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拔萝蔔

(2019-10-30 09:54:06) 百科综合
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拔萝蔔

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拔萝蔔

《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拔萝蔔》是2013年11月1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民间故事 朱莉·司马克。

基本介绍

  • 书名: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拔萝蔔
  • 作者:民间故事 朱莉·司马克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英语
  • ISBN:9787517600107
  • 外文名:The Great Big Turnip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页数:33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拔萝蔔》:农夫种了一块地,地里长出来一个大萝蔔。萝蔔大到什幺样?农夫拔呀拔不动,他的妻子来帮忙。俩人拔呀拔不动,他们的女儿来帮忙。仨人拔呀拔不动,小狗儿来帮忙。四个拔呀拔不动,小猫儿来帮忙。五个拔呀拔不动,最后谁来帮忙了?大萝蔔拔出来了吗? 这篇故事在俄罗斯的民间广为流传,着名作家阿·托尔斯泰曾经为孩子们写过这个故事。 本书的图画採用保罗·高更画风插画,这位后印象派代表大师以饱满线条和鲜明的平涂色彩着称,用他的风格来表现这个农家风格的故事再合适不过了。所有的画面都如同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奔放、热烈,充满了浓郁而质朴的生命活力。
读绘本学英语,赏名画学艺术
——最适合亚洲3~10岁儿童的双语绘本!
★ 韩国着名英语教育机构ⓔfuture针对亚洲儿童语言特点研发
★ 中央美术学院少儿艺术中心双语教材、中央美术学院推荐读物
★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金成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朱迪斯.博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文.赛迪等国际级专家力荐
★ 经典画派——精选世界着名画家和代表画派的画风创作图画,梵谷、高更、莫奈、伦勃朗、库尔贝、马蒂斯、毕沙罗……赏图,相遇美术史上的艺术大师们。
★ 经典童话——精选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安徒生、格林兄弟、伊索、佩罗……读文,相遇孩子不可不读的童年经典。
★ 双语读本——知名英语教育专家编写故事,英文如诗,优美、流畅、规範、押韵,让孩子在朗朗上口的韵律里轻鬆学英文。

作者简介

郑勤砚/主编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着名艺术家。毕业于首都师範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有《夏 加尔与》,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版《普通高中课程标準试验教科书美术》(书法、篆刻卷);独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传统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现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研究》。有书画作品先后刊载于《中国书道》、《艺术状态》、《未名艺术》、《十方艺术》、《国画艺术报》 等刊物。
(美)朱莉.司马克/改编
美国人,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已20余年。她游历世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们进行交流。在她看来,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拥有相同的兴趣和需要。朱莉向父母和老师们教授如何发展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欣赏图书。在大艺术家系列中,朱莉一直用幽默和悲悯交融的笔触展现每个故事,她强调儿童和角色的关联,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寓意。朱莉对故事的演绎,意在给年轻的心插上想像的翅膀。

图书目录

《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 拔萝蔔第1辑》无目录

序言

前言1:
川端康成曾经说过:“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覆陶冶的。”
非常有幸,我们邂逅了这样一套美的书。
这套书有“三种美”。第一是画儿的美。当我们翻开它们,那些西方美术史上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特立独行的风格迎面而来。以韩国首尔大学美术系的师生为主的创作者将这些着名画派及大师画风与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结合,创造了另一种经典。缤纷的色彩,自由的线条,丰富的构图和似曾相识的名画一角,无一不在传递美的精髓,同时也表达着创作者对大师的崇高致礼。在《小精灵和鞋匠》中可见梵谷的自画像,向日葵放在鞋匠家的一角,而梵谷《卧室》中歪扭的床都非常契合地结合故事展示在画面中。莫奈的《睡莲》、马奈的《吹笛少年》……这种形式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传承,让我们体会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理由,经典被重新借鉴和创造的永恒生命力。
第二是故事的美。故事均为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片叶子》《快乐王子》等故事不仅深受全世界的小朋友喜爱,更是涵义隽永,历久弥珍。它们伴随我们长大,是我们成长记忆的重要部分。
第三是语言的美。这套丛书的英译文是韩国最大的英语教育机构 邀请知名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故事重新编写的,当丛书引进至中国时,特别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的教师及有海外游学背景的学生共同翻译了这套丛书,译文更是追求“信、达、雅”,读来既朗朗上口又文意优美,充分体现出集体力量的聪明智慧。
药山禅师曾讲:“云在青天水在瓶”。青天上的云在飘动,瓶子里的水摆在桌上,一个那幺高远,一个那幺浅近。当我们感慨这邂逅的美时,手捧这样的书,如同抬头仰望灿烂星空,心中充满孩童真实、朴素的情感。这青天的云和瓶中的水充盈脑海,蕩涤人心,突然记起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而所有的相遇都是“我”与“你”的相遇。
我们,在此“相遇”。
郑勤砚
2013年7月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前言2:
传统的民间传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老故事”,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它们富有教育意义,通过有趣的情节,口口相传,用祖先的智慧和美德滋润了一代代幼小的心灵。
那些风靡整个欧洲的老故事,于1697年的《鹅妈妈的故事》和1812年的《格林童话》里再获新生。这两本童话集,既将口头流传的故事原汁原味地录于纸面,又增加了动人的文学性。这幺一来,原本面向成人的民间传说,就被改编成了适宜孩子们阅读的童话故事,正像我们今天读到的这样。“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系列所选取的故事,有不少都出自这两本经典童话集,还有一些是着名童话作家,如安徒生、王尔德等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来自《伊索寓言》。这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拥有世界各地的小读者。
在这套“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中,特别精选了各种现代艺术画派重新给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配图,包括库尔贝的现实主义,马蒂斯的野兽派,马奈的印象派,高更的后印象派,以及创作《吶喊》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表现主义等。风格各异的作品吸引着小读者的注意力,不但培养他们的艺术细胞和多元审美,还引导小读者熟悉并理解博物馆中各位艺术大师的作品。
我希望通过“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系列,小读者能够了解普世价值和传统道德,同时熟悉现代艺术,为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成熙
首尔大学美术系教授

名人推荐

当我们翻开它们,那些西方美术史上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特立独行的风格迎面而来。来自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艺术学院的教师们将这些着名画派及大师画风与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结合,创造了另一种经典。
——郑勤砚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系,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室负责人
将深藏在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孩子们日常阅读中,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理察.怀恩 美国纽约《美国艺术》主笔,美国着名批评家
看到这套书时,我在想,它一定会带给孩子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同时会影响他们的未来人生。
——巴兹.斯佩克特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我希望通过“大艺术家中英双语绘本”系列,小读者能够了解普世价值和传统道德,同时熟悉现代艺术,为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成熙 首尔大学美术系教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