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C-160运输机

(2020-06-16 18:05:40) 百科综合
C-160运输机

C-160运输机

C-160运输机,是法国航宇公司、原德国MBB公司和联合航空技术-福克公司(现併入德国航宇公司)于1959年初开始研製的双引擎战术运输机。这种运输机可以运送部队军用装备、军需品和军用车辆等,可以在简易跑道上起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C-160运输机
  • 英文名称:Transall C-160
  • 服役时间:1967年
  • 定型时间:1963年
  • 国家:德/法
  • 研发单位:欧洲Transall集团

发展沿革

二战后,从战争废墟中艰难恢复的德法两国走上了和解之路。在共同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同时,两国政治家都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武器必将受制于人,于是两国开始尝试联合研製某些武器,其中之一就是对部队机动性和补给都有重大意义的中型运输机。
C-160运输机
C-160运输机是欧洲Transall集团研製的运输机,第一架原型机于1963年2月25日首飞。第一批共169架生产型C-160于1972年之前製造完毕。为法国研製的c-160NG(第二系列)中的第一架于1981年4月9日试飞,到1985年之前,29架製造完毕。

设计定型

1957年1月,法国和联邦德国政府决定合作开发一款双发运输机以替换各自手中老旧的C-47“飞行货车”。这种运输机可以运送部队装备,军需品和车辆,并可在经过简单修整过的跑道上起降。两国军方的军事观点各有不同,法国寻求的是远程战略运输机,而德国则坚持依照北约要求对战区部队进行直接的战术支援。
C-47运输机C-47运输机
1959年1月,两国就生产新型运输机项目建立了运输机联盟,联盟由法国诺德航空公司和德国汉堡飞机製造厂(HFB)旗下的联合航空技术-福克公司(VFW)组成。与布勒盖“大西洋”反潜机一样,该机也使用一对罗尔斯·罗伊斯“堤尼”MK2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该发动机由加拿大开发,直径5.48米,重达760公斤的四叶型螺旋桨可将“堤尼”发动机功率提升到5744马力。
1963年2月,该机开始试飞,被命名为C-160运输机。C-160在1963年3月25日首飞后,经过德方的两项改进,又生产出6架样机以供测试。

生产装备

1967年,德法两国空军下达了首批为数160架的订单,其中西德空军110架C-160D,法国空军50架C-160F。南非空军也在同一年订购了9架C-160Z。C-160运输机在结构和外观上最明显的特色,是没有像C-130、安-22等经典中型运输机那样装配4台涡桨发动机,而是装配了2台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涡桨发动机。
C-160的机组成员包括正副驾驶员、随机工程师和导航员。该机机舱可容纳93名乘客,最大载重量16吨,最大起飞重量51吨,最大空投重量8吨,最高速度593公里/小时,最大航程8858公里。

技术特点

Transall C-160是一个双引擎战术运输机,具有大容量货舱,后部通道斜坡在上升尾部,採用平直翼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按照设计,C-160可以执行货物和部队运输任务,直接从前线位置运行,并疏散伤亡。机身横截面设计与国际铁路装载量表兼容,以减轻货物物流和装卸过程。在飞行中,货物区域由一体化空调系统加压并保持恆温。
C-160非常适合短跑道机场,能够执行高达20度的陡峭下降,并在短达400米的跑道上执行着陆。C-160生产能够在5000公里的距离内承载8.5吨,从短至700米的飞机起飞。
1972年,C-160运输机生产了169架后停产。1976年10月,法德又达成新协定,各自以50%的工作量生产C-160的改进型,总装线设在法国的图鲁兹。改进后的C-160更新了航电设备,加强了机翼,又增加了中翼内的副油箱。改进后的C-160共生产了31架,除装备法德空军外,印度尼西亚也购买了3架。这一批次包括法国空军的3架夜间运输型、4架援助印尼的民用型;6架C-160(两架G型,4架H型)在机身加装了电子接收天线;其余的飞机被改进为C-160NG,最大的外部识别特徵是座舱罩上方伸出的空中加油管,这些飞机同样被赋予空投补给的任务。
C-160NG加油机C-160NG加油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