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憩园 读书笔记(3)篇

(2019-06-04 11:53:21) 读书笔记

憩园

作者:巴金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憩园在线阅读地址

憩园 读书笔记 第(1)篇

平实的语言,加上几许惋惜的诗意,使这个本来悲伤的故事充满了质朴的人情味儿。质朴的人情味儿更多的是来自杨老三的小儿子,那份对父亲的真情,天真而深厚。可惜他没有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了,也幸好他不知道。不然读者要跟着这个小孩落泪了。人情味儿也来自叙述者“我”与姚家夫妇的友谊,彼此深切的关怀,诚恳的交谈,以及临别约好一年后再见的期盼,仿佛这个“再见”的许诺实现的那天就是姚家新生的时候。可到了那个时候,姚家是已然衰败了,公馆再一次被转手卖掉,姚国栋彻底变成第二个杨老三呢还是真的就会迎来美好的相聚?巴金先生再一次没有告诉我们结局。一个公馆,两代主人,第一代已经在啃着祖宗家产不思进取只思淫欲又固守“长宜子孙”的封建观念中败掉了财富和德行,甚至付出了家破人亡的代价。第二代主人姚国栋人虽善良不似杨老三那样好嫖好赌,但同样的无所作为,依恋着祖产,疏忽对儿子的教育,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放纵呢。最后也是间接地导致了儿子的溺亡。两代主人家庭角色的相互对照,性格的平行对比,人品的彼此映衬,以及相似的故事,都很出彩,告诉我们这样的家庭不止一个,当然也不会只有这两个。如此,警示意义便出来了。但家庭悲剧还是稍有不同。就像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开头说的那句经典的话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之前读了巴老的《家》和《寒夜》,却更喜欢这本《憩园》,可能是因为它比较短,感觉语言没有多少累赘之处,好像巴老的写作状态更沉静自然了,既不像《家》透露出来的那么青春热烈,也不像《寒夜》给人的悲观无望感。《憩园》是含着温情的,就像姚太太和杨家小孩的存在给人以抚慰。书上说《憩园》借鉴了契科夫戏剧作品《樱桃园》的一些写法,刚好前几天看完了《樱桃园》,记下几个我认为的借鉴之处:n公馆对应樱桃园,公馆已经被转手卖了换了新主人,而樱桃园也被拍卖了,正要被改成别墅楼。公馆主人们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和樱桃园主人们不劳而获地享受上辈遗产如出一辙。在《憩》结尾“我”看见了大仙祠被拆毁留下成堆的瓦砾。而《樱》的结尾,传来的是不绝于耳的伐木声。大概都暗示着什么。精神与物质的不可兼得,趋新与怀旧的两难选择,情感与理智的永恒冲突。嗯好吧,人类的困惑真多,值得思考。

憩园 读书笔记 第(2)篇


早就听说过《憩园》这本书,在学生时代就有老师讲巴金先生的《憩园》《寒夜》值得多次阅读,而《寒夜》是读过的,其中交至的矛盾让人压抑,有喘不过来气的感受,但仍旧耐着性子读完,之后不太愿意读巴金的书,总觉得是刻意营造的那种氛围,让读者难受。如今系统提醒《憩园》上架,未曾去读,在早上闲来无事的时候试着去看了一些。开端总少不了读者对其的批评,因书的简介中有位不认识的文史学家对其大加褒扬,似乎凌驾于鲁迅、老舍、郁达夫、沈从文这四位作家之上,偏偏这四位作家是我最喜欢的。往往是看完这四位作家的作品就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去看别的作家。而看《憩园》前,我刚看完郁达夫的散文集子,又听了别人的吹捧,不由得会将《憩园》拉到较高的位置。前20章,批评之声较多,批评总是在说行文幼稚,对话简单,显得冗杂,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看法。在看到一半时有弃书的冲动,但仍坚持往后看了几章,就这样一口气将其读完。这本书前半部分写得的确一般,待认识杨老三的小儿讲完生平之后,便是一个转折,随之行文变得行云流水,一切是那么的自然有趣。黎先生是一个理性的人,站在大众的角度去提问,姚太太则是站在博爱的角度去讲,充满了烂漫的气息。而姚先生则是一个宽宏达观的角度去看,愿意为不平的事情去关心的。这本书值得多次看,只看了一遍,难以有什么好的见解,书确实是好书!

憩园 读书笔记 第(3)篇


作者以自己重归故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憩园这个大公馆杨、姚先后两个家庭的悲剧性命运。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衰败和子孙堕落的原因。

      这期间作者寄居好友姚国栋家,发现他的新婚妻子活得并不痛快,后儿由于外婆那边的教唆变得蛮恨霸道,自己高于一切的傲世态度,最后去外婆家玩耍时溺水,他的父亲甚至都没有找见他的尸首。这个家庭以后会面临着什么呢?大公馆的前一代主人,杨老三由于自己年轻时在外面养了一个女人,而被自己的妻子和大儿子赶出家门,其实这也全怪不得她们,它的妻子当了自己的首饰,就是包容太多,所以无法原谅。而唯一和他保持联系的就是他的小儿子,他偶尔到大公馆给父亲折一朵花表示安慰,但就是在杨老三大儿子不久就要结婚的时候,杨老三却在狱中长眠不醒,杨家小孩还一直惦记着他的父亲,难道离开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杨家小孩有一天会不会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又会是怎样的反应?一种压抑感扑面而来!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