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老年学杂誌

(2019-12-05 20:36:23) 百科综合
中国老年学杂誌

中国老年学杂誌

《中国老年学杂誌》是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管,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刊,创刊于1981年,原名《老年医学杂誌》,1983年更名为《老年学杂誌》,1994年更名为《中国老年学杂誌》,是中国创刊较早,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据2018年10月《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第五届编委会有顾问8人,编委89人。

据2018年9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共出版文献36984篇、总被下载3703306次、总被引215669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86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91。据2018年9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载文量为33067篇,被引量为149154次,下载量为196899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影响因子为1.69。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老年学杂誌
  • 外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语言:中文
  • 类别:医药卫生科技
  • 主管单位: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主办单位:吉林省医学期刊社、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编辑单位:《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国内刊号:22-1241/R
  • 国际刊号:1005-9202
  • 邮发代号:12-74
  • 编辑部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 现任主编:陈可冀、赵吉光
  • 属性:综合性学术期刊

历史沿革

1981年,《老年医学杂誌》创刊,发行半年刊。
1983年,《老年医学杂誌》更名为《老年学杂誌》,发行季刊。
1988年,《老年学杂誌》发行双月刊。
1994年,《老年学杂誌》更名为《中国老年学杂誌》。
2003年,《中国老年学杂誌》发行月刊。
2007年起,《中国老年学杂誌》发行半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导内容
《中国老年学杂誌》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併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辟有论着、基础研究、经验交流、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 读者对象
《中国老年学杂誌》的读者对象主要面向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师生。

人员编制

据2018年10月《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第五届编委会有顾问8人,编委89人。
《中国老年学杂誌》第五届编委会组成名单
邬沧萍
王新德
朱志明
傅文庆
陶国枢
赵增翰
牟善初
慕德林
李跃华
盛树力
张京春
张宗玉
肖健
田清涞
姚远
姜向群
张秀兰
戴东方
白春学
丁素菊
李善群
金国琴
陈生弟
李积胜
王喜军
欧芹
金龙云
毕胜利
李淑梅
孔祥波
郑永晨
杜培革
王春艳
窦肇华
杨萍
曲雅勤
吴雅臻
李巍
孟庆斌
孔俭
王辉
林乐华
康健
杨景田
杜玲玲
余伍忠
李玺
王晓明
崔行
郭宗君
邢占军
薛慎伍
蒋军广
赵松
高兴林
胡明
雷建
古英明
杜宝新
陈勇驰
王丽娟
甄艳军
殷凯生
杨世忠
沈宁江
张寿
韩向君
印大中
曾尔亢
哈黛文
彭克敏
胡波
邓宏明
宋清平
吴立荣
金启建
黄德嘉
肖谦
刘斌
马依彤
张如意
吕吉元
李茹香
王邦宁
朱建华
李成江
谷卫
徐仁伵
曾奕明
黄华品
黄忆明
杨土保
李强翔
杨世忠
戴萌
许二赫
韩向君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 国际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的资料显示内容,《中国老年学杂誌》被5种国际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2009年4种、2012年1种):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生物科学),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 日本《科学技术社(中国文献资料库)》。
  • 中国国内
据2018年10月《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被中国国内数种专业资料库收录,包括《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中国科技期刊精品资料库,《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料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资料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资料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资料库)。

影响因子

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统计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影响因子2014年为0.493,较2013年的0.352,增加幅度40.06%;影响力指数学科排序第25名;複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48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48名;基础研究类影响因子学科排序第16名。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2014年度被引频次依次为:2014年发表文献被引频次191频次,他引频次191频次。2013年发表文献被引频次1809频次,他引频次1809频次。2012年发表文献被引频次2293频次,他引频次2293频次。历年发表文献总被引频次大11689频次,其中被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引用频次为6963频次,博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引用频次为564频次,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引用频次为4051频次,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引用频次为111频次,基础研究类统计源期刊引用频次为6764频次。
据2018年9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总被下载3703306次、总被引215669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866、(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691。
据2018年9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被引量为149154次,下载量为1968993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影响因子为1.69。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影响因子为1.6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95名。

出版发行

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统计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2014年载文量达3653篇,2013年载文量达3373篇,2012年载文量达3033篇。
据2018年9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共出版文献36984篇。
据2018年9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老年学杂誌》载文量为33067篇。

荣誉表彰

《中国老年学杂誌》2017年1月获得第五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7-2018)“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2016年9月24日获得“2016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类期刊)称号;2016年吉林省科技期刊30强;吉林省精品期刊优秀团队;2015年9月,获“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科技期刊类)称号,并先后获吉林省精品期刊50强(2012年6月5日)、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2007年),吉林省双十佳期刊(2008年),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科技期刊名栏(2010年12月)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吉林省一级科技期刊。2006年、2010年、2013年获中国老年学学会“先进集体奖”,2015年12月《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被评为2015年新闻出版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老年学杂誌
《中国老年学杂誌》的形象标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左边是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会徽,右边是中国老年学杂誌七个字的书法体。

办刊宗旨

《中国老年学杂誌》办刊宗旨: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中国老年学的基础研究与实际套用的重大进展,促进中国国内外老年学学术交流,推动中国老年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现任领导

《中国老年学杂誌》第五届编委会组成领导名单
陈可冀、赵吉光
副主编
刘维林、张立平、陈香美、俞卓伟、吴振云、马继波、丁克祥、王建昌、苗里宁、耿庆山、张学文、符文彬、宋光耀
编辑部主任
张慧
表中为2018年10月《中国老年学杂誌》编辑部官网显示的信息

社会评价

《中国老年学杂誌》在培养和提高老年学学术人才,推进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和学术进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现在是半月刊,刊出量和参考价值大,社会反映良好。(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