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7-11 19:00:02) 百科综合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是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是200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零陵卫校和零陵农校合併升格而成。2003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零陵商校、零陵工校、零陵师範三所普通中专成建制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三大校区(院本部、医学部、农学部),占地3362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亿多元,馆藏图书90万册;有教职员工909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26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开设16个院系(部),31个高职专业。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省 永州市
  • 主管部门:湖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hnyzzy.com/
  • 中文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英文名:Yo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 简称:永职院
  • 创办时间:2000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
  • 属性:国家示範性高职院校(2010年)
    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 现任校长:翟惠根
  • 校训:笃学守信,志存高远
  • 校歌:《潇湘高职谱新篇》
  • 主要院系:建筑工程系、护理系、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农学系等
  • 国家重点学科:5个
  • 学校地址: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大道289号
  • 学校代码:12301
  • 主要奖项: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
    湖南省红十字模範校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第六届“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集体
  • 校庆日:11月18日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

  • 零陵卫校
1905年(清朝光绪31年),英国基督教循道会医师韩永禄(英国人)在湖南零陵创办普爱医院。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普爱医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解放后更名为零陵卫校。
1951年3月,湖南省卫生学校在零陵专署人民医院设助产士班,同年9月,更名为零陵卫生技术学校,此为零陵地区公办卫生教育之起始学校。
1952年1月,零陵卫生技术学校与普爱高级护士学校合办,改名为湖南省第六卫生学校。校址设专署人民医院内。
1955年7月,因零陵专署撤销而致卫校停办,教师、设备划归衡阳卫校,未毕业的学生分别转往长沙、湘潭卫校学习。
1964年5月,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批示,新建零陵地区卫生学校。校址设永州(原零陵地区)东门山坡府学地带,学校占地面积66.89亩。
1967年至1971年,学校停止招生。此期间,学校举办了“赤脚医生”、“野战外科学”和“中草药”等短期学习班。
1969年9月,卫校与零陵地区人民医院、地区防疫站、地区製药厂合併为零陵地区卫生服务站。
1970年,零陵地区卫生服务站分家,卫校成为零陵地区人民医院附属卫生学校。
本部航拍本部航拍
1971年9月,零陵地区人民医院附属卫生学校又恢复为独立的零陵地区卫生学校。
1976年,全国高考恢复后,经湖南省卫生厅对各卫校专业进行调整审定,同意零陵卫校开设护士、放射医士和医疗三个大专专业,医疗和放射医士两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
1980年5月,零署发(80)42号档案将地区人民医院旧址划归零陵卫校作为附属医院。
1982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82)13号通知撤销衡阳医学院零陵分院(位于江华县沱江镇),其人员及设备併入零陵卫校。
1987年5月,零陵地委、行署决定将学校附属医院无偿交给零陵地区永州市(现零陵区)。
1996年元月,零陵地区改名为永州市,学校名称由零陵地区卫生学校改名为零陵卫生学校。
1999年,学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100万元,其中投入搬迁882万元,教学设施218万元。同时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2000年初,省卫生厅、教育厅选择我校作为全省中等卫校专业设定认定工作的试点单位。
2000年7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办函(2000)101号档案同意在零陵卫生学校和零陵农业学校实质性合併的基础上建立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零陵农校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学校的前身湖南省私立船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由同盟会会员雷铸寰先生(1883—1941)、中国现代农学家乐天宇(1950-1984),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创建于衡阳东洲。
1938年8月(民国二十七年),疏散至常宁县百舫犁山塘。
1939年8月(民国二十八年),学校又被迫迁至东安县花桥。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学校迁至冷水滩天主堂。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又迁至冷水滩火车站北向家坪。
1951年,船山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
195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学校正式定名为湖南省省立零陵农校,校址迁至冷水滩凤凰园。
1958年,学校下放由衡阳专署领导,改名为湖南衡阳专区农校。
1960年,学校曾一度改名为衡阳专区农学院。
1962年,衡阳行署与零陵行署分家,学校更名为零陵农校,由零陵行署领导。
1969年,学校奉命停办,并经省农业厅批准,学校校舍和生产基地移交海军南海舰队办“五·七干校”。
1972年,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学校复办,海军南海舰队“五·七干校”撤出。
2000年7月,零陵农校与零陵卫校合併,升格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零陵师範
1941年5月(民国三十年),筹备开办湖南省立第七师範学校;同年8月,学校创办于道县城隍庙。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改以道县女子国小为高师部(即中师)校舍、玉成国小及报恩寺为简师部(即初师)校舍,并以城隍庙为七师附小校舍,始建附属国小。
1953年春,七师由道县迁至零陵县城(今永州市零陵区)河西杨梓塘原省立七中旧址,并进行扩建。同年秋,附小迁到河西愚溪桥。
1953年10月,七师改名为零陵师範学校。
1959年,在零陵师範原有的基础上成立“零陵师範学院”,设语文、数学两系,学制一年,实行一套班子两种学制的管理体制。次年,“零陵师範学院”停办。
1976年10月,成立湖南师院零陵分院,含大专、中师两部,校址都在零陵师範。
1978年7月,中师部迁往零陵良木铺(原湘潭大学零陵分校校址)上课。
1979年,遵照行署的决定,杨梓塘校址和设备让给零陵师专,零陵师範另行迁至河东黄溪岭新建校舍。
1984年5月,省民委授予零陵师範“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7年2月,市政府决定将原永州二小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国小。
2002年12月20日,湖南省政府召开省长办公会听取永州市关于教育情况的汇报,原则同意零陵商校、零陵工业学校、零陵师範併入永州职业技术院。
2003年6月16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批覆“三校”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零陵商校
1965年,零陵行署利用原苹洲中学校址开办零陵地区财贸学校。
1972年8月,改为零陵地区财贸干部学校。
1974年7月,湖南省计画委员会和省商业厅以湘计文字[74]第367号档案,批准成立零陵地区商业学校,与零陵地区财贸干校合二为一,形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零陵商校正式创立。
1979年3月,零陵地委、行署决定将学校从苹岛迁至永州市(今零陵区)北郊黄古山,至1983年迁址完成。
1983年,学校全部从苹岛搬迁至黄古山新址。
1999年11月,经省教学评估验收组到校检查验收,认定零陵商校办学水平达到A级,被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2年12月20日,湖南省政府省长办公会听取永州市关于教育情况汇报后,原则上同意零陵商校、零陵工业学校、零陵师範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6月16日,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批覆零陵商校、零陵工业学校、零陵师範三个学校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 零陵工校
1981年,经行署专员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零陵地区工业干部学校。
1984年11月12日,经湖南省教育厅[湘教函(1984)44号文批准和零编(1984)24号]文通知,撒销零陵地区工业干部学校,成立零陵地区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8年6月经湘经培[1988]108号文批覆,开办零陵地区工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零陵地区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1994年8月13日,经省政府办公厅批覆,同意在零陵地区工业职工中专的基础上成立零陵工业学校。
1995年3月,零陵工业学校正式挂牌。
1997年12月,永州市政府搬迁至冷水滩,按永府阅[1998]19号会议纪要精神,市政府旧址(除第四栋宿舍、医务室、老乾室、接待室等仍由市政府机关事务局管理使用外)移交给零陵工业学校。
1999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新址。
2002年3月,经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零陵工业学校为永州市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试点单位。
2003年,在校学生数达1790余人,图书室藏图书8.3万册,电子图书65种,中外期刊100余种,配有3阅览室和6个多媒体电化教室。
2003年6月,零陵工业学校与零陵商业学校、零陵师範学校一起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合併之后

2000年,原零陵卫校、零陵农校、零陵商校、零陵工校、零陵师範五所中专合併升格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原零陵卫校为基础组建的医学院,以原零陵农校为基础组建的信息工程学院,以原零陵商校为基础组建的商贸旅游学院,以原零陵师範为基础组建的人文教育学院,以原零陵工校为基础组建的理工电子学院,共同组成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院系。
校园一角校园一角
2003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零陵商校、零陵工校、零陵师範三所普通中专成建制併入,初步形成了五址办学格局(医学校区、信息工程校区、商贸校区、理工校区、师範校区)。
2006年5月26日,该校被湖南省教育厅以湘教[2006]52号文向教育部推荐参加全国示範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
2010年8月,学院本部建设基本完成,学院实质性合併(人、财、物统一),商贸、理工、师範校区整体搬迁至院本部,形成三地(院本部、医学部、农学部)办学的新格局。
2010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
2013年,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八十年校庆。
2016年,该校获“2015年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3月,学院设有12个系(护理系、临床系、医学影像和医学技术系、建筑工程系、药学系、财经系、计算机系、机械工程系、外语人文教育系、旅游管理系、农学系、汽车技术系)和4个部(公共课部、思政部、基础医学部、中职部),开设了31个高职专业。
校区
系部
专业
院本部
护理系
护理、助产
药学系
药学
汽车技术系
汽车电子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室内设计技术
旅游管理系
市场行销、物流管理、旅游管理
财经系
财经管理、财务管理、会计、金融管理与实务
外语人文教育系
商务英语
医学部
临床系
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映像和医学技术系
医学检测技术、医学映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
农学部
生物科学技术系
农产品质量检测、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
机械工程系
模具设计与製造、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系
计算机套用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教职员工909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260人,有博士、硕士学位202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2.00%,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护理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
省级教学团队(3个):护理专业教学团队(2008年)、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3月,学院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普惠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8个,省级示範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範性特色专业群1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实习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护理、畜牧兽医
国家精品课程(2门):《护理基本技术》、《健康评估》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基本护理技术》、《健康评估》
国家普惠性重点建设专业(2个):医学影像技术、机械製造与自动化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1个):护理专业实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护理、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检测、医学检验技术、机械製造与自动化
省级精品专业(4个):护理、畜牧兽医、农产品质量检测、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教改试点专业(4个):医学影像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模具设计与製造、计算机网路技术
省级示範性特色专业(2个):畜牧兽医、医学影像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2个):护理、药学
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畜牧兽医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省级示範性特色专业群(1个):医学技术示範性特色专业群
  • 教学成果
2015年11月,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第六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湖南省複赛中,该校许衡峰同学荣获二等奖,刘怡诗同学荣获三等奖。
2015年,该校药学系韩睿琪、柯权益、张海三位同学组成的创作团队创作的作品《高品质油茶製备工艺的改进及品种改良推广》在湖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了三等奖。
2016年,在永州市国小语文阅读教学竞赛中,该校附属学校雷小芳老师代表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荣获市一等奖第一名。
2016年5月,在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湖南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决赛,该校有药学系的社会调研报告类作品《永州市农村基层居民安全用药水平状况及对药学服务需求调查》和机械工程系的创业计画类作品《亮点工业机器人商业计画》两项参赛作品荣获特等奖,并参加闭幕式颁奖大会共7个特等奖的现场颁奖。药学系创业计画类作品《湖南“乐奇”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系创业计画类作品《创新型婚纱室内陈设设计项目》两项参赛作品荣获二等奖。影像与医学技术系创业计画类作品《永州市今日农产电商有限公司》,建筑工程系的创业计画类作品《臻学网》和药学系的中职组创业计画类作品《永州田园农特产电商有限公司》等三项参赛作品荣获三等奖。
2016年6月,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中,该校获得高职组团体三等奖。其中,2014级三年制影技五班邓世红同学获得“高职组影像设备”比赛二等奖,2013级三年制影技一班陈宸同学获得“高职组X线CT检查”比赛三等奖。
2016年6月,在2016年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该校机械工程系创业实践类作品《智慧型机械模型创客工作室》荣获“三等奖”。
2016年7月,在零陵区庆“七一”职工羽毛球比赛中,该校团体赛获省市单位组第二名,范小燕获得女子单打第一名,李贝晶、黄向阳分获男女单打第五名。

所获荣誉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湖南省文明高校
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红十字模範校
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
湖南省第六届“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集体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合格高校

附属机构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3个附属单位:附属医院、实习农场、附属国小。
附属医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湖南省高校直属省卫生厅主管的政府办非营利性三级综合医院,市县区两级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保险公司定点医院,市区两级农村孕产妇救助定点医院。
附属国小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为湖南省重点国小,永州市唯一直属国小。学校始建于1928年,时为澳大利亚天主教会创立的私立学堂,1950年零陵解放后收归国有,先后有芝城国小、东风国小、永州市二小等校名,1996年零陵撤地建市时上收永州市管变更为零陵师範附属国小。2004年併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变更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拥有1个校级研究所:蓖麻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4年至2015年,该校共组织6类课题申报工作,报送课题材料141份,也立项65项,到位科研费38.30万元。24项课题结题,发表论文249篇,荣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荣获市哲学社会成果奖1项,三等奖1项,12人次获各级优秀论文奖。(参考资料来源于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质量年度报告)
2014年,该校3项课题获“2014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谘询研究课题”立项。
项目编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2014BZZ016
周秀英
湘江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4BZZ017
刘章胜
湖南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
2014BZZ018
魏茜
老年护理职业技能培养与区域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路径与措施研究
2014年,该校13个项目通过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项。
项目编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14B185
李杰
血流感染病原微生物非培养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14C1137
周美蓉
“次电弧”在磁控电弧埋弧焊焊缝中的套用研究
14C1138
胡同花
面向智慧型家居的无线感测网路网关技术研究
14C1139
龙艳军
基于角色和智慧型体的护理基本技术仿真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
14C1140
彭丽花
BRS-3激活对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研究
14C1141
李培
永州地区性病门诊梅毒螺旋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4C1142
黄杰河
香猪高档猪肉生产技术研究
14C1143
胡小三
野生花卉资源牛耳岩白菜引种驯化栽培及品种选育
14C1144
邓世斌
血清miRNA筛选在AFP阴性肝细胞性肝癌早期诊断的探讨
14C1145
卢璐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生增长效能研究--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例
14C1146
黄向阳
废旧家电回收计画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基于顾客的视角
14C1147
刘静
大学与政府图书馆共建方式下志愿者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4C1148
翟惠根
地方性高职院与本土企业嵌合发展模式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由一个总馆和两个分馆组成。总馆坐落在永州职院的院本部,位于零陵区永州大道边;分馆位于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和冷水滩农学校区内。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83万册,电子图书30万种,音像等视频资料1千多种。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训
笃学守信,志存高远
  • 校歌
《潇湘高职谱新篇》
永州美潇湘长
校训校训
永州职院映朝阳
桃李满园沐雨露
莘莘学子竞芬芳
啦啦啦啦
笃学守信志存高远
立足永州献力量
永州美潇湘长
永州职院映朝阳
产研结合有特色
服务社会创辉煌
啦啦啦啦
永州模式永州精神
谱写高职新篇章
啦啦啦啦
永州模式永州精神
谱写高职新篇章

社团文化

截至2012年6月,学院有英语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荷池文学社、CAD协会等各类学生社团33个。
2011年11月,该校举办首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以“传承永职文化,奏响青春乐章”为主题。
2013年3月,该校在图书馆前坪隆重举行“感恩母校”第二届社团文化节开幕式暨社团推广活动。院内11个学生社团带来了精彩的节目。
2013年12月,该校“展示社团正能量、演绎青春中国梦”第三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社团风采展示活动在院本部图书馆前隆重举行。
2014年12月,该校第四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在院本部图书馆前坪隆重举行,该次文化节以“缤纷社团、梦想起航”为主题。
2015年11月,该校第五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暨社团文化展示汇演在医学部图书馆前举行,该次文化节以“多彩社团、创新创优”为主题。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黄小明
院长、党委副书记
翟惠根
党委副书记
李国春
副院长
杨铭
党委委员、副院长
韩立路、窦铁生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蒋衡湘
工会主席
李晶
党委委员、副院长
王中军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熊礼杭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
裴有为
院长助理
唐陶富、罗敏杰
副院级干部
刘晓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