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

(2019-09-11 08:48:56) 百科综合
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

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

《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是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玉顺。

基本介绍

  • 书名:i时代信息化战略管理方法
  • 作者:范玉顺
  • ISBN:9787302392149
  • 定价:8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2-6

内容简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将人类带入信息套用的智慧型化阶段,即i时代,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深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具有战略价值的技术,对战略信息技术及其套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可显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使企业在信息技术和资源上的投资取得更大的效益。 本书分三篇论述了信息化管理战略的理论与框架、方法与系统、基础与核心技术,第一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运作模式、组织与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中的战略作用,介绍了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框架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第二篇介绍了企业信息化套用的主要系统,包括现代集成製造系统、工程设计与製造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第三篇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包括企业管理理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企业集成方法。 本书可作为企业管理、自动化、计算机、工业工程、製造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信息技术研究与企业信息化套用的科研人员、企业领导、信息化主管、信息化谘询规划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前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将人类带入信息套用的智慧型化阶段,即i时代,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无所不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它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与过去的数位化套用时代相比,i时代在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上都有着显着的不同, i时代是一个“通过利用无所不在的感知、超高速的信息传递、高效的知识共享、智慧型化的分析和决策,形成人—机—物三元一体化的信息物理融合空间,按用户需求快速提供大批量个性化服务” 的时代。在信息套用的智慧型化阶段,信息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持技术,其战略性作用已经获得广泛共识。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套用必将引起整个企业经营战略、运作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产品开发和製造过程的深刻变化,并最终形成以无所不在的感知、超高速的互联互通、海量数据的智慧型分析为特徵的智慧型化企业。
信息技术的战略价值表现在它不仅可用于提高企业的业务运作效率,还在整合组织和社会资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通过信息技术将组织、人员及其工作整合为一种网路化的组织形式,以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并与其他企业实现协同,促进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在企业信息化套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工作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和管理的融合问题。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组织、业务管理、设计生产流程和外部的政府、机构、供应商、客户等多个环节和多方面因素,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套用维护是一个非常複杂的过程。因此,对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非常重要,它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功率,降低信息化实施的风险,降低信息系统实施和维护成本。
在网路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需要将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财产来管理,应该将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联繫起来,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藉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基于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战略重要性和信息化管理的複杂性的认识,本书分三篇论述了信息化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框架、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技术,目的是希望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理论和战略框架入手,从战略的角度来论述企业信息化管理问题,通过企业业务战略与信息化战略的融合,逐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战略管理框架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在信息化战略管理框架和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指导下,基于企业信息化相关基础和核心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企业集成、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充分套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现代集成製造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系统、製造执行系统等)和方法,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实施、套用和维护。
第一篇介绍了信息化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框架,共分6章,内容包括: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内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管理模式、组织与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信息化管理的定义和内涵;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内容框架和战略管理框架,信息化管理的战略一致性模型和一致性匹配过程; 提出了一个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价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最后给出了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定义、内涵、内容和框架。
第二篇介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系统,共分4章,内容包括: 现代集成製造系统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系统构成和套用案例; 企业信息化套用系统;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业务流程管理的概念与框架,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方法和套用案例。
第三篇介绍了对企业信息化实施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与核心技术,共分5章,内容包括: 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基本原则; 物联网的产生背景、关键技术和套用情况; 云计算的概念和内容实践; 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套用情况和关键技术; 企业集成平台的概念、数据集成模式、集成平台实现方法和集成平台的成熟度模型;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定义、参考模型、组件化建模方法、实施方法与关键技术问题。
本书是在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编写而成。一方面是希望将作者多年来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供广大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研究与套用人员参考。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本书的编写,促进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实施方法、支撑环境的研究与套用,在信息化管理战略思想和系统论方法的指导下,以建立未来的全面集成的数位化企业为目标,实现企业远景规划、产品发展、管理变革、信息技术支撑的良好匹配和协调,以可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本书可以作为企业信息化实施管理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自动化、计算机、工业工程、製造工程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企业信息化的教材或参考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兄弟院校和企业界同行和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所在研究组的李想博士后为本书编写了第12章初稿,毕敬博士后为本书编写了第13章初稿,刘轶博士生为本书编写了第14章初稿,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其理论和方法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4年12月于清华园

目录

第一篇信息化管理战略的理论与框架
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1信息的定义与特徵
1.1.1信息的定义
1.1.2信息的基本特徵和认知模型
1.1.3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型的关联与区别
1.2信息的度量和价值
1.2.1信息的度量
1.2.2信息的价值
1.3信息套用的发展历程
1.3.1信息套用的前四个阶段
1.3.2信息套用的智慧型化阶段(i时代)
1.4信息技术的功能
1.4.1信息技术的本原功能
1.4.2信息技术的扩展功能
1.4.3信息技术的战略功能
1.4.4湿件的作用
1.5信息技术的企业套用发展历程
1.6DELL公司信息技术套用案例
1.6.1基于Internet的协同产品商务
1.6.2基于Internet的直线订购模式
1.7虚拟世界——“第二人生”
1.7.1“第二人生”概述
1.7.2初次登录“第二人生”的体验
1.7.3“第二人生”中的企业宣传
1.7.4“第二人生”中的土地问题
1.7.5“第二人生”中的就业
1.7.6关于“第二人生”的思考
第2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运作模式创新
2.1资讯时代的企业创新需求
2.2工业化环境下企业管理与生产组织模式
2.2.1工业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形成和特点
2.2.2工业化环境下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2.3敏捷製造战略
2.3.1敏捷製造的产生背景与组成结构
2.3.2企业敏捷性的含义及其评价指标
2.3.3企业敏捷性的实现方法
2.3.4USM汽车公司的敏捷製造策略
2.4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创新运作模式
2.5波音公司战略转型与运作模式创新案例
2.5.1波音公司的战略转型
2.5.2採用信息化方法简化管理
2.5.3波音787飞机研製生产中的信息化套用
2.6沃尔玛的信息化套用
2.6.1从战略角度重视信息化套用
2.6.2高效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2.7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信息技术套用实践
2.8众包模式及其套用
2.8.1众包的特点分析
2.8.2劳动力众包
2.8.3企业业务单元功能众包
2.8.4智力众包
2.8.5众包模式在我国的套用
第3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组织与流程创新
3.1无边界组织的概念
3.2GE公司的套用实践
3.2.1GE公司的无边界组织套用实践
3.2.2GE公司的信息化套用实践
3.3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
3.3.1业务流程再造的产生背景
3.3.2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3.4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与方法
3.4.1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3.4.2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框架
3.4.3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
3.5业务流程再造的套用实践
第4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产品创新
4.1产品创新的意义和内涵
4.2并行工程产生的背景和特点
4.2.1并行工程产生的背景
4.2.2并行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4.3并行工程的核心要素
4.3.1数位化产品定义
4.3.2集成化产品开发团队
4.3.3开发过程改进与重组
4.3.4协作工具与环境
4.4并行工程的实施方法
4.5并行工程套用实施案例
4.5.1波音公司的并行工程套用案例
4.5.2并行工程在我国企业的套用效果
4.6虚拟製造技术
4.6.1虚拟製造的定义和特点
4.6.2典型的虚拟製造技术
第5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服务创新
5.1服务的价值与特性
5.1.1服务的价值
5.1.2服务的定义及特性
5.2服务创新的内涵
5.3服务创新理论及创新要素
5.4服务创新套用案例
5.4.1陕鼓製造服务创新套用
5.4.2富士施乐的档案管理服务
5.5面向服务的企业
5.5.1面向服务企业的概念与定义
5.5.2面向服务企业的内涵
5.5.3业务组件建模方法
5.5.4荷兰银行面向服务的企业案例
5.6务联网的产生背景与关键技术问题
第6章信息化战略管理框架与整体解决方案
6.1企业信息化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6.1.1管理层面的困难
6.1.2技术层面的困难
6.1.3操作层面的困难
6.1.4企业信息化实施失败的管理原因分析
6.2信息化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6.3信息化战略管理框架
6.4战略一致性模型与管理框架
6.4.1战略一致性模型
6.4.2战略一致性匹配
6.4.3信息系统战略一致性管理框架
6.5信息化管理的成熟度模型
6.6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6.6.1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定义和内涵
6.6.2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
6.6.3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途径
6.7通用汽车公司的信息化套用案例
6.7.1通用汽车公司面临的困境
6.7.2有效的解决方案——DLN
6.7.3DLN的实施过程
6.7.4DLN推广套用
第二篇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与系统
第7章现代集成製造系统
7.1CIMS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7.1.1计算机集成製造的概念与定义
7.1.2现代集成製造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7.2CIMS的组成
7.3CIMS中的集成
7.4複杂系统求解框架
7.5CIMS套用案例
7.5.1企业基本情况和需求
7.5.2CIMS工程目标和系统组成
7.5.3实施效益
第8章企业信息化套用系统
8.1企业入口系统
8.1.1企业入口的概念
8.1.2企业入口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8.2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
8.2.1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8.2.2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
8.2.3计算机辅助製造系统
8.2.4计算机辅助工程
8.2.5产品数据管理
8.2.6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8.3製造自动化系统
8.3.1数控系统
8.3.2CNC系统
8.3.3DNC系统
8.3.4柔性製造系统
8.3.5製造执行系统
第9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9.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9.1.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9.1.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9.2MRP Ⅱ/ERP系统中的基本概念
9.3物料需求计画
9.4MRP Ⅱ系统
9.5企业资源计画
9.5.1企业资源计画的扩展特性
9.5.2企业资源计画系统的主要功能
9.6供应链与客户关係管理
9.6.1供应链管理
9.6.2客户关係管理
9.7商业智慧型系统
9.7.1商业智慧型概念
9.7.2商业智慧型系统方案
第10章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10.1业务流程管理的意义
10.2业务流程管理的基本概念
10.3业务流程管理框架
10.4业务流程建模与最佳化方法
10.4.1业务流程建模的基本概念
10.4.2业务流程建模方法
10.4.3业务流程分析与最佳化方法
10.5业务流程可视化管理与监控
10.5.1业务流程模型的可视化
10.5.2业务流程实例的可视化管理
10.5.3基于业务流程的绩效考核
10.6业务流程实施与自动化
10.6.1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与功能
10.6.2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实施方法
10.6.3实施案例
第三篇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技术
第11章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
11.1企业的基本组成
11.1.1企业的基本概念
11.1.2企业的基本特性
11.1.3企业类型
11.2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11.2.1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企业法人制度
11.2.2有限责任制度
11.2.3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
11.3管理的内涵与特性
11.3.1管理的概念
11.3.2管理科学的特性
11.3.3企业管理的目标
11.3.4企业管理的职能
11.4企业管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11.4.1早期的管理思想
11.4.2古典管理理论
11.4.3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
11.4.4现代管理理论
11.4.5未来管理变革的发展趋势
11.5企业组织
11.5.1组织的定义
11.5.2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11.5.3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1.5.4组织设计的步骤
11.6企业案例
11.6.1组织机构与信息流图
11.6.2部门功能和主要业务流程
11.6.3信息系统
第12章物联网
12.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发展过程
12.1.1物联网的概念
12.1.2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12.1.3物联网的特点
12.1.4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12.2RFID的起源与系统组成
12.2.1RFID的起源
12.2.2RFID标籤
12.2.3RFID读写器
12.2.4天线、频段与套用系统
12.3RFID的工作原理
12.4RFID中间件
12.5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2.5.1信息感知技术
12.5.2信息传输技术
12.5.3信息处理技术
12.5.4信息安全技术
12.6物联网的企业套用
12.6.1RFID在零售业的套用
12.6.2RFID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套用
12.6.3RFID在製造企业中的套用
12.6.4RFID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套用
12.7智慧型农业物联网
12.8智慧型交通物联网
12.9智慧型家居
第13章云计算
13.1云计算的概念和主要特徵
13.1.1云计算的概念
13.1.2云计算的主要特徵
13.2云计算的工作原理与关键技术
13.2.1云计算的工作原理
13.2.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13.3典型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13.4典型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13.5云计算的现状分析
13.6云计算的行业实践
13.6.1云计算在电信行业的套用
13.6.2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套用
13.6.3云计算在製造行业的套用
13.6.4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套用
第14章大数据
14.1大数据的产生背景与数据来源
14.1.1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14.1.2大数据的来源
14.2大数据定义与特徵
14.3大数据所带来的思维转变
14.4大数据与产业变革
14.5大数据典型行业套用
14.5.1医疗与健康领域套用
14.5.2媒体与广告行业套用
14.5.3教育和科研领域套用
14.5.4製造与设计领域套用
14.5.5金融行业套用
14.5.6零售行业套用
14.6大数据下企业管理的新方法
14.6.1新的价值创造过程
14.6.2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知识管理与决策支持
14.6.3建立企业数据共享平台和开放式企业环境
14.7大数据套用中的关键技术
14.7.1分散式架构技术
14.7.2数据挖掘技术
14.7.3新型企业数据存储技术
第15章企业集成技术
15.1企业集成平台
15.1.1企业集成平台概念
15.1.2集成平台的标準化
15.1.3企业集成平台实现技术发展趋势
15.2数据集成及其实现模式
15.3套用集成及其实现模式
15.4企业集成平台的实现模式
15.5企业集成运行的成熟度模型
15.6SOA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15.7SOA的参考模型与实施策略
15.7.1SOA的参考模型
15.7.2SOA的实施策略
15.8SOA的关键技术和相关标準
15.9面向服务的组件模型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