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五氯苯酚

(2020-05-18 22:52:29) 百科综合
五氯苯酚

五氯苯酚

白色粉末或晶体。相对密度1.978(22℃)。熔点190℃。沸点310℃(分解)。难溶于水,溶于稀硷液、乙醇、丙酮、乙醚、苯、卡必醇、溶纤剂等,微溶于烃类。与氢氧化钠生成白色结晶状五氯酚钠。主要用作水稻田除草剂,纺织品、皮革、纸张和木材的防腐剂和防霉剂。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五氯苯酚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氯苯酚
  • 外文名:pentachlorophenol
  • 别名:五氯酚
  • 分子式:C6HCl5O
  • 相对分子质量:266.33
  • 化学品类别:有机物--苯的衍生物
  • 管制类型:不管制
  • 储存:密封保存

简介

中文名称:五氯苯酚
中文同义词:玻璃挠曲,表面粗糙(抛光玻璃缺陷),碎木机;模糊;微粒乾粉,粉尘;五氯苯酚;五氯酚;燃料;五氯酚 007-01[6];航空煤油
英文名称:Pentachlorophenol
英文同义词:1-(1-phenylcyclohexyl)-piperidin;1-Hydroxy-2,3,4,5,6-pentachlorobenzene;1-Hydroxypentachlorobenzene;2,3,4,5,6-Pentachlorophenol;Acutox;angeldust;angelhair;angelmist
CAS号:87-86-5;85380-74-1
EINECS号:201-778-6
Mol档案:87-86-5.mol
EINECS:201-778-6
分子量:266.33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体,带有苯酚气味。
相对密度(水=1):1.98
沸点(℃):310(分解)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9.2
分子式:C6HCl5O
饱和蒸气压(kPa):5.32/211.2℃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稀硷液、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五氯苯酚(简称PCP)外观为白色薄片或结晶状固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稍热有极强辛辣臭味。溶于水时生成有腐蚀性的盐酸气;工业品为灰黑 色粉末或片状固体,熔点187~189℃,,沸点约309-310℃(分解)。难溶于水,溶解度(20℃)20~25mg/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 ,苯等,略溶于冷石油醚,但在四氯化碳和石蜡中溶解度不大。

化学性质

水溶液呈弱酸性,加酸酸化至pH值6.8~6.6时,全部析出为五氯酚。受日光照射易分解,呈深红色或棕色。乾燥时性质稳定。300℃分解。
五氯苯酚(PCP)是一种重要的防腐剂,它能阻止真菌的生长、抑制细菌的腐蚀作用,长期以来均被用作皮革品和木材的防霉剂,对防治霉菌与一般 虫类(如白蚁)均有效,其钠盐用于消灭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和防治稗草等。对鱼类等水生物动物敏感等,水中含量达0.1-0.5ppm即致死。有 机毒品,可通过皮肤吸收,对肝、肾有损害。误食会中毒,严重时导致死亡。但在过去的十年,医学研究发现若经常与含五氯苯酚(PCP)的产品 接触,极有可能影响人体健康,而症状包括头痛、腹痛、呕吐及对中央神经系统有所损害。
德国政府已设立法例规定产品含有五氯苯酚(PCP)的成份不得高于5PPM,这条例套用于各种曾受PCP及PCP化合物处理过的产品,如手袋和手錶带 等。所有出口到德国市场出售的产品,必须通过以上测试。
中国的生态纺织标準和国际生态纺织协会的oeko-tex标準100均对纺织品中的PCP残留量规定了不得超过0.5mg/kg(婴幼儿用品不得超过 0.05mg/kg)的限量。

製备

利用六六六无效体为原料,经高压水解製得五氯酚钠,再经酸化即为五氯酚。

套用

用于有机合成,稻田防除稗草及木材防腐,是广泛使用的防霉剂,灭菌效力高,适用于聚氯乙烯等塑胶;涂料;皮革;粘合剂;橡胶;纤维;纸张等,一般用量0.1-0.5%,也可用于防治白蚁钉螺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可引起机体基础代谢异常亢进及高热。一般由于大量皮肤吸收或误服所致,多发生在夏季。常先有乏力、多汗、烦渴、头昏、头痛、心悸,发热38℃左右,可伴有噁心、呕吐、腹痛等。数小时内病情突然加剧,出现高热(40℃以上)、全身大汗淋漓、极度疲乏、烦燥、昏迷、肌肉强直性痉挛、循环衰竭,可出现心、肝、肾损害。可致死。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沖洗污染的皮肤、头髮、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沖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一般不会燃烧,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儘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乾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硷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硷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毒理学资料

毒性:本品属中等毒性。中毒后因交热和心力衰竭可引起死亡。皮肤接触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LD5050mg/kg(大鼠经口);105mg/kg(大鼠经皮);78mg/kg(1%橄榄油液)(大鼠经口);70mg/kg(5%橄榄油液)(兔经口);人经口29mg/kg ,最低致死剂量。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30mg/kg×2年,体重减轻,尿比重增高,肝、肾色素沉着;人经皮10%,皮肤刺激。
致癌性:小鼠皮下肝癌。
代谢和降解:五氯酚在通常条件下,不被氧化,也难于水解,但容易光解和被生物降解。在土壤悬浮溶液中,五氯酚在47天内100%地发生了环的分裂,放出二氧化碳。
残留和蓄积:五氯酚有蓄积作用,它在生物中富集浓度远远超过它在水中的浓度。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酸性土壤或沉积物上具有很高的吸附性。
迁移转化:能通过生物富集而进入食物链,能强烈地吸附在土壤中,同时被植物吸收。五氯酚挥发性很低,难以通过空气迁移。在硷性介质和高温条件下,五氯酚肥生成八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它对动物的毒性虽不高,但相当稳定。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