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9-15 02:45:51) 百科综合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于2003年,双月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据2019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73人、副主编11人、主编1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 。

据2019年4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总被下载528274次,总被引29138次,出版文献共2169篇,(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401,(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21。 据2019年4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载文量为2042篇,基金论文量为1622篇,被引量为23597次,下载量为66175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90。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外文名称: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语言:中文
  • 类别:农业基础科学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编辑单位:《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
  • 创刊时间:2003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11-1449/S
  • 国际刊号:2096-2673
  • 邮发代号:82-710
  •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 现任主编:周心澄
  • 属性: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JST

办刊历史

2003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季刊。
入编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2004年,该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5年,该刊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同年该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7年,《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年主编会议在陕西杨凌召开。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主要栏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要设有设基础研究、套用研究、开发研究、学术论坛和研究综述等栏目。
1、基础研究:刊登土壤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以及山洪土石流侵蚀过程及其机制,土壤侵蚀模型,土石流和滑坡灾害发生机制与时空分布规律、流域产流产沙特徵,大尺度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格局与规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及其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水文、土壤、气象、植物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分析及跨学科的水土保持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报告。
2、套用研究:刊登小流域综合治理及荒漠化防治工程技术,土壤侵蚀有关的监测、预报及信息化建设,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验收评估,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山洪、土石流、滑坡等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3、开发研究:刊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创新性技术、产品、方法、材料,为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以及探讨水土保持大数据建设,云计算,智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生态系统的研究报告。
4、学术论坛:旨在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刊登学术创新成果、名师专业点评、热点话题探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探讨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学科的焦点问题、争议问题的研究报告。
5、研究综述:刊登水土保持学科某一主题中国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相关特徵、以及与该主题相关研究的优缺点,取得那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的研究报告。
  • 刊登方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要刊登水土保持科学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土壤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以及山洪土石流侵蚀规律,土壤侵蚀监测与预报,防治水土流失的农业、林业与工程措施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乾旱地区土地退化机制与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在水力、重力侵蚀混合作用下山地灾害发生机制与山洪、土石流、滑坡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与效益评价,以及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等。

人员编制

据2019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四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73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四届编委会名单
职务名单
委员
丁国栋
王兵
王克勤
王治国
王彦辉
牛德奎
左长清
卢琦
宁堆虎
张光灿
毕华兴
朱波
朱清科
刘霞
刘刚才
刘宝元
李占斌
李法虎
李智广
杨洁
杨文斌
杨喜田
杨勤科
吴立潮
吴发启
何丙辉
余新晓
汪有科
陈树群
周心澄
张平仓
张光辉
张红武
张志强
张丽萍
陈利顶
陈洪松
周正朝
郑粉莉
屈建军
赵文智
赵雨森
胡建忠
胡海波
査轩
段文标
俞元春
姜德文
倪广恆
高永
高扬
高志海
黄占斌
黄炎和
黄选瑞
曹文洪
崔鹏
梁音
董治宝
蒋志荣
焦菊英
谢云
雷廷武
雷国平
蔡崇法
蔡强国
戴全厚
Peter Strauss(奥地利)
Ge Sun(美国)
Yuelai Lyu(英国)
Hyung Tae CHOI(韩国)
Steven McNulty(美国)

活动交流

2010年8月14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二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2年12月2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
2016年4月9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会换届暨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4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出版文献共2169篇。
据2019年4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载文量为2042篇,基金论文量为1622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4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总被下载528274次,总被引29138次,(2018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401,(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021。
据2019年4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被引量为23597次,下载量为6617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影响因子为0.90,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257名,在农业基础科学类排名(25种)中排第14名。

收录情况

该刊被以下资料库收录
上海图书馆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知网资料库收录期刊
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8)
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1年、(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2017年版

传统文化

  • 办刊宗旨
时刻跟蹤水土保持领域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期刊领导

现任领导

据2019年4月期刊官网显示,《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会领导名单如下
职务名单
主编
周心澄
主任委员
刘宁
副主任委员
王祝雄
朱金兆
刘震
刘国彬
吴斌
胡元坤
副主编
王治国
朱清科
刘宝元
张志强
郑粉莉
黄占斌
崔鹏
梁音
董治宝
蔡强国
Yuelai Lyu(英国)

历任主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历任主编分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国家级突贡专家王礼先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心澄教授。
人物个人介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关君蔚(1917年5月23日—2007年12月29日),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着名的水土保持学家,我国水土保持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首批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的教学和科研,主持创办了中国高等林业院校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和水土保持系,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学科体系。
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任《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王礼先(1934年1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造林专业。1979年赴奥地利留学,在维也纳农业大学林学系攻读研究生,1981年获农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在中国国外获得水土保持学科博士学位的学者。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同年晋升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07年10月至2015年2月任《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周心澄(1944年7月),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林业局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沙漠学会、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十五”期间,先后主持或合作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画项目的专题研究以及省、部级科技重点项目8项,取得了 1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其中作为第一主持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2015年3月至2019年现任《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主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