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秦与希腊哲学之比较》是现代高怀民编着的一部哲学着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中国先秦与希腊哲学之比较
- 创作年代:现代
- 作者:高怀民
- 类别:哲学
内容简介
先秦哲学与希腊哲学,分别为中西哲学之源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自后来的精神面貌与发展方向。且这一时期双方皆人才辈出、新说林立,故将此二者比较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怀民先生曾求学于中国文化大学和雅典大学,现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及研究所教授.着有《先秦易学史》等书。本书的写作原则採取了以问题为主的方式。即以中国先秦哲学为主观立场,而以希腊哲学的发展史为次序,随着希腊哲学家的逐一出现,问题便随之提出来。具体地说,全书共分九章:
(一)两种思想形态:黄淮流域大陆型中国先秦哲学形态和地中海岛屿型希腊哲学形态。(二)由中国先秦哲学看希腊早期的主变思想:论述双方的主变思想及其异同。(三)中希哲学中的数思想:毕达乔拉斯与易经中的数思想及其比较。(四)由希腊埃利亚学派之学说看中西哲学歧异之源:埃利亚学派是理想主义哲学,中国先秦是理性主义哲学。(3D中希哲学中质力分合的不同。希腊哲学主张质力分离,中国先秦哲学主张质力合一,近代科学研究证明质力为一元为真。(六)中希相应的哲学思想转变时代:希腊的辩士学者与中国先秦渚子百家立说不同,步调一致。(七)中希两大人道导师:孔子与苏格拉底:孔子与中国文化,苏格拉底与西方文化。(八)柏拉图哲学彰明了中西哲学之殊途:中国先秦哲学与柏拉图哲学迥然不同:天人合一,不事超越,知与道合,不落概念等;孔子的“大同之治”、老子的“小国寡民”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大不相同。(九)具有中国哲学理趣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亚里士多德哲学与中国先秦哲学之异同。两端哲学思想影响西方文化;无端哲学思想影响中国文化。
可见,中国先秦与希腊哲学之差异,影响到了中西文化发展之不同风格与特色。但作者认为二者亦有诸多相同之处:①二者哲思所及,则是“致广大而尽精微”;②二者同具生动活泼的开创精神;③二者同指向人类道德之域。中希双方的圣贤哲土以不同方式推展道德运动,那一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富于道德热诚的时代;④二者同重视形上自然法则的探索,先形—上学而后及于人生哲学;⑤二者同务于思想体系的建立,各有高度的成就;⑧二者同对后世思想文化发生决定性的影响力。
本书对学习中、西哲学史的学生均可适用,也可供对比较文化感兴趣之读者参阅。
出版信息
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出版,302面,主编者: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委员会,审查者:邬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