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促织必备工具就是蛐蛐罐和过笼。蛐蛐过笼就是蛐蛐休息的地方。
基本介绍
- 外文名:蛐蛐过笼
作用
蛐蛐过笼有三个作用
一是过笼能提供一个躲避场所,如有乾湿调节的话当然更好,避免了一部分开罐即蹦、见光则窜的情况
二是过笼可以防止蟋蟀撞罐,站在过笼上蟋蟀须可以触到罐子盖。控制乾湿度,过笼与罐底,人为的製造两个湿度,蟋蟀自由选择,蟋蟀容易服罐。
三是很多蟋蟀蝈蝈提雌后闻声起性,喜欢乱咬,过笼无疑提供一个损牙的好工具,另外中秋阶段虫多数开斗,多放过笼虫习惯有阴影躲避,相对来说不易停步,中后秋虫体渐老,虫骨变硬。过笼缝隙勾绊爪花,时常使爪花掉落。
製作方法
1.胶泥
製作优质的蛐蛐过笼就要寻找好的胶泥,胶泥有了,不能直接用,需要用水泡,把胶泥里的杂质过滤除,然后用水和泥。
2.用模具製作蛐蛐过笼
蛐蛐过笼一般都是用模具製作的,用模具过笼给定型。
3.阴乾
阴乾是製作过笼的关键步骤之一,阴乾几天,防止开裂。
4.烧制过笼
阴乾后就是过笼的烧制,从上面的开口把蛐蛐过笼放进去,然后盖上盖子烧制,炉子是用防火棉密封的,密闭性很好。另外,在烧的过程中,对温度、控制进风都有要求,而对火候的把握最为严格,温度要控制在900℃,一般黑陶需要经过10个小时的烧制。
5.修形
过笼烧制完,再用工具进行修形调整。一件完美的蛐蛐过笼就製作好了。
材质
1.瓷器

2.澄泥
3.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