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荡一百年(上)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2019-03-21 05:41:31) 读书笔记 -
作者:吴晓波
本书叙述了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跌荡一百年(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188几到1937的一百年,晚清的无用,慈禧的强势,皇帝的软弱,看不起工人,农民,穷人没饭吃,国家在倒退,出现了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以及好多好多的军阀,袁大头相当皇帝,没成功,出现了军阀的混乱,蒋光头的出现扭转了局面,蒋在位,国舅,连亲,把权利当玩物,大量印钞票,抵押,借钱,发行债券,欺负民企,工人,一下这个政策,一下那个政策,都是她们说的算,频频骗钱打仗,打的还是他妈的毛泽东,3次围缴都失败了,唉!去了几百万中国人,碰到了最大的敌人,毛爷爷!东北都被日本攻占了,还打自己人,蒋光头,坚持一意孤行,激起民愤,才出现了西安事变,经过调解才同意中共合作,可惜有点晚,打了8年,唉,受尽苦头,4.5亿人,打的只剩2亿多些,日本鬼子的残忍,的坏,可恨,南京杀我同胞35万人,炸掉我中国好多好多的房子,建筑物,举国团结,企业家有钱捐钱,没钱捐物,没物捐力,激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可惜装备太落后了,唉!临时抱佛脚早不知道生产装备,清朝太繁荣昌盛,好日子过多了,不去学习,进步,检讨,打到头上才知道了,才会出现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厉今耻辱,死伤惨重,受尽磨难。一部很好的作品,让人知道很多东西,知道历史,感悟很深,有时里面的文字,会让人感觉压抑,流泪,耻辱,咬牙切齿!毕竟是中国人,说的都是中国事啊!
跌荡一百年(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阅读,知道自身对于清末民国时代是有很多误解的,看相关电视剧的时候也会在想,那么战乱纷飞的年代,当时的人都是怎么生存的,按照我们现在的生活配置,那个年代的人根本不可能生存。对当时经济体系的运作好奇感是看这本《跌荡一百年》最重要的因素。吴晓波先生参考了许多重要的文献,从清末洋务运动到中华民国,抗日到解放战争,最后以十年文革结尾,从这些描述中了解了那些年代在经济上做出贡献的企业家和掠夺财富的商人,感概万千。再好的经营理念,面对强权都是那么的无力。从官商盛宣怀开始,国营便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至少,盛宣怀、徐观应等人做的还是实业,对改善经济环境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到了民国的宋子文、孔祥熙,做的只是通过金融手段与国家机器的手段巧取豪夺,实在可恨,也难怪民国会被群众弃之如敝履。社会主义的道路诸多波折,到改革开放才找到正路,之前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浪费了几代人的时间,可惜。顾准、陈云等当代经济学家的遭遇让人惋惜。最困难时期每次做饭只能用点滴吸一滴油的细节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让我们跟随者前辈的足迹,一起努力吧,打造自由、平等的新经济社会。
跌荡一百年(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作者说如果读者内心荡漾那是他的错。我想他错的太深了。本书越是往后,越让人内心难以平静。太深处竟然不禁起一身鸡皮疙瘩,然后泪目。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了从鸦片战争以来至全面抗日战争的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企业家以救国兴国为己任,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动荡不安的社会萌芽出生,却又垂死挣扎于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之下,为中国之富强倾尽心血。官与商的争利,争权,争地位,民间资本家一次次的被强权打压,又一次次为挽留羸弱的国家与强权合作,哪怕牺牲毕生经营之心血与财富也在所不惜。一代代企业家前赴后继,秉承强国救国之心,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社会,以尽微薄之力,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无限的民族大义中,必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作品,让我们在当今这个轻浮的时代,能够回头看看历史,追忆先辈的足迹,化为自身力量,鼓舞自身自强不息!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
- 随机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