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探索关係到土地的可持续性流转和土地产出效益的提升。随着土地流转的发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的不断创新,桃江县已形成了石牛江镇、花桥村、株木潭村、专业大户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5种主要的流转模式。通过对流转模式进行优缺点和典型案例分析,探讨更适合当地的流转模式,同时流转模式的探讨对于促进湖南省土地流转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典型案例
- 类型:典型案例
成效
浙江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典型案例—义乌市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
为推动和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有序流转,义乌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各方面齐抓共管,2007年年底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1.2%。
机制
健全机构、搞好服务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农业、国土、林业、水务、财政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农业局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日常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政策谘询、部门协调、技术服务和考核督查等工作。搭建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相继建立市、镇(街道)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站)。主要职能是及时掌握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把握土地流转存量,帮助解决流转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统一指导流转协定签订等。
政策
政策扶持、积极引导
连续几年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意见。2005年市政府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考核奖励办法》,把土地流转工作列入年终对镇街目标责任制考核,且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土地流转工作奖励。2007年出台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範化管理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意见,规定从2008年起,市财政将连续三年每年拔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流转补助和奖励。对当年新增连片规模流转土地在50亩以上、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按实际流转面积一次性给予流出户每亩200元的资金补助,一次性给予所属镇(街)村每亩60元的奖励。
管理
统一文本、规範管理。
一是统一制定土地流转文书格式。2002年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託流转申请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契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契约》(样本)等,下发各镇(街)参照执行。二是规範土地流转价格。对期限较长的流转,在流转款的支付方式上要求採取分期交款方式,不提倡一次性交清流转费用的操作行为,以降低土地流转中的风险。实行土地流转最低指导价。其中。流转水田的最低指导价为300元/亩,荒山、荒坡、荒地最低指导价为200元/亩,并根据市场行情适当递增。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报送制度。2003年出台《土地流转信息报送制度》,通过各镇街土地流转工作联络员定期向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报送信息。整理后对外发布。
模式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流转。一是组建合作社进行股份化流转。如城西街道七一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入股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已经工商登记成立,入股土地面积500亩,折合股金250万元,其中农户439.2亩,村机动地60.8亩。入社农户440户,社员1098人。目前全市正在大力推广这种模式,鼓励承包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合作社,使投资主体与承包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二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化方式流转。如义亨镇阪田朱村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社,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把全村1500亩土地量化到农户,折合股份一人一股。土地分成三片经营,将450亩落实给每户用于种植蔬菜等(人均0.5亩),400亩用来解决本村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生计,实行小规模承租,余下650亩集中向社会招租,农户依照股份参与土地租金收益进行分红。委託流转土地和自己耕种土地分别进行集中连片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採用“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流转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