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2020-04-29 03:50:50) 百科综合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全面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显示全部信息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383页
  • 开本:16
  • 作者:方创琳//刘毅//林跃然|:刘毅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030382161
  • 类型:经济管理

内容简介

创新型城市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也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进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全面攻坚阶段。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可作为各级城市发展与规划部门、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和科研工作参考用书等。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与评判标準
第一节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与组成要素
一、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二、创新型城市的成长阶段
三、创新型城市的组成要素
第二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与战略意义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际国内背景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判指标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际评判指标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评判指标
第四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评判标準
一、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际评判指标的认识
二、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评判指标的思考
三、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条件的认识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判断标準与指数判断标準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际模式与中国借鉴
第一节 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区域
二、具有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较大的人口规模
三、拥有密切的对外经济联繫和广泛的全球市场
四、集聚着一大批多样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五、吸引了大量具有高研发能力的组织机构
六、具有健全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服务能力
七、建成国际着名的创新平台和空间载体
八、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
第二节 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驱动模式
一、工业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二、科技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三、服务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四、市场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五、政府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六、文化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七、协同创新驱动型建设模式
第三节 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府促进与协调机制
一、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设定
二、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府协调机制
三、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促进政策
四、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组织制度保障
五、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民间促进组织
第四节全球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借鉴
一、构建各具特色的开放式城市创新体系,系统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引进和培育高技术研发机构,提升城市科技的全球竞争力
三、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画,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健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形成完善的城市创新链
五、积极发挥政府协调和促进作用,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六、多渠道吸收风险资金和民间资本,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七、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形成利于激发创新的城市创新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特徵
一、先行编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战略
二、城市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明显加强
三、城市创新投入逐渐加大,城市创新试点全面展开
四、城市创新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创新评估机制正在形成
五、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强化,协同创新环境正在改善
第二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与总体评价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价:尚处初级阶段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瓶颈与问题
一、投人瓶颈:城市研发投入与企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低于5%
二、收入瓶颈:城市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低于60%
三、技术瓶颈:城市对内技术依存度及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低于70%
四、贡献瓶颈:城市科技进步对经济成长贡献率低于60%
五、人才瓶颈:城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低于5%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体系与基本框架
第一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意图与数据来源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意图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对象
三、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估的数据来源
第二节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原则与基本思路
一、评估体系的指导思想
二、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三、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特色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体系框架
一、综合评估体系的理想框架
二、评估体系的试行框架
三、评估体系的可行框架
第四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体系辨识
一、城市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指标的量化辨识
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创新指标的量化辨识
三、城市节能减排与人居环境创新指标的量化辨识
四、城市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指标的量化辨识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方法与监测系统
第一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指标权係数计算方法
一、综合评估数据标準化处理的计算方法
二、综合评估指标权係数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ICEM模型
一、ICEM的一级评估模型
二、ICEM的二级评估模型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监测系统
一、评估系统的建设原则
二、评估系统的开发环境
三、评估系统的总体结构
四、评估系统的功能设计
五、评估系统的数据模型与运行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六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第一节创新型城市的综合创新水平及空间分异
一、省域城市的综合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二、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第二节创新型城市的自主创新水平及空间分异
一、省域城市自主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二、地级以上城市的自主创新水平及空间分异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的产业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一、省域城市产业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二、地级以上城市的产业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第四节创新型城市的人居环境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一、省域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二、地级以上城市的人居环境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第五节创新型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水平及空间分异
一、省域城市体制机制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二、地级以上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水平与空间分异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与基本模式
第一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与建设目标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
第二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与重点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
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重点
第三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与空间布局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方向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空间布局
第四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路径
一、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城
二、以研发机构为依託,建设科学创新城
三、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设智慧创新城
四、以社会和谐为宗旨,建设协同创新城
五、以宜居环境为目标,建设绿色创新城
六、以开放合作为基础,建设国际创新城
第五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
一、工业创新主导型模式
二、服务业创新主导型模式
三、文化创新主导型模式
四、科技创新主导型模式
五、体制机制创新主导型模式
六、多驱联动创新型模式
第六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深圳模式:高科技智造的自主创新模式
二、苏州模式:高端製造的国际创新模式
三、武汉模式:知识引领的光谷创新模式
四、西安模式:军民融合的互动创新模式
五、广州模式:多轮驱动的智慧创新模式
六、南京模式:科教主导的体制创新模式
七、合肥模式:知识生产的科学创新模式
八、厦门模式:高技术引领的绿色创新模式
九、哈尔滨模式:转型升级主导的产业创新模式
十、昆明模式:多驱联动的绿色创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附属档案一:2011年第二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综述
附属档案二:2013年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综述
附属档案三: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创新水平计算结果
图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