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字怀枫,号昙影,又号还轩。1902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第二年随父亲举家迁居扬州,先住在旧城大十三湾,后定居双桂巷12号。
丁宁的父亲当时任江南裕宁官银局经理,他先娶一妻,却不能生育。为防族人争夺家产,其父又纳一丫环为妾,生丁宁。不久,丁宁的生母即病逝,丁宁便由正房夫人抚养长大。后来,丁宁的父亲又因族人争夺家产而怄气生病去世。
丁宁16岁时,由母亲主持完婚,嫁给扬州一黄姓纨绔子弟,次年生一女儿,小名文儿。其夫“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并且还经常虐待丁宁,因此,他们的夫妻关係十分恶劣。更为不幸的是,丁宁以为心灵依靠的女儿,在4岁时不幸夭折。此后,丁宁再也不能忍受无良丈夫的虐待,遂向夫家提出离婚———这在当时不啻石破天惊之举!见众人劝说不成,丁宁的母亲便命她跪在亡父灵前,当着族人发誓永不再嫁。在这种情况下,夫家同意了她离婚的要求。这一年是1924年,当时丁宁年仅22岁。之后,丁宁先后师从扬州名士陈含光、程善之、戴筑尧学习诗文,并很快就在诗词创作上崭露头角,她的词作《昙影楼词》曾在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上以“专号”的形式发表,影响很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丁宁
- 外文名:Ning Ding
- 字:怀枫
- 出生于:江苏镇江
- 出生年:1902年
- 死亡年:1980
人物生平
丁宁,字怀枫,号昙影,又号还轩。1902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第二年随父亲举家迁居扬州,先住在旧城大十三湾,后定居双桂巷12号。
丁宁像

丁宁的父亲当时任江南裕宁官银局经理,他先娶一妻,却不能生育。为防族人争夺家产,其父又纳一丫环为妾,生丁宁。不久,丁宁的生母即病逝,丁宁便由正房夫人抚养长大。后来,丁宁的父亲又因族人争夺家产而怄气生病去世。
丁宁16岁时,由母亲主持完婚,嫁给扬州一黄姓纨绔子弟,次年生一女儿,小名文儿。其夫“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并且还经常虐待丁宁,因此,他们的夫妻关係十分恶劣。更为不幸的是,丁宁以为心灵依靠的女儿,在4岁时不幸夭折。此后,丁宁再也不能忍受无良丈夫的虐待,遂向夫家提出离婚———这在当时不啻石破天惊之举!见众人劝说不成,丁宁的母亲便命她跪在亡父灵前,当着族人发誓永不再嫁。在这种情况下,夫家同意了她离婚的要求。这一年是1924年,当时丁宁年仅22岁。之后,丁宁先后师从扬州名士陈含光、程善之、戴筑尧学习诗文,并很快就在诗词创作上崭露头角,她的词作《昙影楼词》曾在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上以“专号”的形式发表,影响很大。
个人作品
作为着名女词人的丁宁,以一生血泪凝成了204首词作,在她去世后,由她的同事、朋友、学生等共同努力,集为《还轩词》五卷本油印成册,并终于在1985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词学成就曾得到了郭沫若、施蛰存、张中行等人的高度讚赏,她本人更被许多文学评论家称为“20世纪三大着名女词人之一”。
郭沫若致丁宁信

作为图书馆馆员的丁宁,一生有近50年与图书古籍为伴,曾三次从日伪士兵、国民党要员和“扫四旧”青年的手中抢救、保护住江苏、安徽两省30万册珍贵的古籍图书。
1988年3月,安徽省图书馆为丁宁移墓扬州,丁宁终于可以叶落归根。
个人生活
1933年起,丁宁开始自食其力,到扬州国学专修学校图书馆任管理员,得与当时的着名诗词名家龙榆生、夏承焘等相识,并交流唱和。
《还轩词存》第一卷书影

1937年,日寇侵占扬州,丁宁先是奉母避难于镇江东乡,继而又避居上海。1938年4月,丁宁相依为命的嫡母因病去世,丁宁从此孑身一人,流寓海上。
此后,丁宁也曾重回扬州,但因生活所迫于1941年起离开故乡。这一走,她就再也没能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丁宁先是在南京私立泽存书库、南京中央图书馆古籍部任编目员、特藏员。
南京解放后,她被留在江苏省图书馆工作。1952年,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后,丁宁被分配至安徽省图书馆工作,直至1980年9月15日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