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朱凯《昊天塔》第二折:“ 岳排军 紧守营盘, 孟火星 谁敢当拦。”《儒林外史》第四三回:“ 汤总镇 号令三军,就在 野羊塘 紥下营盘。” 老舍 《骆驼祥子》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营盘
- 拼音:yíng pán
- 基本解释:军营的旧称
- 古营盘:古营盘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
- 柞水县营盘区:面积471平方公里
- 长沙市地名:长沙城北一条僻静的麻石老街
释义
词目:营盘拼音:yíng pán
基本解释
[camp;quaters;barracks] 军营的旧称
详细解释
军营。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 汤总镇 号令三军,就在 野羊塘 紥下营盘。” 老舍 《骆驼祥子》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
古营盘
营盘yíngpán
古营盘位于金田村边犀牛岭北端。是太平天国军民誓师起义的地方。犀牛岭前临金田太原,背靠穆群山,与紫荆山南部要隘风门拗互为犄角之势。新中国成立后几次大小修复后,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古蹟 。
柞水县营盘区
位于柞水县西北部,面积471平方公里。2749户,11070人。辖药王、两河、老林、太河、龙潭5个乡,22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营盘区委和区公所驻地在药王乡的营盘街,距柞水县城18公里。柞水至西安的干线公路通过境内。
营盘区各乡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前曾先后归杜城、杜陵、山北、鹹宁(今长安县)县管辖,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划归孝义厅。
药王乡
位于柞水县境西部。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在境内採药多年,故名。东邻石镇区西川乡,南邻乾佑镇和石镇区七坪乡,西邻本区两河乡和宁陕县沙洛乡,北邻本区老林、太河、龙潭乡。面积147.5平方公里。1372户,5387人。辖沙沟、安沟、营镇、药王堂、药王沟、车家河、七里沟、芦材沟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药王乡党委和乡政府驻地在药王堂村,距柞水县城13公里。柞水至西安的干线公路由境内通过。
药王乡以农为主,有耕地6169亩,林山15.2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洋芋、杂粮。产核桃、毛栗、漆油。
药王乡有商店、卫生院。有中学1所,中心国小1所,国小13所。
沙沟、安沟二行政村有回民90多人。
药王堂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採药的地方,晒药台、藏药洞犹在,淘药井被毁。
营盘镇是宋代以后兵家安营扎寨的地方,故名营盘。
大山岔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置孝义厅后的第一个厅城所在地。东城门遗址犹在。
芦材沟口的拱背桥(古称万安桥),系清道光十一年(1831)所建。结构完整、美观、大方。1987年被洪水沖毁。
石窑沟、郭家沟有磁铁矿,车家河有黄铁矿,藏量2.8万吨。
龙潭乡
位于柞水县境西北,因境内有龙潭子而得名。东邻蔡玉窑区丰北河乡,南邻本区药王乡,西邻本区太河乡,北邻长安县大峪乡。面积68.5平方公里,338户,1401人。辖杨树庙、平水岔、碾盘、龙潭、芦坪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龙潭乡党委和乡政府驻地在野猫沟口,距柞水县城26公里,有简易公路通营盘和柞水县城。
龙潭乡以农为主,有耕地1338亩,林山9.11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豆类、杂粮。产生漆、木耳、木材和中药材。
龙潭乡有供销社、卫生院。有中心国小1所,国小5所。
碾盘石、牛角槽、北沟、南沟有磁铁矿,甘沟有铜矿。
太河乡
位于柞水县境西北部,因境内有太峪河和太河街而得名。东邻本区龙潭乡,南邻本区药王乡,西邻本区老林乡,北邻长安王莽乡。面积78.5平方公里。380户,1673人。辖陈兴、秦丰、峪兴3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太河乡党委和乡政府驻地在太河街,距柞水县城30公里,有简易公路通营盘和柞水县城。
太河乡山大沟深,气候高寒,有耕地1956亩,林山9.88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杂粮。产生漆、中草药材和木耳。
太河乡有供销社、卫生院。有中心国小1所,国小5所。
1946年,长柞工委在陈家沟、小草沟一带坚持活动。
北丰里有磁铁矿。
老林乡
位于柞水县境西北部。因境内林木茂盛,历史悠久而得名。东邻本区太河乡,南邻本区药王乡,西邻宁陕县沙洛乡,北邻长安县子午乡。面积121.5平方公里。382户,1555人。辖林丰、红庙河、朱家湾3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老林乡党委和乡政府驻地在红庙河口,距柞水县城24公里。柞水至西安的干线公路通过境内。
老林乡山大林密,气候高寒,有耕地1609亩,林山16.6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豆类。产生漆、漆油、木耳、木材和中草药材。
牛背梁,海拔2802.1米,是陕西省境内秦岭东段最高峰。生存在牛背樑上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牛有70多头。
老林乡有供销社、卫生院。有中心国小1所,国小5所。
两河乡
位于柞水县境正西,因境内有两河街而得名。东邻石镇区七坪乡,南邻镇安县东河乡,西邻宁陕县沙洛乡,北邻本区药王乡。面积55平方公里,277户,1054人。辖三一、新丰、中华3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中共柞水县两河乡党委和乡政府驻地在两河街,距柞水县城30公里,有简易公路通营盘、柞水县城。
两河乡山大沟深,土地瘠贫,有耕地1823亩,林山10.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杂粮。产核桃、生漆、漆油、木耳、木材和中草药。
两河乡有供销社、卫生院。有中心国小1所,国小3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两河乡大骨节病比较普遍。
钓鱼砭有铜矿。
长沙市地名
长沙营盘街东起蔡锷路,西至北正街,宽4米,长600余米,是长沙城北一条僻静的麻石老街。2003年,营盘街扩改为宽40米、长4000米的营盘路,它的路名未变,是因为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在长沙创建飞虎军,建营盘于此。

新丰县地名
营盘(Yíngpán)在新丰县城北15公里。属黄石祭镇。因处山间盆地,明末清初,“山贼”曾盘踞在此而得名。
肥城市地名
营盘村位于肥城市边院镇西北部,全村423户,1518人,耕地2360亩。据说,汉朝王莽造反时,追赶刘秀到此,刘秀在此安营扎寨,故取名“营盘”村。目前村北还存溜马沟,为刘秀溜马之地。
河北省阜城县村名
营盘村又称营盘街,位于阜城县崔庙镇西南,原营盘乡政府驻地。1996年河北省合乡并镇后营盘乡与砖门乡、崔庙乡合併为崔庙乡,后为崔庙镇。综合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营盘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青铜戈,在衡水市考古发掘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1985年10月出版的《阜城县地名资料彙编》记载,营盘村据传在北宋杨六郎征战辽国时因作为驻扎军队的营盘而得名(村名来源说法尚无科学依据)。目前村里全部为汉族,人口较多的姓氏为王、张、刘、牛等,村里许多人祖辈相传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民来到这里。
合乡并镇后,村里仍留存盛极一时的营盘初级中学、农村信用合作社等,现已全部撤销。现在村里大多数青年已经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彩钢行业大军,在北方彩钢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哈萨克斯坦的“陕西村”——营盘
在毗邻我国新疆的中亚哈萨克斯坦,至今生活着一群说陕西方言、沿袭晚清陕西风俗习惯的“陕西人”。他们是100多年前西北回民大起义失败后流落境外的义军残部后裔,自称“东乾人”。
100多年前他们从陕西关中迁移过去的一群回回人,至今顽固地保留着陕西的风土民俗。“陕西村”人被迫离开家乡的年代距今并不久远,是清同治年间。当年,他们在义军领袖白彦虎的率领下,一边抵挡着清政府的民族镇压,一边拖家带口,于1877年12月翻过天山,躲过了清军的追剿,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边约200公里的楚河岸边扎下“营盘”,播种从老家带来的麦种和菜籽,就此繁衍生息。白彦虎被后人称为“东乾人之父”(“东乾”即陕西方言“东岸子”的转音,东面的意思)。
到了陕西村就和到了关中任何一个村子一样,没有语言障碍。大人小孩都是一口纯正的陕西土话,。对于原来陕西老话中没有的新生事物,他们有自己的叫法,把电脑叫computer,电话叫telephone,飞机叫“风船”,脚踏车叫“骑着的车子”。小孩刚开始学说话就是陕西土话,大了才学俄罗斯、哈萨克语言。人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中国的,一个当地俄文的。汉字在这里已经失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创立了自己的东乾文,就是用俄文字母拼出来的陕西土话,这种文字,俄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也看不懂,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字,一个小小的民族能有自己的文字,这在全世界还为数不多。
不知他们是太留恋家乡还是因为宗教的缘故,他们把所有的传统都看得特别珍贵,只要是陕西带出去的,只要是祖先留下来的,都不能改变,任何一点改变都是对他们信仰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