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龙赋(王安石的赋作)

(2020-01-03 06:02:02) 百科综合

龙赋(王安石的赋作)

《龙赋》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短赋。本篇大约作于作者的青年时期。此赋所赋者为龙,是为言志而赋龙。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龙赋
  • 创作年代:北宋
  • 作品体裁:赋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处:《王安石集》

作品原文

龙赋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为仁无已,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
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词句注释

①为物:作为一种“动物”。
②能潜能见:即能隐能现。《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龙:‘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又,“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③能微能章:能大能小。微:细小。章:彰,大。《瑞应图》云:“黄龙者,四龙之长······神灵之精也。能巨细,能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艺文类聚》卷九八引)又,《管子》云:“龙被无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如蚕蠋;欲大,则涵天地。欲上,则凌云;欲沉,则伏泉。”(《太平御览》卷九二引)
④未始至乎丧己:谓能全身而退。
⑤知几:预先知晓事物的变化。《易·繫辞》:“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唐人吴筠《览古》:“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⑥龙终不可见:语本《淮南子·说林训》:“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之奉也。”
⑦与为类者:和龙灵性类似的人。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着《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