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台北足球协会,其前身“中华足球联合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足球协会,在1923年到1949年期间是中国最高足球组织。现今是中国台湾最高层次的足球组织,对外以中华台北足球协会(Chinese Taipei Football Association,简称CTFA)名义参加国际组织,对内则负责推广全台湾地区足球运动、组建各级代表队、举办企业足球联赛及其他各级别地区性比赛,并负责球队与球员的注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华台北足球协会
- 外文名:Chinese Taipei Football Association
- 前身:中华足球联合会
-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本土足球协会
历史
1923年,“中华足球联合会”于8月间成立于上海,为中国第一个“国人自主”之全国性足球组织(早期的足球组织均由在华外藉人士组成)。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于7月4日成立于南京,为当时中国官方主导之全国性综会体育组织之始,也就是“中华民国体育运动总会”的前身。11月7日,“中华足球联合会”正式加入该会成为团体会员,此即为“协会成立于1924年”说法之源由。协会每年举办“中华足球联赛”,初期有29支社会球队参加,随后逐年增加,至1937年因对日抗战而终止。
1954年,国民党政府迁台后重整足球运动组织,并以“中华全国足球委员会”(China 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的名称加入国际足联。
中国台北队队徽

1955年,“中华全国足球委员会”于6月11日正式成立,由当时的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将军担任首任“主任委员”。
1955年,与亚洲其他国家共同创立亚足联。
1973年,更名为“中华民国足球协会”(Republic of China Football Association)。
1974年,退出亚足联。
1975年,加入大洋洲足联。
1978年,因名称问题暂遭大洋洲足协剥夺会籍。
1981年,获国际足联同意更名为中华台北足球协会(Chinese Taipei Football Association)。
1982年,恢复大洋洲足联会籍。
1989年,重返亚足联。
机构设定
该会属民间团体,设理事长一人为本会最高负责人,副理事长三人,并设有理、监事会以督导会务之进行,下设秘书处由秘书长统筹管理一切会务,秘书长以下设有副秘书长、秘书、竞赛、裁判、行销、新闻、国际、行政、财务等各组,另设有教练、技术、裁判、纪律、财务、医疗、五人制发展、女子发展等委员会,以协助处理各项会务活动。
组织首脑
中华台北足球协会自1973年起第一届理事长由郑为元先生担任,至今第十届理事长则由卢崑山先生担任。
组织活动
该会定期举办之会务活动如理监事联席会及各项委员会暨全国总干事联席会之召开、教练、裁判国内外讲习会、定期举办各项联赛,如全台城市足球联赛、全台女子足球联赛、全台少年足球联赛、体委杯五人制足球赛等。
在国际活动方面,争取国际足联、亚足联及东亚足球联盟各常务委员会任职之机会并出席各项国际会议、推派精英裁判与竞赛官参与各级国际赛事之执法,选派国家代表队参加世界盃、奥运会、亚洲杯、亚运会、亚足联挑战杯、亚青赛、亚少赛、五人制亚洲杯等男、女国际及亚洲足球锦标赛。
虽然足球在台湾仍然不够普及且硬体设施严重缺乏,不过这几年来,本会陆续争取到亚洲女子足球锦标赛及世界盃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的主办权,不仅如此,中华台北女子足球代表队曾于1977、1979、1981年连续3届勇夺亚洲杯女子足球锦标赛冠军,因此得以永久保留该冠军奖盃,中华台北女足更在1991年首届世界盃女子足球锦标赛中成功打入世界八强,创下历史最佳战绩。
虽然推广足球运动并不容易,但是在政府单位、企业界、媒体、民间团体和足球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世界上运动人口最多的足球运动,假以时日也能在台湾引领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