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书笔记 / 正文

风起陇西读书笔记(3)篇

(2019-02-01 22:42:54) 读书笔记

风起陇西

作者:马伯庸

从汉中到整个雍凉大地,魏蜀两国之间的灼热战火绵延于秦岭两侧。金戈铁马,风起云涌,这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然而战争不仅有刀光剑影,亦不只是血肉搏杀。围绕着蜀汉新型弩机的诞生,一场无声的战争爆发于不为人知的角落。他们战斗在敌人腹心,活跃于危机四伏的暗面,或者蛰伏在己方内部,从事清道夫的工作。史书不会记录这些事件,也不会留下他们的名字,甚至同时代的人都不会觉察到这些人的存在,但他们确实在悄然推动着历史,并且不可或缺,因为这是涌动于时代阴影中的壮阔波澜,三国时代秘密情报战线上的生死角逐。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风起陇西在线阅读地址

风起陇西读书笔记 第(1)篇


书名的简洁大方、标新立异,情节的惊心动魄、环环相扣,叙述之洋洋洒洒、纵情写意,一口气读完,足见本书之功力。

       对于一个三国迷来说,如果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比做饕餮大餐的话,这本书就是精致的配菜。如果说史书历来对三国的描述注重于忠肝义胆、金戈铁马、豪气云天的正面的恢宏的场面,那么这本书则主要聚焦于幕后的、隐蔽的、抽象的历史想象场景。

       本书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政权之间在隐蔽战线上的斗争场景。借用了历史的背景,设定了精巧的故事情节,延展带出了当时的官制、地理、军事、外交、技术、人文、风物等等历史细节,这些都是在历史正料中找不到的,也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如此,又怎么不能激起阅读的兴趣?

       虽然书中的情节都是虚构的,都是人设的,可以说本书就是一本历史小说、谍战古本,但追寻历史的足迹,放开思绪的缰绳,在贴合历史大势的范围内,潇洒纵情的想象、猜测、构思、书写,为读者呈现出历史绚烂多彩的另一面,给予读者精神上的润泽与丰富,这也是著书立说的情怀与贡献。

       今天我们展开、品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又一次回到了“一时多少豪杰”的壮阔年代,也是怀着对历史的无限热爱,顺着作者的笔迹,感受历史另一面的温度。这种温度给予了我们全新的认知和丰富的体验,让心灵再一次感受到历史的脉动。

        往事越千年,俱往矣,苏子曰“一樽还酹江月”,情如是矣。

         为“鬼才”点赞!

风起陇西读书笔记 第(2)篇


《风起陇西》是马亲王将三国志和福赛斯相结合,融悬疑于历史,以谍战释史实的开山之作,很明显他为以后的历史小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深度挖掘现存史料的行间字外,从犄角旮旯里划拉出只言片语,以无极限的脑洞构思情节,补以能自圆其说的逻辑,呈现出来的必将是一部让人叹为观止的历史谍战小说。

在这一点无疑马亲王是最好的。

说完了好的,再来吐槽一下。《风起》读来总觉得怪怪的,和历来读的历史小说在文风方面差别甚异,给人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情节漏洞有之,今物古现有之,言词不适有之,故作姿态有之,自作聪明有之,强行解释有之,总之,在读的过程中,我在心里暗自骂了马亲王不下八百遍。

与引人入胜的情节相对应的是不堪入目的叙述,其中缘由除了亲王自陈东西结合般的恶搞和信马由缰似的文风外,我想肯定还有初掌笔墨的稚气未脱和年少气盛的肆意妄为。

如此想来这般的稚气文字,反倒比老成和克制更让人心头一振呐!有了好想法,虽然文风未成,仍能奋笔直书,开一代之先河。啧啧!好一个马伯庸,好一个《风起陇西》,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风起陇西读书笔记 第(3)篇

2019年读完的第一本书,读前两章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越看越着迷,情节丝丝入扣,跌宕起伏,时而紧张,时而兴奋,最终熬夜看完。虽然是在三国历史背景下的虚幻小说,但所有的推测合情合理。一、特务结构的对决n任何朝代,任何时代,表面风平浪静,却暗流涌动,上演着一场场看不见的战争。他们背井离乡,小心翼翼的潜伏在敌人内部,搜集并分析任何有用的情报,能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可能只有一种信念了。二、领导者的权谋n以前总以为皇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看完《万历十五年》才知道,皇帝也深受传统道德、礼法以及官僚体系的束缚,不断进行博弈和平衡。诸葛亮也一样,作为蜀汉的二号人物,实际上是控制着政权和军权,也会受到多方掣肘,绞尽脑汁去平衡国家内部派系的关系,平衡手下文臣武将的关系,以此实现国家内部的稳定。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