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020-05-23 20:37:04) 百科综合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是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制定的一项方案。

前言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订本方案。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各乡镇、部门的职责,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二)工作目标。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準“十有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路体系,加强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路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和应急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和治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全县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及发展趋势


   (一)总体情况。
根据今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目前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3处,其中特别危险隐患点38处,相对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5处。
(二)2015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1.气象预测。
(1)总趋势:预计2015年1—9月我县总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比常年偏少,平均气温在16.0℃左右,比常年同期略偏高。
(2)春季(3—5月):预计春季总降雨量略少,季平均温度略高,5月下旬开始雨水比常年略偏少,雨季开始期接近常年。
(3)雨季(6—9月):预计雨季总降雨量比常年偏少,季平均温度偏高。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雨水较集中,多大到暴雨,局部可能出现洪涝或地质灾害。
结合气象部门对2015年降水初步预测,预计今年我县地质灾害仍以滑坡、崩塌、土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为主,规模小到中等。在时间分布上季节性特徵明显,强降雨等极端气候极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另外,人类工程活动也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如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农户高切坡建房、公路沿线两侧及开採矿山等也是地质灾害易发地区。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1)主要地质灾害活动时段预测。我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向湘西丘陵过渡的中间地段,雨量充沛,降水集中,全年降水量最多是5—8月。根据滑坡、崩塌、土石流地质灾害主要由强降雨诱发的特点,每年的主汛期5-9月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範期,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及雨后几天时间内为地质灾害的重要防範时段。
(2)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段预测。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划定依据是:坡度大于15°的土质斜坡及坡脚或地质结构面与斜坡同向且倾角小于斜坡坡角的岩质斜坡及坡脚;浅覆盖型岩溶地区;易发生土石流山区的山沟及其沟口;已开发利用的矿区;水库库区等。
(3)主要地质灾害活动区段预测。从地形及河流发育特徵上看,我县不良地质环境区主要分布于甘龙河、松江河、寨英河、普觉河、牛郎河、沙坝河及其支流沿岸切割较深地段。这些区段地形起伏大,受河流沖刷严重,地质环境条件差,易发生地质灾害。
从行政区划上看,不良地质环境区主要分布于甘龙镇猫山、平会、木树村(甘龙街上)、冷水溪乡-孟溪镇-寨英镇-普觉镇-沙坝河乡-牛郎镇以及长兴堡镇坝路村-迓驾镇马鞍村一带。这些地段河流、沟谷发育,地形切割深,起伏大,地层岩性组合複杂多样,植被稀疏,人口分布密度较大,受自然和人为经济活动共同作用,造成该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不断恶化,较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我县境内锰矿储量在全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锰矿的开採在不同程度上破坏着我县的地质环境。目前我县锰矿矿区主要分布在石樑乡、冷水溪乡、乌罗镇、孟溪镇、寨英镇、平头乡等乡镇,这些乡镇均集中在我县中西部,寨英河、松江河上游,其中寨英镇、乌罗镇是原有锰矿大镇,目前平头乡、冷水溪乡也勘探处大片锰矿储藏区,将成为下一步锰矿重点开发区之一,这些区内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主要为林地、草地、荒地等,村寨零星分布,人口稀疏,因採矿易引发地质灾害。
(4)防範重点。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空间分布特徵、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降雨等因素综合分析,拟确定全县2015年重点防範地质灾害隐患点38处(见附属档案1)。该38处隐患点,极有可能发生滑坡和垮塌,给人民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相关乡镇务必高度重视,抓好灾害预防和处置工作,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主要任务


   (一)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和重点防治期,各乡镇、部门要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内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更新完善应急预案。要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害预报、灾情速报等制度,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出现灾(险)情,要及时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撤离危险区人员,加强应急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每年因洪涝灾害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问题突出。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县降雨多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多大到暴雨,局部可能出现洪涝或地质灾害,各乡镇、部门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县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和气象局要进一步加强协作,继续做好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强化地质灾害短时实时预警,加快构建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手机平台及时传送地质灾害和气象预报(警)信息,及时向基层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巡查人和监测员传送预报(警)信息。
(三)着力提高基层防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一要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和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覆盖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重点巡查区(点),健全以村组干部和骨干民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民众的防灾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基层的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二要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协调机制,保证地质灾害发生后及时开展应急调查和有效处置,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防範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和应急避灾场所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切实提升地质灾害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四)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与避让搬迁。要加强对需要治理或避让搬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核查和落实,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和避让搬迁。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威胁农村居民点的地质灾害隐患,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改造等工程,统筹安排、有序组织搬迁避让。对当年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要及时进行应急排险处置,消除险情,不能消除的,及时列入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计画。对正在实施的木树乡龙塘危岩体应急处置、寨英镇浑水洞危岩体搬迁项目、沙坝河乡泡木村长田应急处置、孟溪镇木耳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一期搬迁)项目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快搬迁进度,确保2015年12月30日前完成任务,并报县人民政府组织验收。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一)加强汛期巡查工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灾责任。认真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积极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在县政府和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工作,进一步落实24小时双岗值班制。汛期时间为5月1日至9月30日,各乡镇、部门要加强汛期值守,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必须保持通讯设备24小时畅通。
(三)加强政策调查研究,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落实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
(四)加强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实施重点地质灾害治理。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投入,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治理资金同时,要多渠道筹措防治资金。
(五)加强工作制度建设,有效防範地质灾害发生。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汛期值班、巡查、监测、信息报送、气象预警预报、分级管理等工作制度落实到实处。要明确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使防治工作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经费到位,确保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加强防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基层干部民众防灾抗灾能力。为建立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各乡镇、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和各种宣传活动日,积极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适时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活动。採取向民众发放防灾明白卡、设立警示宣传牌、播放宣传片、张贴宣传画、举办讲座等方式,重点在乡村、矿山等直接受灾害隐患威胁的地带,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广大干部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防护矿山及重点建设工程安全。各乡镇、部门要结合“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坚决打击违法开採矿产资源,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汛期对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矿山必须停止开採,撤离全部人员,维护矿山设施,以保证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矿山企业要严格按照经审批的开发利用方案、採矿规程採矿,注意矿渣、尾矿堆放和人员住所的安全,避免发生滑坡、土石流等地质灾害。要加强公路、建设工地、学校等周边的高陡边坡以及水利设施等地质灾害易发区、段的监测和巡查,落实防治措施,加强工程防护。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