇书评。

今年突然想二刷一遍三毛,真正爱上三毛是因为【撒哈拉的故事】。第一次读撒哈拉的故事已经是4年前了,三毛的书一直牢牢的吸引着我,让我想反复阅读,欲罢不能!这次打算按顺序刷一遍~

1-按照出版顺序你可以这么刷

1.《撒哈拉的故事》 1976年5月出版

2.《雨季不再来》 1976年7月出版

3.《稻草人手记》 1977年6月出版

4.《哭泣的骆驼》 1977年8月出版(微读没有)

5.《温柔的夜》 1979年2月出版

6.《娃娃看天下(一)》 1980年2月出版(译作)

7.《娃娃看天下(二)》 1980年2月出版 (译作)

8.《背影》 1981年8月出版

9.《梦里花落知多少》 1981年8月出版

10.《万水千山走遍》 1982年5月出版

11.《兰屿之歌》 1982年6月出版 (译作)

12.《送你一匹马》 1983年7月出版

13.《清泉故事》 1984年3月出版

14.《倾城》 1985年3月出版

15.《谈心》 1985年3月出版

16.《随想》 1985年3月出版 17.《刹那时光》 1986年1月出版(译作)

18.《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出版 (有声书)

19.《我的宝贝》 1987年7月出版

20.《流星雨》 1987年7月出版 (有声书)

21.《闹学记》 1988年7月出版

22.《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出版 (有声书)

23.《滚滚红尘》 1992年12月出版 (电影原著剧本)

24.《亲爱的三毛》 1991年5月出版

2-《雨季不再来》书评

如果按照我刷书的顺序,那么第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三毛婚后和荷西在一起的奇闻趣事。

其实出国的人很多,现在来讲去过撒哈拉沙漠的人也很多,可是居住下来的中国人非常少,居住下来嫁给西班牙的中国人更少,何况是在几十年前。当这些事情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妙趣横生,对三毛这个奇女子的感觉更有一种万里挑一的喜爱。

配合百度搜来的三毛的照片,年轻时候很美笑起来也很甜,中年时期也是很有自己的特点,坐姿从来都是一只腿斜挎在另一端,非常潇洒。还有一张照片,是三毛参加书法展会类似的活动,旁边是一位年迈的书法家,她右手拿烟,侧身欣赏着。真是我眼中的 三毛啊!所以喜欢三毛真的有道理的,她的趣事,她的性格,她的文字,都有种个人魅力和风格在里面。

那么第二本【雨季不再来】主要讲述的是她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包含了小学,到后来的辍学,到出国留学。这本书明显感觉文笔青涩很多,因为很多文章都是她上学那时候写的。但是还是有种三毛自己的特质在里面。

读者会为三毛当时小学受到的侮辱性待遇而悲戚,也因为一些事情,影响了三毛一生的走向。我是一个敏感的人,经常很容易共情,没办法感受不到别人的细微神态,所以真的特别能感受到三毛当时的感受。我想这是她一生难以忘却的一件事,也是一定程度上人格的分支转折点。从小三毛便看透了人性,饱受一些精神上的小挫折。

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这位数学老师,拿着蘸得饱饱墨汁的毛笔,叫我立正,站在她画在地下的粉笔圈里,笑吟吟恶毒无比地说:“你爱吃鸭蛋,老师给你两个大鸭蛋。”

在我的脸上,她用墨汁在我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因为墨汁太多了,它们流下来,顺着我紧紧抿住的嘴唇,渗到嘴巴里去。

根据三毛前面文章的描写我推测三毛是在台湾一所大学毕业以后又出了国上学,她在台湾上的那个大学没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后来我从文字推测先后在西班牙,德国,美国工作考了公务员。所以她写“高度文明发展的国家我已经腻了”

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是我游学生涯中所进的第一所大学。

读这一章特别佩服三毛的智慧和勇气,想起一年前我在英国读书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可能欧洲国家都是这样,高度文明,但两极分化特别特别严重。 当时我们在英国租的房间里,经常有人突然爆烈的敲门,问是谁也不说话,一副要把门敲开的架势,细思极恐,如果我经历三毛的这个事,想必没有这么有魄力和冷静。

我一直抖一直抖,抖到后来,才开始如同一个鬼也似的笑起来——听见那不属于人的一种笑声,我又抖、又抖、又抖……

生命太短促了,要怎么活才算够,我热爱这个世界,希望永远不要死去。———三毛。

说说第三本【稻草人手记】

这本主要讲的是,三毛和荷西搬离了撒哈拉沙漠之后的故事。从一些小事也可以看得出,荷西并不是之前描写的那么完美的丈夫,但荷西也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三毛的世界也没有那么完美,也处处充满了人性的考验,生活的繁琐,家务的累赘。

每读完一本,会有不同的感受。像是扩张思维版图,我沉浸在三毛的世界里久久无法自拔,跟着笔者忧喜而忧喜。

但这本有一些,无法产生共鸣,或者说三毛写的手法不如撒哈拉精彩,故而扣掉一星。

最有名的片段来自这本书。这句话出自这里《大胡子与我》在很多地方看过无数次了,但再看一遍还是感动,可能因为结合上下文吧,人在这个氛围里。

结婚以前大胡子问过我一句很奇怪的话:“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我说:“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也有例外的时候。”我叹了口气。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问。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问:“你吃得多吗?”

我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几句对话,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

她那个人,脑子里总是在跑野马,我不过是她生命里的一小部分而已。”

稻草人手记 读书笔记 第(2)篇


人间的寻找,其实是防止丢失。你我原是空的,人世一遭满身疲倦。若能觅得一片净土,便是幸福。

看三毛的书,眼观世界各种奇葩,不惊不惧。面对丑恶,也不愤世嫉俗。佩服她的处世。看三毛的书,心态会变得开阔。心中有爱的人,自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迷茫时看看三毛,寻一下生活的真谛。简简单单。快乐就好。据说,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关系融洽的人,幸福指数最高。容易感到幸福的,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坦然面对得失,生死之外皆是小事。

三毛是很相信命运的女人,第一个让我觉得相信上天自有安排的女人也如此有个性。喜欢她,一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羡慕她,可以一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虽然之前经历了苦难,内心受到创伤,依然勇敢的找寻,再来一次也无畏。欣赏三毛的勇敢果决。

不论艰难险阻,也有欢笑哭泣

每一块石头都会开花。

希望自己,挣扎,勇敢,向上。

稻草人手记 读书笔记 第(3)篇


印象中上一次看三毛的书还是撒哈拉的故事,沙漠里的爱情自由随性热烈洒脱,轰轰烈烈很凄美,仿佛是人生中的一大壮举。稻草人手记记录了搬离撒哈拉的岛屿生活,多的是生活里的琐碎,本以为他俩的爱情近乎完美,没想到三毛也花了小篇幅的笔墨述说了感情里的迷茫坎坷,但是啊,三毛视荷西为她的英雄,每一篇记述都离不了荷西,生活里既有无处不在的陪伴也有眼里发光的崇拜,她自由善良独立真实,他陪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相处有度,有敬,有爱,越发觉得三毛不仅可爱浪漫还多了一份人性里的性感,平凡也有趣。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