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6日,国家着作权局向中国人民大学印发《关于同意中国人民大学建立着作权贸易基地的复函》,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我国第一家“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
- 时间:2007年8月6日
-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 单位:国家着作权局
概述
国家着作权局指出,加强我国智慧财产权制度建设,提高智慧财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着作权贸易,为着作权作品的交易使用搭建平台,为权利人和使用者提供合法、高效、便捷的授权途径,对促进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进着作权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地定位:
国家级着作权相关产业要素市场,着作权资产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三个“一”:
全国第一家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全国第一家专业的着作权资产评估中心,着作权领域全国唯一的中央级年鉴——《中国着作权年鉴》。
业务範围:
着作权交易服务/着作权资产评估/着作权投融资服务/着作权争议调解/着作权行业交流/着作权人才培养/着作权产业集聚/着作权理论研究/《中国着作权年鉴》
着作权交易服务
2010年8月,国家着作权交易网上线试运营,同年11月正式开通。截至2013年5月,已实现挂牌交易项目5000多项,挂牌总额超过15亿元,注册会员14000多名,遍布近70个国家和地区。
着作权资产评估
2012年1月,着作权评估中心正式成立。同年,评估中心完成全国最大一单着作权质押融资案例的评估工作,帮助一家影视製作公司以11部电视剧的着作权打包质押获得1亿元银行贷款。
着作权投融资服务

着作权争议调解
2011年10月28日成立中关村着作权争议调解中心,定位为公益性机构。中心设立调解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委员由国内知名智慧财产权专家、行业协会领导、智慧财产权法庭组成;同时聘请律师、着作权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法官、高校教师等人员担任调解员。已完成调解案例主要集中在出版企业与着作权人之间的着作权纠纷。
着作权行业交流
着作权人沙龙

中关村着作权联盟
2009年12月11日,中关村着作权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会员覆盖产学研各个领域,涉及出版、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设计、网路技术、法律服务、智慧财产权代理等各个行业,包括出版和着作权领域集体管理组织,研究机构,产业园区,产权交易所等单位形式。99家会员中,有86家北京单位(34家中关村区内),13家京外单位。
联盟定期为会员传送版权资讯简报《着作权视界》,组织着作权人沙龙及论坛、讲座等其他着作权相关活动。
着作权人才培养
过去:文化企业经营中的智慧财产权法律问题/《着作权法》修订与中国着作权保护/出版实务中的着作权法律风险防範/图书着作权贸易中的销售技巧
未来:着作权资产管理高级研修班
着作权产业集聚
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以优惠的招商政策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吸引了30多家着作权企业入驻,包括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泰勒·弗朗西斯、安德鲁·纳伯格、麦克米伦等国际知名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校办企业及创业家、读览天下、极晨智道、好戏网等创业型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着作权理论研究
着作权资产评估準则研究/全国着作权示範城市、示範单位和示範园区建设问题研究/国有文化企业着作权资产管理研究/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广州市着作权产业蓝皮书
《中国着作权年鉴》
受国家着作权局委託,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着作权贸易基地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中国着作权年鉴》,现已出版2009、2010、2011、2012共四卷。
年鉴作为唯一一部逐年记载和反映我国着作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大型专业型工具书,为展示我国着作权保护工作、着作权产业发展和着作权理论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