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网路软体

(2019-05-29 11:58:41) 百科综合
网路软体

网路软体

网路软体一般是指系统的网路作业系统、网路通信协定和套用级的提供网路服务功能的专用软体。

在计算机网路环境中,用于支持数据通信和各种网路活动的软体。连入计算机网路的系统,通常根据系统本身的特点、能力和服务对象,配置不同的网路套用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本机用户共享网中其他系统的资源,或是为了把本机系统的功能和资源提供给网中其他用户使用。为此,每个计算机网路都制订一套全网共同遵守的网路协定,并要求网中每个主机系统配置相应的协定软体,以确保网中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可靠、有效地相互通信和合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网路软体
  • 外文名:network software
  • 分类:通信
  • 套用:数据传输

网路作业系统

网路作业系统是用于管理网路软、硬资源,提供简单网路管理的系统软体。常见的网路作业系统有UNIX、Netware、Windows NT、Linux等。UNIX是一种强大的分时作业系统,以前在大型机和小型机上使用,已经向PC过渡。UNIX支持TCP/IP协定,安全性、可靠性强,缺点是操作使用複杂。常见的UNIX作业系统有SUN公司的Solaris、IBM公司的AIX、HP公司HP UNIX等。Netware是Novell公司开发的早期区域网路作业系统,使用IPX/SPX协定,至2011年最新版本Netware 5.0也支持TCP/IP协定,安全性、可靠性较强,其优点是具有NDS目录服务,缺点是操作使用较複杂。WinNT Server是微软公司为解决PC做伺服器而设计的,操作简单方便,缺点是安全性、可靠性较差,使用与中小型网路。Linux是一个免费的网路作业系统,原始码完全开发,是UNIX的一个分支,核心基本和UNIX一样,具有WinNT的界面,操作简单,缺点是应用程式较少。

网路通信协定

网路通信协定是网路中计算机交换信息时的约定,他规定了计算机在网路中互通信息的规则。网际网路採用的协定是TCP/IP,该协定也是至2011年套用最广泛的协定,其他常见的协定还有Novell公司的IPX/SPX等。
计算机网路大都按层次结构模型去组织计算机网路协定。IBM公司的系统网路体系结构SNA是由物理层、数据链路控制层、通信控制层、传输控制层、数据流控制层、表示服务层和最终用户层等7层所组成。影响最大、功能最全、发展前景最好的网路层次模型,是国际标準化组织(ISO)所建议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基本参考模型。它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套用层等7层组成。就其整体功能来说,可以把OSI网路体系模型划分为通信支撑平台和网路服务支撑平台两部分。通信支撑平台由OSI底4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和运输层)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高层提供与通信子网特性无关的、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通信功能,用于实现开放系统之间的互连与互通。网路服务支撑平台由OSI高3层(即会话层、表示层和套用层)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套用进程提供访问OSI环境的服务,用于实现开放系统之间的互操作。套用层又进一步分成公共套用服务元素和特定套用服务元素两个子层。前者提供与套用性质无关的通用服务,包括联繫控制服务元素、託付与恢复、可靠传送服务元素、远地操作服务元素等;后者提供满足特定套用要求的各种能力,包括报文处理系统、文卷传送、存取与操作、虚拟终端、作业传送与操作、远地资料库访问等。用以向网路用户和套用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其主要功能包括统一界面管理、分散式数据管理、分散式系统访问管理、套用集成以及一组特定的套用支持,如电子数据交换(EDI)、办公档案体系(ODA)等。

网路分类

计算机网路分为用户实体和资源实体两种基本形式。用户实体(如用户程式和终端等)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与用户相联繫,反映用户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服务请求,资源实体(如设备、文卷和软体系统等)与特定的资源相联繫,为用户实体访问相应的资源提供服务。网路中各类实体通常按照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彼此通信、相互合作,完成共同关心的任务。这些规则和约定称为计算机网路协定(简称网路协定),网路协定通常是由语义、语法和变换规则3部分组成。语义规定了通信双方彼此之间準备“讲什幺”,即确定协定元素的类型;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之间“如何讲”,即确定协定元素的格式;变换规则用以规定通信双方彼此之间的“应答关係”,即确定通信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通常可用状态变化图来描述。

软体分类

网路软体包括通信支撑平台软体、网路服务支撑平台软体、网路套用支撑平台软体、网路套用系统、网路管理系统以及用于特殊网路站点的软体等。从网路体系结构模型不难看出,通信软体和各层网路协定软体是这些网路软体的基础和主体。

通信软体

用以监督和控制通信工作的软体。它除了作为计算机网路软体的基础组成部分外,还可用作计算机与自带终端或附属计算机之间实现通信的软体。通信软体通常由线路缓冲区管理程式、线路控制程式以及报文管理程式组成。报文管理程式通常由接收、传送、收发记录、差错控制、开始和终了5个部分组成。

协定软体

网路软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网路所採用的协定层次模型(如ISO建议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组织而成。除物理层外,其余各层协定大都由软体实现。每层协定软体通常由一个或多个进程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应层协定所规定的功能,以及与上、下层的接口功能。

套用系统

根据网路的组建目的和业务的发展情况,研製、开发或购置套用系统。其任务是实现网路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各项业务,提供网路服务和资源共享。网路套用系统有通用和专用之分。通用网路套用系统适用于较广泛的领域和行业,如数据收集系统、数据转发系统和资料库查询系统等。专用网路套用系统只适用于特定的行业和领域,如银行核算、铁路控制、军事指挥等。一个真正实用的、具有较大效益的计算机网路,除了配置上述各种软体外,通常还应在网路协定软体与网路套用系统之间,建立一个完善的网路套用支撑平台,为网路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功能较强的计算机网路通常还设立一些负责全网运行工作的特殊主机系统(如网路管理中心、控制中心、信息中心、测量中心等)。对于这些特殊的主机系统,除了配置各种基本的网路软体外,还要根据它们所承担的网路管理工作编制有关的特殊网路软体。

安全问题

1)网路软体的漏洞及缺陷被利用,使网路遭到入侵和破坏;
2)网路软体安全功能不健全或被安装了“特洛伊木马”软体;
3)应加安全措施的软体可能为未给予标识和保护,要害的程式可能没有安全措施,使软体被非法使用、被破坏或产生错误的结果;
4)未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标识,使数据的存取未受到限制或控制,而被非法用户窃取或非法处理;
5)错误的进行路由选择,为一个用户与另一个用户之间的通信选择了不合适的路径;
6)拒绝服务,中断或妨碍通信,延误对时间要求较高的操作;
7)信息重播,即把信息收录下来準备过一段时间重播;
8)对软体更改的要求没有充分理解,导致软体缺陷;
9)没有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缺乏先进的安全工具和手段;
10)不妥当的标定或资料,导致所改的程式出现版本错误。如程式设计师没有保存程式变更的记录;没有做拷贝;未建立保存记录的业务。

发展趋向

在计算机网路软体方面受到重视的研究方向有:全网界面一致的网路作业系统,不同类型计算机网路的互连(包括远程网与远程网、远程网与区域网路、区域网路与区域网路),网路协定标準化及其实现,协定工程(协定形式描述、一致性测试、自动生成等),网路套用体系结构和网路套用支撑技术研究等。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