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工程》是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潇。
基本介绍
- 书名:软体工程
- 作者:卢潇
- ISBN:9787810824712
- 定价:29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01.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的软体工程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了国内外大量同类书刊的精华,精心设计和撰写的。全书正文共13章,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软体工程的基本概念,并概要介绍了软体生存周期、开发模型及软体开发的各种方法;第二部分按生命周期模型详细介绍了软体计画、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各个阶段的有关概念和工作内容;第三部分介绍面向对象的方法及UML建模语言;第四部分介绍了软体标準、文档、质量评价和质量保证技术、软体工程的管理、认证等内容。
该书的内容系统完整,在介绍传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融入当前软体工程的最新发展和新技术。书中採用大量图表,描述儘量做到通俗易懂,将原理、方法与实例结合,并较详实地给出了一个软体系统的开发过程。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体工程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软体项目管理者和软体开发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
1.1软体的概念
1.1.1软体技术的发展阶段
1.1.2软体的定义
1.1.3软体的分类
1.2软体危机
1.2.1什幺是软体危机
1.2.2产生软体危机的原因
1.2.3解决软体危机的途径
1.3软体工程
1.3.1软体工程的定义
1.3.2软体工程的内容
1.3.3软体工程的基本原理
1.3.4软体工程项目的基本目标
1.3.5软体工程的开发原则
1.4软体过程和软体生存期
1.4.1软体过程
1.4.2软体生存周期
1.5软体开发过程模型
1.5.1瀑布模型
1.5.2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
1.5.3螺旋模型
1.5.4喷泉模型
1.5.5构件组装模型
1.5.6统一过程RUP模型
1.5.7第四代技术
1.6软体开发方法简述
1.6.1结构化方法
1.6.2面向数据结构的开发方法
1.6.3面向对象的方法
1.6.4可视化开发方法
1.7软体工程的最新发展动向
小结
习题1
第2章软体计画
2.1可行性研究
2.1.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2.1.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2.2系统流程图
2.2.1系统流程图的符号
2.2.2系统流程图举例
2.2.3分层
2.3制定软体计画
2.3.1确定软体计画
2.3.2複审软体计画
2.4成本/效益分析
2.4.1成本估算技术
2.4.2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
小结
习题2
第3章需求分析
3.1需求分析的概念和任务
3.1.1需求的概念
3.1.2需求的层次
3.1.3需求分析的任务
3.2获取需求的方法
3.2.1存在问题
3.2.2常用方法
3.2.3需求分析的原则
3.2.4需求分析方法概述
3.3结构化分析方法
3.3.1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
3.3.2描述工具
3.3.3数据流图
3.3.4数据字典
3.3.5加工逻辑说明
3.4原型法
3.4.1原型的概念
3.4.2快速原型开发过程
小结
习题3
第4章总体设计
4.1总体设计的任务及目标
4.1.1总体设计的任务
4.1.2总体设计的目标
4.2总体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4.2.1软体结构和过程
4.2.2模组化
4.3设计準则
4.4总体设计的常用方法及工具
4.4.1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4.4.2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
小结
习题4
第5章详细设计
5.1详细设计的任务
5.2详细设计的原则
5.3详细设计的方法和工具
5.3.1详细设计的方法
5.3.2详细设计的工具
5.3.3详细设计工具的选择
5.4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与複审
5.4.1详细设计说明
5.4.2设计複审
5.5界面设计
5.5.1用户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5.5.2字元界面设计
5.5.3选单设计
5.5.4对话框设计
5.5.5多视窗界面设计
5.6软体体系结构
5.6.1软体体系结构的兴起
5.6.2软体体系结构的概念
5.6.3软体体系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5.6.4软体体系结构的风格
5.6.5软体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
5.7几种新型的软体体系结构
5.7.1正交软体体系结构
5.7.2三层C/S软体体系结构
5.7.3C/S与B/S混合软体体系结构
5.8软体体系结构与作业系统
5.8.1作业系统的体系结构
5.8.2模组结构
5.8.3分层结构
5.8.4微核心结构
小结
习题5
第6章编码
6.1程式设计语言
6.1.1程式设计语言的分类
6.1.2选择程式设计语言的标準
6.2程式设计风格
6.2.1源程式文档化
6.2.2数据说明
6.2.3语句结构
6.2.4输入和输出(I/O)
6.3实例
小结
习题6
第7章软体测试
7.1软体测试的任务和目标
7.1.1软体测试的目标
7.1.2软体测试原则
7.2软体测试的方法
7.2.1白盒测试法
7.2.2黑盒测试法
7.3软体测试的步骤
7.3.1单元测试
7.3.2集成测试
7.3.3确认测试
7.3.4系统测试
7.4调试
7.4.1调试过程
7.4.2调试方法
7.4.3调试原则
7.5软体测试工具
7.5.1自动软体测试的优点
7.5.2测试工具分类
7.5.3测试脚本
7.5.4自动测试的相关问题
7.5.5常用软体测试工具及特点
7.6实例
小结
习题7
第8章软体维护
8.1软体维护的概念
8.2软体维护的特点
8.2.1影响维护的问题很多
8.2.2维护的代价高昂
8.3软体维护的步骤
8.3.1维护申请报告
8.3.2维护工作实施
8.3.3维护文档整理
8.3.4维护活动评价
8.4软体的可维护性
8.4.1影响软体可维护性的因素
8.4.2提高软体的可维护性方法
8.5逆向工程和再工程
8.5.1预防性维护
8.5.2软体的逆向工程和再工程
8.6实例
小结
习题8
第9章面向对象方法学
9.1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引入
9.1.1传统方法学的缺点
9.1.2面向对象技术特点
9.1.3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9.2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9.2.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9.2.2面向对象的基本特性
9.3面向对象分析
9.3.1面向对象分析的目标和任务
9.3.2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原则
9.3.3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
9.3.4面向对象建模
9.4面向对象设计
9.4.1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
9.4.2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内容
9.5几种流行的面向对象方法
9.5.1CoadYourdon方法
9.5.2对象模型技术
9.5.3Booch的方法
9.6统一建模语言
9.6.1统一建模语言概述
9.6.2UML视图
9.6.3对象建模
9.6.4动态建模
9.6.5功能建模
9.7面向对象实现
9.7.1程式设计语言
9.7.2程式设计风格
9.7.3面向对象的程式测试
9.7.4面向对象的软体维护
9.8面向对象实例
9.8.1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说明
9.8.2UML建模
小结
习题9
第10章软体工程标準化和软体文档
10.1软体工程标準化的概念
10.1.1什幺是软体工程标準化
10.1.2软体工程标準化的意义
10.1.3软体工程标準化的类型
10.2软体工程标準的制定与推行
10.2.1软体工程标準的制定与推行
10.2.2软体工程标準在开发机构中的推行
10.3软体工程标準的层次和体系框架
10.3.1软体工程标準的层次
10.3.2软体工程标準的体系框架
10.3.3中国的软体工程标準化工作
10.4ISO 9000国际标準简介
10.4.1ISO 9000标準概述
10.4.2ISO 9000标準的特点
10.4.3ISO 9000标準的构成
10.5软体文档
10.5.1软体文档的作用和分类
10.5.2软体文档的编制要求
10.5.3软体文档的管理和维护
小结
习题10
第11章软体工程质量
11.1软体质量特性
11.1.1软体质量的定义
11.1.2软体质量的特性
11.2软体质量的度量和评价
11.2.1软体质量的度量
11.2.2软体质量的评价
11.3软体质量保证
11.3.1什幺是软体质量保证
11.3.2软体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
11.3.3软体质量保证体系
11.4软体质量管理体系
11.4.1软体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11.4.2软体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11.4.3软体开发的质量管理体系
小结
习题11
第12章软体工程项目管理
12.1软体项目管理
12.1.1软体项目管理的特点
12.1.2软体项目管理的主要职能
12.2常见管理技术及工具简介
12.2.1软体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12.2.2常见工具简介
12.3软体过程成熟度模型
12.3.1CMM概述
12.3.2CMM的成熟度级别
12.4利用CMM对软体机构进行成熟度评估
12.5项目管理认证体系IPMP与PMP
12.5.1IPMP概况
12.5.2PMP简介
12.5.3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认证体系的发展状况
小结
习题12
第13章开发实例
13.1项目论证和计画
13.1.1系统调查
13.1.2新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13.1.3完成文档
13.2需求分析
13.2.1数据流分析
13.2.2数据字典
13.2.3处理逻辑描述
13.2.4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进行需求评审
13.3系统设计
13.3.1系统总体概要设计
13.3.2代码设计
13.3.3资料库设计
13.3.4界面设计
13.3.5完成设计文档和设计评审
13.4系统实现
小结
附录A项目开发文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