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富兰克林自传(201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图书)

(2020-02-22 16:58:57) 百科综合
富兰克林自传(201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图书)

富兰克林自传(201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图书)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自传体文学作品,由(美国)班杰明·富兰克林 所着,翻译是蒲隆 。2015年由译出版社出版。

《富兰克林自传》部头不大,但内容极其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法律、新闻、出版、民族、移民、军事、教育、读书、写作、医疗、卫生、城建、公益、消防、航海、婚姻、习俗、文学、科学、逻辑、辩论、修辞、饮食、治安、交友、健体、修身、养性、信仰、外语学习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除了教育价值外,还极具史料价值。《富兰克林自传》一经问世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

基本介绍

  • 书名:富兰克林自传
  • 作者:(美国)班杰明·富兰克林 
  • 译者:蒲 隆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月第1版
  • 装帧:精装本 

图书信息

作 者:[美国]班杰明·富兰克林
译 者:蒲 隆
定 价:¥25.00 
图书代码:YL007645
ISBN:978-7-5447-5069-1
版 次:2015年1月第1版 (2015年1月第1次印刷)
上架日期:2015-07-16
图书类型:精装本
装 帧: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内容简介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最重要、读者最多的自传作品之一,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富兰克林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整部自传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时会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使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自传》是在读者如饑似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被一抢而光。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

名人评价

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时尚不被人忘记,要幺写点值得一读的东西,要幺做些值得一写的事情。 ——班杰明·富兰克林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班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班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班杰明·富兰克林。——乔治·华盛顿
富兰克林生下来时比我们中最穷的人还要穷,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穷困为耻的勇气,并凭藉这勇气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托马斯·杰斐逊

翻译背景

富兰克林的《自传》是美国的第一部杰作,至今仍然是美国着作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译者蒲隆在其译者导言中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见过中文译本,不知道解放前还有没有,近年来听说新译本不下二十种,可见它在中国读者中受欢迎的程度。在这种局面下,译林出版社又要我给他们再译一种,我感到不可能做到什幺独到之处,一时没有答应,后来我找到了两个很好的版本,才决定接受这个任务。一个是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上的《自传》全文,一个是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上的全文。这两个版本一是有较详细的注释,因为《自传》涉及的是真人真事,不像小说是虚构的,所以对里面的人和事有确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因此我把这些注释基本上都译了出来,这也许是其他译本所欠缺的;二是它们严格遵从富兰克林的手稿,编者不随意分章,更没有像我们有的译本那样,加很多标题。你想想谁给儿子写封信,还分第一章、第二章,甚至每章还有标题?这两个版本保留了富兰克林不同于现代用法的标点,我也基本上採用了原来的标点,没有做标準化处理,因为我觉得读者知道一点英语标点的演变,也算是长点知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篇“导言”的一些关于时代背景的资料也来自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

作者简介

班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着名的政治家、科学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还曾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发明了避雷针、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他的《穷理查曆书》包含了大量关于勤俭致富与为人处世的精彩箴言,被誉为美国文化的基石,对美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自传》更是以其所包含的人生奋斗与成功感悟,以及对善与美德的褒扬,而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蒲 隆(李登科)。甘肃定西人,1941年生。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1981年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学位,随后任教于兰州大学英语系。1994—1995年获选富布赖特学者,在哈佛大学从事狄金森研究与翻译,后译成《狄金森全集》。翻译出版英美文学名着三十余种,如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培根随笔全集》、《爱默生散文选》等。

试读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八世纪。在思想史上,十八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又被称为“理性时代”。主张理性,就要推崇科学,破除迷信。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他的《数学原理》,揭示了一个按一定规律井然有序运转着的宇宙,这是智力健全的男男女女可以认知的,它并不是一个无法探知的上帝随心所欲地驱动着的神秘东西。到了十八世纪,研究科学蔚然成风,从王公贵族、宫廷仕女到广大民众,关心研究科学成了一种时尚。这从《自传》中也可略见一斑。时不时地有人从英国来到北美巡游讲学,富兰克林正是听了关于电的讲座后才开始对这门学问感兴趣的。一位经营印刷所的老闆,后来又有公务缠身,居然在电的实验与观察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当时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我们从《自传》中得知,参观实验的人络绎不绝,富兰克林只好另外找人协助他,而此人以后居然靠给人讲授、演示这种实验赚了一笔钱。我想这种局面可能与我们一度热衷气功的情况不相上下。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