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牲,指羊头、猪头和牛头 或其他三种牲畜。
三牲祭礼是指古代以三种牲畜组成的祭祀用的供品。
出处:
古典名着《三侠五义》第三十四回:
他便吩咐如何先备猪头三牲祭礼,立等要用;
不多时,三牲祭礼齐备,序齿烧香。
基本介绍
- 出处:《三侠五义》三十四回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四回:
“金生也不唤雨墨,就叫本店的小二将隔壁太和店的小二叫来。他便吩咐如何先备猪头三牲祭礼,立等要用;又如何预备上等饭,要鲜串活鱼;又如何搭一坛女真陈绍;仍是按前两次一样。”雨墨在旁,惟有听着而已。又看见颜生与金生说说笑笑,真如异姓兄弟一般,毫不介意。

不多时,三牲祭礼齐备,序齿烧香。谁知颜生比金生大两岁,理应先焚香。雨墨暗道:“这个定了,把弟吃準了把兄咧。”无奈何,在旁服侍。结拜完了,焚化钱粮后,便是颜生在上首坐了,金生在下面相陪。你称仁兄,我称贤弟,更觉亲热。雨墨在旁听着,好不耐烦。
三生
道家
道家文化中,以麞、鹿、麂为玉署三牲。
《清异录玉署三牲》:“道家流书,言麞、鹿、麂是玉署三牲。神仙所享,故奉道者不忘。”(宋朝 陶谷)
民间
民间泛指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一说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祭礼
古代祭祀或祭奠的仪式。
《礼记·檀弓上》:“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墨子·公孟》:“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