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对越南、德国、叶门的比较研究》是作者夏路关于国家统一问题长期耕耘的结晶。全书选择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分裂国家中已经实现统一的越南、德国与叶门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越南武力统一、德国吸收统一、叶门一体化统一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複合权力结构影响分裂国家统一及其模式选择”的研究结论。
基本介绍
- 书名:複合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对越南德国叶门的比较研究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页数:247页
- 开本:16
- 定价:37.00
- 作者:夏路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0498568
-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複合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对越南、德国、叶门的比较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夏路,女,1979年生于湖南长沙。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专业,获法学、文学双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关係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係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曾游学于韩国及港澳台各地。现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两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已在《世界民族》、《现代国际关係》、《国际政治研究》、《读书》等专业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节分裂国家统一问题一
一分裂国家
二分裂国家的统一
第二节为何选择越南、德国与叶门
一多案例分析
二南北越南的武力统一
三东西德国的吸收统一
四南北叶门的一体化统一
第三节行为体取向:研究的现状
一越南统一研究
二德国统一研究
三叶门统一研究
四统一问题比较研究
第四节结构性取向:研究的新思路
一结构取向的研究视角
二比较历史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假设:複合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
第一章解析国家统一模式的视角:複合权力结构
第一节传统权力结构
一体系权力结构
二社会权力结构
三传统权力结构评价
第二节複合权力结构
一複合权力结构的定义
二複合权力结构的内涵
三複合权力结构的构成
第三节统一问题中的複合权力结构
一越南的分裂与统一
二德国的分裂与统一
三叶门的分裂与统一
小结
第二章国家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
第一节武力统一:国家权力结构下的越南
一国家一硬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二国家一软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第二节吸收统一:国家权力结构下的德国
一国家一硬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二国家一软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第三节一体化统一:国家权力结构下的叶门
一国家一硬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一
二国家一软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一
小结
第三章地区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
第一节武力统一:地区权力结构下的越南
一地区一硬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二地区一软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第二节吸收统一:地区权力结构下的德国
一地区一硬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二地区一软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第三节一体化统一:地区权力结构下的叶门
一地区一硬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一
二地区一软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一
小结
第四章全球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
第一节武力统一:全球权力结构下的越南
一全球一硬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二全球一软权力结构与越南武力统一
第二节吸收统一:全球权力结构下的德国
一全球一硬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二全球一软权力结构与德国吸收统一
第三节一体化统一:全球权力结构下的叶门
一全球一硬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
二全球一软权力结构与叶门一体化统一
小结
结论
一複合权力结构与国家统一模式
二複合权力结构理论的现实套用
三后继性研究:统一及其之后
参考文献
跋
文摘
着作权页:
1945年分割德国的最初方案中,本没有法国控制,的德国占领区的席位。只是在戴高乐的强烈要求下,在综合考虑欧陆均衡战略的过程中,英美才表示愿意从既得的德国占领区中各自划出一部分区域形成法国占领区。法占区是从德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的区域,缺乏传统历史联繫。相对于其他占领区而言,法占区对德国非纳粹化和赔偿问题的施行最为严格与彻底。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法国对西德的占领时期,也是法德两国从对立逐渐转为缓和的初期。西德成立后,依据战后美苏英法四国的协定,法国在西德仍然具有管辖权力。1950年,美国为了建立“地理上有利、实力上最强的欧洲防御”,提出建立西德军队、重新武装西德的倡议,但受到了法国的抵制。在西方三国中,法国是最反对废除对德国占领制度的国家。然而,随着第一次柏林危机和韩战的爆发,东西方冷战激烈对峙的国际形势使得将西德纳入西方阵营同盟轨道的重要性越来越迫切。1954年10月,法国最终被迫放弃了原有的强硬立场,与英美一道同西德签署了《巴黎协定》,决定从1955年5月5日开始,结束对西德的占领。
在法国逐步结束对德占领的过程中,法德之间的关係也因冷战的升级而得以缓和。1949年,阿登纳出任西德第一任总理后,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採访时,发表了着名的“破冰解冻”讲话:“我决心要以法德友谊作为我们政策的一个基点,因为它是我们政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1950年5月,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计画,建议将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煤钢资源置于共同参与和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并向西欧所有国家开放,此举得到了西德的积极回响。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义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携手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对内取消煤炭与钢铁的关税和进口限制,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和共同的贸易政策。1957年六国签订《罗马条约》,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共同的经济一体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