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CV-2)

(2020-01-24 08:03:28) 百科综合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美国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CV-2)

美国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一般指本词条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英文:Lexington aircraft carrier,舷号:CV-2),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舰,也是美国继兰利号航空母舰之后的第二艘航母。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原本是在1920年陆续开工的“列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根据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该级战列巡洋舰被全部停建,并将其中进度最快的“列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建成航空母舰。列剋星敦号服役时以43000余吨的满载排水量成为全世界各国海军最大的航母,为美国海军提供了许多使用航母的宝贵经验,并促使了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舰队核心的战术出现。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第四艘以“列剋星敦”命名的舰只,1921年1月8日作为战列巡洋舰开工,1925年10月3日下水,1927年12月14日正式服役,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战中被日本帝国海军第五航空战队舰载鱼雷机攻击而爆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
  • 英文名称:Lexington CV-2
  • 前型/级:兰利号航空母舰
  • 次型/级:游骑兵号航空母舰
  • 研製时间:1916年-1922年
  • 服役时间:1927年12月14日 
  • 国家:美国
  • 完工时间:1923年2月17日
  • 沉没时间:1942年5月8日 
  • 舰级:列剋星敦级航空母舰 
  • 建造单位:霍河造船公司
  • 服役情况:退役
  • 舷号:CV-2
  • 舰型:航空母舰
  • 下水时间:1925年10月3日

发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16年,美国海军设计了一型35000吨-35300吨级的大型战列巡洋舰,首舰和2号舰被分别命名为列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因此被称为列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该级舰装备8门双联装16英寸口径主炮,航速33节,设计排水量35000吨,原计画建造6艘。
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各国改装航母对比华盛顿海军条约后各国改装航母对比
1919年,一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列舰规模稍被缩小,1920年,美国陆续开工建造列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1921年1月8日,列剋星敦号在霍河造船公司铺设龙骨,暂时赋予CC-1称号。
1922年,世界海军强国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要求各国海军限制本国所拥有的战列舰数量、火炮口径及排水量,允许各缔约国利用规定必须废弃的主力舰船体改装两艘3万3千吨级的航空母舰。
1922年7月1日,同日本的赤城号与加贺号航母类似,美国海军下令将处于建造中的列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建造沿革

1925年10月3日,列剋星敦号下水,完成适航测试后,于1927年12月14日服役。

服役历程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是第四艘以列剋星顿命名的舰只,在美军中又有“灰夫人(GrayLady)”或“列夫人(Lady Lex)”的绰号。20世纪30年代,列剋星顿号作为航空母舰的先驱,在东西海岸进行训练和演习。1941年秋转入夏威夷珍珠港。
列剋星敦号(LexingtonCV-2)列剋星敦号(LexingtonCV-2)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列剋星顿号因不在港内从而逃过一劫。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中,列剋星顿号遭到重创,最后因航空汽油渗漏汽油蒸汽逐渐蔓延引起大爆炸而被摧毁沉没,二战期间共获得了两枚战斗之星勋章。
1942年6月4日,美军公开承认列剋星敦号沉没,并正式除藉。21年前建造该舰的船厂主动联络美军,要求厂内一艘建造中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由“卡伯特”号更名为列剋星敦号以作纪念,海军同意了这要求,这就是1942年9月23日下水的埃塞克斯级CV-16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 。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列剋星敦级航空母舰在改建过程中,原设计的4座双管16英寸主炮、装甲、弹药库等被移除,舰只排水量减低了8500吨。舰侧的装甲被保留,而甲板装甲则被强化,龙骨的大体结构与及水下防护并未更改。美国宣布的标準排水量是3万3千吨,加上条约允许改装增加的3千吨,实际上则是3万6千吨。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与其姊妹舰是最后两艘使用横向弹射器的美国航母,该弹射器可将当时最重的舰载机弹离60英尺。列剋星敦号亦是美军首批装上CXAM-1对空雷达的军舰。
列剋星敦级航空母舰列剋星敦级航空母舰

舰型结构

舰型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採用封闭舰首,单层机库;拥有两部升降机,全通式飞行甲板长271米,岛式舰桥与巨大而扁平的烟囱设在右舷;採用蒸汽轮机-电动机主机的电气推进动力系统,防护装甲与巡洋舰相当;在上层建筑前后装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口径火炮,用来打击水面目标,然而之后被证明没有装备的必要;起初舰上亦有起重机,可回收水上飞机及飞船,战时则被改为防空炮。
装甲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主装甲带79-127毫米,机库甲板50毫米,机舱上部76-114毫米。

舰载武器

防御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装有8门Mark9型203毫米口径L/55火炮(四座双联),12门Mark10型127毫米口径L/25高平两用炮(改装前),8座单装位于原Mark10型127毫米口径L/25高平两用炮炮位(改装后),16门MK12型127毫米L/38高炮(双联四座位于舰桥前后)。太平洋战争期间加装96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四联23座,双联2座)和16门厄利孔20毫米机炮。
舰载机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机库最初设计可容纳120架飞机,但及后却只能装上91架,通常情况下运用73架飞机,另有9架备用。主要搭载的战斗机为32架F4F战斗机,另外备用3架;26架SBD俯冲轰炸机,另外备用3架;15架TBD攻击机,另外备用3架。

舰电系统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装有CXAM-1对空雷达。

性能数据

舰体参数
舰长
270.8米
舰宽
32.1-32.3米
吃水线长
259.1米
吃水线宽
/
吃水深度
7.35米
标準排水量
38746吨
满载排水量
43400吨
飞行甲板
长274.7米
机库尺寸
/
航速
33.25/34节
续航力
10000海里/10节
舰员编制
1900人/2122人
传动
四轴
动力系统
16台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式重油专烧锅炉
4台GE式蒸汽轮机-电动机,主机输出功率180000马力/210000马力

服役动态

1928年4月7日,列剋星敦号在母港加州圣佩德罗加入了战斗舰队。此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该舰队中的列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等,均活跃于美国西海岸用作训练飞行员及航空军事演习等。当时航母在海军史发展仍属探究阶段,每一年舰队都在巴拿马运河区、加勒比海或夏威夷进行演习为美军提供重要的航母战略经验。演习期间,列剋星敦号的平均航速达30.7节,并能以34.5节航速航行一小时,相比当时其他舰级的军舰,已属高速之列。
列剋星敦号1928年列剋星敦号1928年
1930年1月,列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曾为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10万居民供电一个月。由于当地冬季严重乾旱,水力发电中断,美军将两舰庞大功率的蒸汽轮机-电动机接通岸上的电缆,成为临时“发电厂”,总共供电425万千瓦。1930年至1932年间,后来成为美国五星上将的恩斯特·金恩成为列剋星敦号的舰长。
1941年秋,列剋星顿号转入夏威夷珍珠港,主要在夏威夷进行演习。12月5日,列剋星顿号从珍珠港出发与第12特混舰队/机动团12(Task Force 12)向中途岛运送飞机。之后列剋星顿号派出侦察机搜寻日军,并与“企业”号前往欧胡岛西南守备,在12月13/18日返回珍珠港。次日,美军打算派列剋星顿号与“萨拉托加”号突袭贾鲁伊特环礁上的日军,以减低威克岛的压力,但计画在20日就被更改成直接增援威克岛。23日,威克岛沦陷,两艘航母于27日返回珍珠港。
1942年1月11日,列剋星顿号在欧胡岛-约翰斯顿-帕迈拉三地之间进行巡逻。当日,威尔森·布朗中将指挥的第11特混舰队/机动团11组建,并由列剋星顿号担任旗舰。
1942年2月16 日,第11特混舰队前往攻击拉包尔,途中于2月20日被两波共十八架日机攻击,列剋星顿号的战机与防空炮却击落了十七架,其中飞行员欧海尔在一场战斗中击落五架,成为单次战斗皇牌。1942年2月,在一系列的争取战略平衡的反击中,列剋星顿号计画袭击新不列颠岛,并曾与日军陆基攻击机接触。
列剋星敦号1939年列剋星敦号1939年
1942年3月6日,列剋星顿号在珊瑚海巡航结束,当日它与“约克城”号的机动团合组,前往突袭纽几内亚岛日军占领的莱城和萨拉莫阿的欧文·斯坦利山脉,并于3月10日将萨拉马瓦及莱城的日军运输补给彻底摧毁。稍后列剋星顿号返回珍珠港,于3月26日抵达。在港内舰身稍作维修,舰上的8英寸炮被移除,改为装上四联装1.1英寸防空炮。
1942年4月15日,察觉到日本即将进攻莫尔比兹港后,第11特混舰队旗舰的列剋星顿号离开珍珠港。
1942年5月1日加入第17特混舰队/机动团17,与“约克城”号前往珊瑚海,阻止日军向澳大利亚及纽西兰扩张,之后便因此爆发了珊瑚海海战。5月3日,第17特混编队总指挥弗莱彻少将得知日军占领了图吉拉港讯息后,亲自率领航母编队北上。
列剋星顿号列剋星顿号
1942年5月7日,从列剋星敦号上起飞的一架巡逻机发现了日军航母编队,弗莱彻少将立即命令列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航母去攻击日军舰队。上午10时,由24架鱼雷机、36架轰炸机、16架战斗机组成的美军机群扑向日军舰队。1小时后,美军机群飞临日军舰队上空。日军舰队正排着环形队伍驶往珊瑚海,排在中间的是祥凤号航空母舰。美军第二鱼雷机中队的13架鱼雷机对“祥凤” 号进行集中攻击,共投射了16枚鱼雷,有3枚命中目标。美军第五鱼雷机中队也来投射了鱼雷,有4枚命中。美军的轰炸机也加入了攻击队伍,13枚炸弹命中目标。列剋星顿号与“约克城”号击沉了祥凤号,稍后两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又拦截了“翔鹤”号及“瑞鹤”号的机队,机队共有12架俯冲轰炸机及15架鱼雷轰炸机,美军共击落9架。
1942年5月8日早上,列剋星顿号的侦察机发现了翔鹤号航空母舰,美日两支航母编队在珊瑚海海面上相遇,上午9时30分,81架鱼雷机、轰炸机、战斗机从美国的航母上起飞。几乎同时,日军派出50架战机组成的攻击机队杀向美国舰队。10时32分,美军机群首先飞临日舰队上空。日军“瑞鹤”号航母发现美军机群后,立即向有雷雨的海域躲避,利用雷雨逃避了美军机群攻击。“翔鹤”号成了美军机群攻击对象,轰炸机首先进行投弹轰炸,舰首、舰尾各中一弹,甲板上浓烟滚滚,慌忙撤离海战场,并且“瑞鹤”号也严重减员,致使第五航空战队无法参加中途岛战役。11时,日军战机成功突破美军防线,在20分钟后,一枚鱼雷击中列剋星敦号前部左侧,另一枚鱼雷则在舰桥下爆炸。同时,3颗炸弹从高空击中列剋星顿号,令舰身大火入水,并向左侧倾斜7度。下午1时,损管人员暂时控制了火势,并稳定船身,可以25节速度航行。但在数小时后舰体突然爆炸,大火更燃烧至油库,火势再度失控。3时58分,舰长下令“全员上甲板”,并于5时01分下令弃舰。由于列剋星顿号的火舌升至数百英尺高空,很容易被日军发现。为免被日军俘获,美军下令一艘驱逐舰,近距向列剋星敦号发射两枚鱼雷。晚上7时56分,列剋星顿号沉没。
“列剋星顿”号中弹示意“列剋星顿”号中弹示意

总体评价

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作为航空母舰的先驱,对海军航空兵的技术发展其了巨大的贡献。在美国海军举行的舰队演习中,用来检验航空母舰的战术理论,提供了许多操作使用航空母舰的宝贵经验,促使了美国海军以航空母舰为舰队核心的战术出现。此外,列剋星敦号航空母舰可以说是为中途岛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三海一核科普网)(新浪网)
2018年3月4日,列剋星敦号航母以及11架随航母沉没的战机,包括道格拉斯TBD-1破坏者鱼雷轰炸机、道格拉斯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格鲁曼F4F-3“野猫”战斗机在3000米深的海底被发现,在其中一架战机上还能清晰看见卡通人物菲利克斯猫的图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