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4:陈超临床经验辑要》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医案,其中有内科病58个,105例;儿科病24个,48例;外科病15个,24例;妇科病10个,12例。以内科、儿科病为主,每个病例阐释了主症、病史、诊察、辨证、治则、方药、按语等,进行了深人的分析,有理有据,且易懂易学。在疾病诊断方面,採用辨证与辨病、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灵活运用。第二部分为医学论着,对8个病证进行了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探讨。第三部分介绍了临床上碰到的经验教训,这是其他医书很少见的,为后学树立了很好学习的典範。《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4:陈超临床经验辑要》的医案、论着、经验教训,阐明了作者的个人见解,以及在临床治疗的经验,是一本论理简要明晰、切合临床实用的参考书,对于学习中医和继承老中医经验,不无裨益。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4:陈超临床经验辑要
-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 页数:301页
- 开本:32
- 作者:陈超
-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1746937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4:陈超临床经验辑要》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陈超,男,汉族,湖北省嘉鱼县人,生于1925年10月。着名中医内科、儿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被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配备继承人的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
陈超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老年病组顾问,1991年被聘请赴马来西亚同善医院进行医疗和讲学,并被马来西亚中医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人选《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科企谘询专家》(中国卷)、《中国名医大辞典》。作者为祖传世医,从14岁起拜当地着名老中医李秀峰为师,三年期满后,又跟师深入学习5年。1947年起悬壶于家乡,1953年参加湖北省孝感地区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又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结业后回归故里,1954年11月在嘉鱼县人民医院工作,1956年8月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曾对麻疹及麻疹肺炎、中毒型痢疾、急性传染性肝炎等课题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72年又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负责中医科工作,对过敏性哮喘进行专题研究观察,总结了300例,取得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疗效,论文发表在《中医杂誌》上。在哮喘病的论治方面,提出了首重肺肾,又顾及心脾和气血痰瘀,不论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标本同治、扶正驱邪的原则。此即寓防于治、寓治于防的重要意义。在着作方面,公开在各种杂誌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种专着如《名医名方录》、《中医人物荟萃》、《中国名老中医专家经验集》等均收录有作者名方、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等长篇论着约数万言。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亦有独到之处,除过敏性哮喘外,对肺炎、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特长,被京城广大人民民众誉为“京城治气管炎之最”。
作者中医学术精湛,方药严谨,药少而精,理法方药调理清晰,临床疗效卓着。这些宝贵临床经验,对于中医临床工作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陈超教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老年病组顾问,1991年被聘请赴马来西亚同善医院进行医疗和讲学,并被马来西亚中医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人选《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科企谘询专家》(中国卷)、《中国名医大辞典》。作者为祖传世医,从14岁起拜当地着名老中医李秀峰为师,三年期满后,又跟师深入学习5年。1947年起悬壶于家乡,1953年参加湖北省孝感地区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4年又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学习,结业后回归故里,1954年11月在嘉鱼县人民医院工作,1956年8月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曾对麻疹及麻疹肺炎、中毒型痢疾、急性传染性肝炎等课题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72年又调至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负责中医科工作,对过敏性哮喘进行专题研究观察,总结了300例,取得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疗效,论文发表在《中医杂誌》上。在哮喘病的论治方面,提出了首重肺肾,又顾及心脾和气血痰瘀,不论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应标本同治、扶正驱邪的原则。此即寓防于治、寓治于防的重要意义。在着作方面,公开在各种杂誌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种专着如《名医名方录》、《中医人物荟萃》、《中国名老中医专家经验集》等均收录有作者名方、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等长篇论着约数万言。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亦有独到之处,除过敏性哮喘外,对肺炎、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特长,被京城广大人民民众誉为“京城治气管炎之最”。
作者中医学术精湛,方药严谨,药少而精,理法方药调理清晰,临床疗效卓着。这些宝贵临床经验,对于中医临床工作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一、医案
内科医案
1.感冒
2.咳嗽
3.哮喘
4.肺痨
5.低热
6.自汗、盗汗
7.牙痛
8.口腔溃疡
9.急性传染性肝炎
10.迁延型肝炎
11.B型肝炎
12.慢性胆囊炎
13.胃脘痛
14.反胃(胃余留)
15.呕吐
16.胃下垂
17.溃疡性结肠炎
18.慢性肠炎
……
二、论着
三、经验教训
内科医案
1.感冒
2.咳嗽
3.哮喘
4.肺痨
5.低热
6.自汗、盗汗
7.牙痛
8.口腔溃疡
9.急性传染性肝炎
10.迁延型肝炎
11.B型肝炎
12.慢性胆囊炎
13.胃脘痛
14.反胃(胃余留)
15.呕吐
16.胃下垂
17.溃疡性结肠炎
18.慢性肠炎
……
二、论着
三、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